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真正的中庸之道?能为我们所用吗?(三)

 心慧文化 2020-07-23

作者:张老师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只要明白了《中庸》开头三句话的意思,就能清楚地明白这三句话的意思:《中庸》所指的这条道路,就是人们必须要走的道路,这条良善的道路是不可以有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的话,就不能称之为道路了。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沿着上面的思路,这两句话也就很容易理解:正因为良善的道路是不可以离开的,所以对于一个君子来说,就要戒惧自己,有没有看见这条道路;就要小心自己,有没有听见这样的道路。也就是说,一个君子,如果对于这么一条必走之路都不闻不睹的话,那真要担心戒惧了。因为有相当多的人,就算知道了这条良善的道路,也未必会真心去走,就算有人愿意去走,也有可能走偏走错,何况连这条道路都不知道,那就太可怕了!

  如果有人学了《中庸》,却连《中庸》的“率性之谓道”是什么都不知道,又如何去“修道”?这也是很可怕的事,这真要“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了。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每当读书至此,看到了那些人对“慎独”的理解,真让人无语。

  其实,只要继续沿着前面的思路,这三句话的意思应该非常的清楚:因为这条良善的道路,只是一个比喻性质的道路,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能用眼睛看到,不能用耳朵听到,也不能用手摸到。

  莫见乎隐,表示因为隐藏了所以看不见,就是形容这条抽象的道路,似乎是隐藏起来了一样,没办法看见。

  莫显乎微,表示因为细微所以不能显现,就是形容这条抽象的道路,细微得无法显现。

  正因为这条良善的道路只是一种思想理念,并不是真的一条水泥路,所以会让很多人不知道。但对于一个君子来说,最要小心的就是自己不知道还有这么一条路,最要害怕的就是自己连这一点都不知道!这才是“君子慎其独也”!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这八个字,从语法上讲,“莫”肯定是作为否定词,“莫见”就是不能见、看不见,“莫显”就是不能显现、显现不了。“乎”在这样的句子中,无疑是作为介词,相当于:于、因为、由于、在于,是用于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如《庄子》:德荡乎名,知出乎争。所以,“莫见乎隐”就是指因为隐藏而看不见,“莫显乎微”就是指因为细微而不能显现,这应该是非常简单的文言文翻译。

  那么,是谁在看呢?又是什么东西看不见呢?原文中已经讲得非常清楚: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很显然,想看的肯定是君子,那个看不见、显现不了的肯定是“道也者”。

  《中庸》已经把话讲得这么清楚了,真不知道他们怎么还会翻译成:隐蔽时也会被人发现,细微处也会昭著。甚至翻译成: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莫见”被翻译成了“被人发现”和“越是明显”,“莫显”被翻译成了“昭著”和“越是显著”。呜呼!真是让人无言以对!

  如果像这样随心所欲的来理解古文,简直就是糟蹋了中华传统文化,如果以这样的理解来读解《中庸》,难怪会东一棒西一槌。

  独,表示最重要的这一点,最要紧的这一个。并不是独处的意思。

  慎独,表示最害怕就是这一点,最要小心的就是这一个,表示知道这条道路比什么都重要。并不是指独处的时候也要戒惧小心。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谓之中的中,根据《说文》:内也。《说文解字注》:内也,俗本和也,非是。当作内也,宋麻沙本作肉也,一本作而也,正皆内之讹。入部曰:内者,入也。入者,内也。然则中者,別于外之辞也,别于偏之辞也,亦合宜之辞也。作内,则此字平声去声之义无不赅矣。许以和为唱和字,龢爲諧龢字,龢和皆非中之训也。周礼中失即得失。(这最后一句话可以不用去管,仅表示中又读作得,《周礼·地官》:师氏掌国中失之事。中,得也。)《康熙字典》:又内也。《古代汉语字典》:中间、中心,内部、里面,内心、心中(《诗经·大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中等、不高不低的,一半。综上所述,中的本义为内,后引申出合宜,及不高不低、不偏不倚、一半之义。

  发而皆中节的中,《康熙字典》又引《广韵》、《集韵》、《韵会》:矢至的曰中。显然,中节的中用作动词,表示合宜、合乎、符合的意思。

  节,根据《说文》:竹约也。《说文解字注》:约,缠束也。竹节如缠束之状。《吴都赋》曰:苞笋抽节。引申为节省、节制、节义字。《康熙字典》:又操也。《古代汉语字典》释为竹节,关节,气节,礼节,节气,节约、节制等。综上所述,竹因节而立,引申出气节、节操、礼节、法度,节气、时节等,又由气节、节操引申出节省、节制等。中节,就是合宜节操、符合礼节的意思。

  和,根据《说文》:相譍也。(徐锴:《说文解字系传》作应,《说文解字》字头无譍)。《说文解字注》:和,相应也。《康熙字典》引《广韵》、《正韵》、《集韵》、《韵会》、《广韵》:顺也,谐也,不坚不柔也。《古代汉语字典》:和的本义表示声音相应。综上所述,和的最初本义是指伴唱的声音不高不低、不快不慢,刚好能配合主唱的声音,由此引申出和顺、和谐、和睦、中和,表示不硬不软、不左不右、不上不下、刚好适中、恰到好处。又由和谐、中和引申出和平、和解、温和、柔和、暖和、连同等。谓之和的和,就是和顺、和谐、相适应的意思。

  根据前面的理解,这四句话的意思就是:喜怒哀乐的情绪还没发出来,表示情绪还在内心,当这些情绪发出来的时候,能够合宜节操,符合礼节,能够与当时当地的整体氛围相适应,就能达到与大家的和谐和顺,这就是“谓之和”。如果喜怒哀乐的发出,是过分的,不符合时宜的,或者是变味的,与整体的场合氛围不相适应的,就势必会对别人产生不良的影响,就会造成不和谐不和顺的后果,当然就不能“谓之和”了。

  当喜怒哀乐等情绪,还在自己心里面的时候,当然没问题,对别人也不会有影响。只有在情绪发出来以后,才会对其他人产生相应的结果。所以这两句话的重点,是后面一句“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如果能够达到“发而皆中节”,达到与整体的和谐和顺,则表示自己的所作所为肯定是良善的,也肯定是符合天命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