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气势恢宏的皇家寺庙

 如玉669 2020-07-23
古道西风
关注

气势恢宏的皇家寺庙

02-06 16:03 阅读205
让人着迷的风光摄影作品



在承德避暑山庄的东边和北边的丘陵地带,如众星捧月之势环列着十二座气势恢宏、金碧辉煌的大型寺庙。其中有八座寺庙当年由清政府理藩院管理,于北京印务处注册,並在北京设有常驻的“办事处”。清朝理藩院共管辖四十座寺庙,有三十二座在北京,承德这八座因不在京城,而是在古北口外的承德,故统称“外八庙”。久而久之,“外八庙”便成为这十二座寺庙的代称。1994年“外八庙”和避暑山庄一起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外八庙”中,最为雄伟壮观的当属普陀宗乘之庙、须弥福寿之庙和普宁寺三座。本文将分别予以简单介绍。


👇此为普陀宗乘之庙全景图,系本篇作者在游览避暑山庄山峦区各景点时,在一高位观景台拍摄。

普陀宗乘之庙位于避暑山庄之北,占地22万平方米,为“外八庙”中规模最宏大者。此庙建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是乾隆帝为庆祝其本人60寿辰和其母皇太后80大寿而下旨建造。因仿西藏布达拉宫而建,故俗称“小布达拉宫”。

此庙依山而建,坐北朝南。由南向北依次是山门(1)(见下图标号,余同)、碑亭(2)、五塔门(3)、琉璃牌坊(4)、白台、僧房(5)、大白台(6)和大红台(7)等。

山门,由藏式城台及汉式庑殿组成。

山门北为碑亭,亭内石碑三座:中间是《普陀宗乘之庙碑记》,记述建庙背景及经过;东为《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西为《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记述厄鲁特蒙古土尔扈特部回归清朝过程及清政府抚恤该部的情况。


碑亭以北为五塔门,白台形制,实壁盲窗,白台上立五塔。五塔门前有石象一对,为大乘派象征。


五塔门北是琉璃牌坊


琉璃牌坊北面、大红台以南,有30余座大小不等、形状不一、功能各异的白台。其中有的为僧房,有的台顶置舍利塔,有的砌为实心,只起增景及点缀作用,不一而足。


庙内最为雄伟高大的主体建筑是大红台。此为大红台正面,下面是高达18米的大白台,其上耸立着25米高的大红台。

大红台南面正中嵌飾垂直佛龛六个,一是标志轴线,二起装饰作用。


大红台下的转经桶和防火用的大水缸


万法归一殿是普陀宗乘之庙的主殿,位于大红台中心。

万法归一殿的四周被三层殿堂式回廊所环绕,每层有殿堂44间。

大红台顶部砌女儿墙,墙外东、西、南三面装饰琉璃佛龛。


“权衡三界亭”。权衡三界意思是:适于三界众生的方便之门。此亭位于大白台最顶层东北角处。

亭内供奉吉祥天母和从神二尊。吉祥天母为历代达赖喇嘛和拉萨城的保护神,被藏传佛教誉为“三界荣耀女神”。

权衡三界亭为重檐八角亭式建筑,顶覆鎏金鱼鳞铜瓦。


万法归一殿顶部高出群楼,殿顶用鎏金鱼鳞瓦覆盖,金光闪闪,富丽堂皇,雄伟壮观。

殿顶屋脊飾以波状鎏金瓦,宝顶呈法铃状。建造时殿顶耗用头等金叶一万四千余两。因此,万法归一殿又被称为金殿。


👇须弥福寿之庙全景,与上述普陀宗乘之庙一样,都是作者在避暑山庄山峦区参观时在某高位观景台拍摄。


须弥福寿之庙位于避暑山庄北、普陀宗乘之庙以东。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西藏六世班禅为庆祝乾隆皇帝70大寿,从日喀则不远万里奔赴承德。乾隆帝为隆重迎接六世班禅的到来,仿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特建须弥福寿之庙,供六世班禅讲经和居住,所以此庙又称“班禅行宫”。此庙在班禅动身北上时开始动工,于班禅抵达承德前建成,历时一年,完工速度可谓惊人!

