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上幼儿园面面试,她全程英文交谈。 被临时要求做全班小朋友的纸杯蛋糕,一个上午就完美搞定。 丈夫的公司呢,也是在她的“辅佐”下创办的。 明面上,她是许总的太太,但是观众都看得出来,她才是这个家和公司的主心骨。 于是网上出现了一个热词:顾佳顾学。 即,学习顾佳当妈妈的全面修行。 作为妈妈界的“天花板”,顾佳真的只能仰望了…… 虽然电视剧有夸张的成分,比如网友们诟病它“工作两年就创业还非常成功,30岁住进豪宅,一个爱x仕能打入豪太圈且拿下大订单……” 但剧中顾佳作为妈妈的一系列神操作,还是非常击中我: 为孩子能上国际幼儿园,贷款换高级学区房、甘愿俯下身给更有权势的王太太提鞋…… 当孩子遭遇霸凌,她的处理也堪称教科书级,简单回顾下: 首先,安抚孩子的情绪; 接着,关起门来以牙还牙; 最后,面对被打的妈妈说要报警,直接淡定优雅的怼了回去: “该报警的人是我,你不经我同意把我儿子带到这儿,叫拐带;该从幼儿园滚蛋的也是你,要不然把你收回扣谋私的烂事发到群里。” 而对儿子的三观教育也毫不含糊,面对其他家长联名要求某个癫痫的小孩退学,她觉得癫痫既不是传染病也不具有攻击性,不应该歧视有癫痫病的孩子。 甚至全家上阵,教育孩子如果再遇到同学犯病该如何去帮助他。 当然,这些都学不来,也不见得适合所有人,可真长见识啊! 你看,一个妈妈,做成这样,很牛了吧? 不! 在谈到这个角色的时候,很多网友还是认为她一点都不行,因为她有着全职主妇的原罪:不自己挣钱。 ![]() 网友们的留言也是清一色的否定: ![]() ![]() 看到这里,作为三娃妈妈的我一下子就来气了!what?!说全职妈妈就不是什么独立女性的人,请问你们的底气又是什么?挣钱,才是女性价值的唯一标准? 今天先不聊独立女性的问题,咱们就先谈谈全职妈妈。 其实,家庭主妇被人喷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她们在外人看起来似乎也没干什么,而是整个环境都没有对家庭的投入给予劳务费用标准。 所谓职场也只存在于“以营利为目的的社团法人”——公司里。 所以,她们的价值何来被认可? 也正因为同样的原因,职业女性也会在工作之余负担起更多的家务劳动和育儿。 毕竟家务什么的,都是些“简单的小事”嘛…… 日本有一位妈妈带着5岁的女儿去超市,打算买即食的土豆沙拉。正当自己拿了沙拉盒子在手的时候,一位大爷在背后说: “为人母亲,土豆沙拉什么的,好歹要自己做吧!” 大爷说完就走了,留下妈妈站在柜台前,愣在那里全身僵硬,这盒沙拉是拿也不是、不拿也不是。 确实,土豆沙拉在以精美著称的日本料理里,只能算是一到小小的凉菜。但是做起来就非常简单么? 普通网友在家计时自己做一份土豆沙拉的时间,差不多也都需要半个小时。 可别忘了,这只是做菜的时间,还有清理呢!这也只是一道小菜,还有其他主菜呢! 女性对家务的付出,就像这份土豆沙拉一样,人们只能看见那一小碟菜,却看不见前前后后花费的功夫和精力。 而至于育儿和陪伴,更多的也是妈妈们在挑大梁。 别不承认,虽然我不否认现在爸爸们在育儿上的付出和承担越来越多,但“消失的父亲”依然是现代家庭的普遍问题。 ![]() 全国首份《2017中国家庭亲子陪伴白皮书》显示:55.8%的家庭,妈妈是陪伴孩子的第一人。无论是工作日还是周末,妈妈陪伴孩子的时间都远远高于爸爸陪伴孩子的时间。 尤其是在宝宝刚刚降生的头几年,妈妈的育儿负担会更重。 无论是社会的共同认识、还是母亲自身和孩子之间的紧密联系,都会让妈妈在带孩子的时候压力更大、也会在出问题之后更加容易陷入自责。 对于孩子的主力照顾者,我们看得见的是她在不停地忙活:洗澡、做饭、哄睡、陪玩。 但是我们看不见的,是她缺失自由时的焦躁、哄不好孩子时的无力、时刻紧绷着神经的压力。 前几天,有这么一个女孩子在网络上PO自己的舞蹈。 她是一位妈妈,身材火辣,腿细腰长,喜欢跳韩国女团那种热舞,跳得也不错。没想到评论区却留下一堆谩骂: “真为你家辛苦为家付出的男的,感到悲哀。” “苦了她老公了。” “这种的能当朋友,但不能结婚,看不住的。” 同样作为妈妈,我羡慕她产后恢复得如此之好,但我更羡慕的是她在成为母亲之后,依然有自信展露自己的女性之美。 可我没有想到,母亲的性感和美丽,在很多人看来是刺眼的。 与她相反,太多女性成为妈妈之后,主动放弃了对外表美的追求。 当妈前,我们花大量时间打扮自己,穿着打扮的目标是“美丽”; 当妈后,时间和精力被娃占据,我们对穿着的要求只剩“舒适”,更别提打扮、化妆、保养、护理、逛街了。 是我们不喜欢继续美美的么?不是的,是这个社会对母亲的刻板印象也深深根植于所有女性的脑海。 母亲不被允许表现美丽,同时还被要求隐藏丑恶。 还有位二胎妈妈在网络平台PO了一张图,图片是自己生完孩子后松弛的肚皮和爬满肚皮的妊娠纹。 没想到热评第一竟然是:你发这个图,又会有很多女人不敢生孩子了。
