分享

明代南京“免死金牌”真的有 “模本”就藏在国博

 智能人做超人 2020-07-23

金书铁券 今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钱俶草书手卷》中明刻木制铁券图式(明拓本)
宋代钱直孺、贾似道观款

  南京是明代初年的首都,很多明代开国功臣就安葬在南京,在紫金山北麓形成“明功臣墓拱卫明孝陵”的景观。明史爱好者在读徐达、李文忠等功臣传记的时候,常常能够读到这么一个词组——“予世券”。

  这个“世券”是什么意思呢?最近,有文物爱好者在“老南京”版微信公众平台号“石头史记”后台提出这样的疑问。

  真的有“免死金牌”

  “‘世券’是一个在《明史》功臣传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这是不是传说中的‘免死金牌’啊?”在“石头史记”后台,网友“纵横三千里”向记者发出这样的疑问。

  记者查阅了一下,“世券”的确在《明史》中屡屡出现,在介绍徐达、李文忠等明代开国功臣的传记中,记载其被封为哪些官职、爵位之后,往往会来上这么一句——“予世券”。

  《明史·徐达传》记载,徐达“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改封魏国公,岁禄五千石,予世券”,《明史·李文忠传》记载,李文忠被“授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大都督府左都督,封曹国公,同知军国事,食禄三千石,予世券”。类似的“予世券”,在《明史》中出现得不少。

  “世券”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记者采访了南京明史专家马渭源。他告诉记者,“世券”正式名称是“丹书铁券”,隋唐后又称为“金书铁券”,是古代封建帝王颁发给有功之臣的带有奖赏和盟约性质的凭证。在很多朝代,铁券还能够帮助持有者“免死”。因此,民间俗称铁券为“免死金牌”。

  赠予“世券”是为了笼络人心

  马渭源介绍,“铁券”始于汉代,明代朱元璋给开国功臣们赠予“世券”,其实是这一制度的延续,其目的是为了奖赏功臣和笼络人心。

  汉代初年,高祖刘邦发明“丹书铁券”,与功臣盟誓,作为对他们加官晋爵、封妻荫子的承诺,当时,“铁券”还没有免罪免死的功能。此后,“铁券”基本上都被历代皇帝采用,在南京建都的宋齐梁陈四朝,颁发“铁券”的做法已非常普遍,当时,铁券已能够帮助持有者免罪。唐宋时期,“铁券”制度进一步发展,开国元勋、中兴功臣、少数民族首领,甚至得宠的宦官都能够获得“铁券”。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因《水浒传》而广为人知的“小旋风”柴进。柴进是后周世宗柴荣嫡派子孙,家中藏有宋太祖“御赐铁券”,因而威风八面,在江湖上享有崇高声誉。专家告诉记者,这个故事有史实影子,赵匡胤的皇位是从后周皇帝手中夺来的,因此赵匡胤特别优待后周柴氏子孙,并颁赐铁券,给予犯罪得以免除惩罚的特权。

  存世铁券目前只有三块

  “可以想象,在明代初年的南京,很多功臣家中都收藏有‘铁券’,成为普通人羡慕的‘圣物’!”马渭源说。

  那么,铁券到底是什么模样呢?据记者了解,目前存世铁券极少,馆藏的只有三块,分别是明代成化年间的朱永铁劵(故宫博物院藏)、明代天顺年间的李文铁券(青海省档案馆藏)和唐代的钱镠铁券(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从存世文物看,铁券为筒瓦状的铁制品,上面有字。早期用朱砂填字,称为“丹书铁券”。隋朝以后用金粉填字,称为“金书铁券”。

  马渭源介绍,明代的金书铁券共分为七等,公爵二等,侯爵三等,伯爵二等,各等铁券大小不一。所有的铁券都是一式两份,一块授予获得铁券的人,一块藏于皇宫内府。如果持有人犯罪,需要用铁券抵罪免罪时,需要两块铁券放在一起,查验真假。铁券上的文字,分为五部分,分别是颁赐铁券的时间、获赐铁券者的官职和爵位、获赐铁券者的功勋、皇帝承诺的免死次数、对获赐铁券者的激勉之词。

  南京的铁券仿自“钱镠铁券”

  朱元璋在南京建立明朝以后,大封功臣。马渭源介绍,当时被封为公爵、侯爵的功臣就有三十多人,基本上每个人都被赐予“金书铁券”。但奇怪的是,这些“金书铁券”都没有留存下来,这是怎么回事呢?

  “明代的‘铁券’制度,对于谋反罪是不能赦免的,而且免死的次数较少,子孙不免死。”马渭源介绍,朱元璋晚年以“谋反”为名,大肆屠戮功臣,功臣手中的“金书铁券”成为废铁,大量被销毁。即便功臣没有谋反,手中的铁券有可能只免罪一次,用过了就会被收回;明代末年,天下大乱,功臣贵族之家遭受沉重打击,祖传铁券大量流失被毁。到了清代,又废除“铁券”制度。种种因素加在一起,使得这些“金书铁券”最终都没有留存下来。

  马渭源说,虽然明代那些在南京颁发的“金书铁券”无一存世,但可以想象其模样。据《明实录》记载,朱元璋铸造的铁券,是根据五代吴越国钱镠家族祖传的铁券(唐代颁发)仿制的。这块铁券历经沧桑,多次遗失,又多次找回,最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看看这块铁券,能够遥想明代初年南京功臣家视若至宝的‘金书铁券’的模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