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护理培训重点!卧床老人全套护理法(附视频步骤)

 jjs369 2020-07-23
Kinaesthetics

Kinaesthetics是由Hatch以及Maietta 在20世纪80年代,基于行为控制理论而提出的理论。

其核心是发展自身运动行为的认知意识,从而使人可以在工作或个人活动中以正确、健康、灵活的方式来进行改善自身的运动行为,减少运动行为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风险

通过提高护理员对自己以及老人双方运动行为的意识,护理员能够更好的调整自己的“运动程度”和“运动方向”来适应不同场景中老人的不同需求,推进老人的自我能力发展。

移动、翻身、站立,如何更省力

在协助老人进行坐、立、起、移动等活动中,护理员在经过培训后,能够有意识的通过护理方式让老人的行动能力得到最大化,维持甚至恢复其身体运动技能。

1、移 动

老人从椅子到床上的移动,在脚底放一块转动盘,通过旋转移动老人身体。

老人从床上到轮椅上的移动,在床和轮椅之间放一张表面光滑的塑料板,将老人移动到轮椅。

在椅子上垫一块光滑有韧性的坐垫,通过拉动坐垫,让老人坐好。

同样,在床上移动时,在背部垫上一块光滑有韧性的拉带,可以根据需要助力移动老人身体。

2、翻 身

从护理床到担架:

担架到护理床:

3、站 立

老人借力护理员的腰部韧带,锻炼站立的能力及膝盖的伸曲。

对于负责一线老年照护服务的护理员来说,在日常繁重的工作中,运动行为是时常发生的。如果使用不正确的姿势,且对自己的运动行为产生的风险没有意识,那么因为护理工作而导致的健康疾病的出现是常有的事。

与硬生生的用纯力气去搬动老人相比,了解人体骨骼肌肉分布,用正确的姿势和巧劲进行移动,可以显著的降低护理员患上肌肉骨骼伤病的高风险。

Kinaesthetics的六个关键词

Interaction 互动作用与影响

Functional anatomy 肌肉骨骼分布解剖

Human movement 人的移动方式

Exertion 用力的程度和方向

Human Functions 人的功能

Surrondings / Environment 周围环境

达成互动的“六字箴言”

1、时 间

当老人跌倒后,不要立刻扶起老人。而是慢慢的,轻声得与老人交流, 让老人逐渐放松,引导他去感受自己哪里摔疼了,疼痛的等级如何,再询问他是否需要站起来。如果老人没有准备好, 也不愿意马上起来, 那就拿过床单或者其它可以垫的布单,让老人在地上躺一会。

此时护理员可以陪在老人身边,也可以根据老人的需要给予老人一点独自的时间(站在不远处观察老人的情况),等老人主动呼唤。

2、空 间

排除周围的障碍物,让老人有足够的空间尝试摸索伸展自己的身体,感受什么样的姿势更舒服或是能减少疼痛。

3、力 量

可以在老人身边放上一个椅子, 看护在老人身边,让老人尝试着自己用力扶着椅子起来。

也可以与老人一起坐在地上, 慢慢让老人尝试放松身体, 然后抬高头部,上身,拉老人坐起来, 然后让老人蜷起膝盖,慢慢用力与老人一起悠起来。

如果老人腿部无力支撑身体, 就用摞书的方式,左侧右侧一点点把臀部加高到轮椅的高度, 然后转到轮椅上。

注意!

1、扶起摔倒的老人,最好有两个人在场。一方面可以辅助老人起来,同时也可以证明操作的规范。

2、不要低估老人自己的能力。给老人一定的时间,有时候老人会自己摸索着起来。

来源:上海养老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