我不知道有哪些女性在决定要孩子之后,会被妊娠纹吓跑。但我只想说,妊娠纹只是所有生育“副产品”中最微不足道的一个啊! 生育的“可怕之处”还有: 漫长且效果微小的恢复; 漏尿、松弛等难以言说的生育损伤; 性生活质量下降; 产前产后抑郁症; 职场威胁; 家庭关系的变化; 随之增加的家务压力; 巨大的育儿的时间和精力; …… 当妈的,是在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孕育新的生命。 我们赞颂母爱,却不敢直视母爱背后的伤疤? 英国作家蕾切尔·卡斯克写了一本书,名为《成为母亲:一名知识女性的自白》。在书里,蕾切尔描写怀孕到成为母亲之后,自己所经历的一切挣扎、痛苦、矛盾和困惑。 刚一怀孕,医院就向她发送了一大叠资料,包括营养、瑜伽、分娩知识、产前培训等等,她需要为抚养孩子而重新学习非常多的知识; 开始喂养母乳之后,她乳房不再是自己的,也不再关乎美丽或者性感,它只是婴儿食物的器具; 为了照顾婴儿,她需要离开职场,也因此在社会和经济地位上和丈夫发生了严重的不对等。 她发现孩子的需求和自己的需求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平衡的,如果要做自己,她就不能管孩子;如果要管孩子,她就无法很好地与人展开合作、进行正常的社交。 因此她在书里写道:“母性是一座与外部世界隔离开来的围城。” 而正因为成为母亲的代价如此之大,我们才需要将“母亲”这个角色捧上神坛,用各种浮夸的言辞去赞美她,而忽略向大众宣传母亲背后的隐忍和伤痛。 而一旦有母亲开始诉说自己的辛苦,或者采用一些办法让自己从母亲的樊笼里挣脱出来,比如购买超市的即食土豆沙拉时,就会有人来说:
然而一段长期处于牺牲和奉献的感情,会是健康的么? 还记得前段时间被diss的舞蹈艺术家杨丽萍吗?被批评:“一个女人最大的失败是没有儿女。” 外形靓丽,能打理丈夫事业,十项全能的家庭主妇顾佳,被喷“不挣钱的女性还是不独立。” 电影《找到你》里因为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女律师李捷,被丈夫堂而皇之出轨,被婆婆刁难“不顾家”。 但女性存在于世界上的面目本就不只一种,既没有任何一种压力要我们必须当妈妈,也没有任何一种标准的当妈的模板。 ![]() 图片来源:《BOSS说》 前央视主持人张泉灵被采访问到: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她直言: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不应该有那么多的角色偏见。 在成为母亲之前,她们首先是一个人,有权利去探索人生的任何一种可能。 世间广大,尘世繁华,当妈的,本来就有万千种样子。 但我们总是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去感受母亲对孩子的爱,和对自我的价值探索,无论她是踩着高跟鞋拼杀在职场,还是系着围裙慢慢做汤羹。 对母爱最好的回报,并不是用一些伟光正的词汇去限定她们、描述她们,而是将她们从道德神坛上解放下来,首先将她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去看待。 去看见她们最真实的面目,去尽量满足她们最真实的需求。 母职并不是天职,是两个人相亲相爱,所以决定要组成一个家; 母爱也不是天性,这种纽带需要和孩子一起慢慢建立。 无论我们的身份是不是母亲,请永远不要忘记,去享受这个花花世界的快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