须弥福寿之庙自山脚顺山势向上延伸,气势雄伟。由南向北依次为山门(1)(见下图标码,余同)(山门被树遮挡)、碑亭(2)、大红台(3)、妙高庄严殿(4)、吉祥法喜殿(5)、万法宗源殿·金贺堂(未开放)和琉璃万寿塔(6)等建筑。


山门


碑亭,三开间,四面开拱门,乾隆御笔题额“智光普照”。


《须弥福寿之庙碑》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镌刻,记述建庙背景,高8米余。


琉璃牌坊,为三间四柱七楼汉式形制。翼角飞翘,斗拱层叠,流光溢彩。乾隆御题匾额“总持佛境”。


大红台前石象

大红台,正面及侧面墙壁上,辟有三层中国式垂花窗户,窗头上浮嵌琉璃垂花门头,有强烈的汉民族建筑风格。大红台顶部平坦,四角各建有庑殿式殿堂一座,琉璃瓦顶,脊上有吻兽。

右边为东红台,是乾隆来此庙时休息之处。


大红台中央是一座重檐大殿,名“妙高庄严殿”,是庙中最大的殿。高三层,上下贯通,高28.8米。这里是班禅讲经的地方。

殿顶为鎏金鱼鳞状铜瓦,四条波纹形殿脊上各有两条鎏金铜龙,共计八条,姿态各异,栩栩如生,金光闪闪,活龙活现,大有腾空飞跃之势。


“吉祥法喜殿”,位于大红台西北角。乃是班禅滞留承德期间的起居之所。


妙高庄严殿的金瓦、金龙、宝瓶共毫黄金万余两,其耗资之巨,建造规格之高可见一斑。


远处背景是普陀宗乘之庙,两者相距不远。乘景区摆渡车两分钟可达。


妙高庄严殿四周被大红台裙楼所环绕。大殿分为三层,上下贯通,大殿及周围裙楼内有不少佛像及唐卡等文物。因时间仓促未能参观到,实为遗憾。以后一定再找时间重游此庙,补上这一缺憾。

须弥福寿之庙的最精彩看点在于大红台顶,这里的远近景观真值得慢慢观赏,仔细体味。


庙中最后一处建筑——“万寿琉璃塔”,为七层八角实心塔,塔身黄绿琉璃相间,镶嵌56尊无量寿佛。


塔内浮雕佛像之一


👇普宁寺位于避暑山庄北边,是我国北方最大的佛事活动场所。

普宁寺(俗称“大佛寺”)建于乾隆二十年(1775年),这一年清朝军队平定了准噶尔达瓦齐叛乱。冬十月,厄鲁特蒙古四部来避暑山庄朝觐乾隆皇帝,为纪念这次会盟,乾隆下令修建了这座寺庙。


寺庙分前后两部分,前半部为汉族寺庙,以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为中轴线,左右对称建有钟楼、鼓楼、东西配殿。后半部为藏式,是仿西藏桑耶寺的形式修建的曼陀罗(梵语,译为“坛城”)。


碑亭,内有石碑三通,分别为《普宁寺碑》、《平定准噶尔勒铭伊犁之碑》和《平定准噶尔后勒铭伊犁之碑》。分别记述了兴建普宁寺的渊源、清政府平定达瓦齐、阿睦尔撒纳叛乱的始末,用满蒙汉藏四种文字镌刻。


前半部主殿——大雄宝殿中供奉着三世佛及十八罗汉。


“四合象”雕像是普宁寺的吉祥物,由大象、猴子、野兔和吉祥鸟四种动物组成。意在倡导大家和睦相处、辛勤劳动、共创美好生活。

高台阶上面是寺庙的后半部分,藏传佛教的建筑风格。


沿着梯道可上到后半部参观游览


大乘之阁是寺庙后半部的核心建筑,通高37米,雄伟壮观。四角有四座不同颜色的喇嘛塔。

大乘阁内的千手千眼观音立像,金漆木雕,高22.3米,是世界上现存最高大的木雕观音像。


以大乘之阁为中心,周围环列着许多藏式碉房建筑物——红台、白台以及各色喇嘛塔。


大乘之阁的北、西、东三面对称地构筑了四大部洲、八小部洲及四座喇嘛塔,布局合理,造型优美。

普宁寺是1961年被批准的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94年它和前面介绍的普陀宗乘之庙、须弥福寿之庙等承德“外八庙”连同避暑山庄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

让人着迷的风光摄影作品
4.9万篇内容 64.8万人参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