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美术史讲义/殷墟甲骨--沉睡三千年的文明密码

 山兄的书院 2020-07-23

     我们先来看一张用毛笔墨汁书写在宣纸上的书法作品。然后来回答我以下的两个问题。

1、它用的是什么书体?这种书体的源头在哪里?

2、这幅书法作品美不美?它的美体现在什么地方?

篆书是中国文字华美之巅。东汉.蔡邕《篆势》一文中说:体有六篆,要妙入神。或象龟文,或比龙鳞,纡体效尾,长翅短身。 唐太宗李世民形容篆书美:“其道同鲁庙之器,虚则攲,满则覆,中则正。正者,冲和之谓也。”

那么,我们能在这些书法作品中看到和归纳哪些美呢?

A、古朴之美典雅古朴,底蕴深厚 B、中和之美:气息醇和张弛有度 C、结构之美 结体匀称不失灵 ,对称有富有变化。 D、力量之美:攲侧qī cè生势,由势生力。  E、装饰之美:如图似画,意味深长。 

3、我们一起识读以下,书法家写了一些什么字?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它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它是在我国河南安阳的小屯村被发现的。洹水悠悠,流过千古。甲骨文的发现石破天惊,改写了中国历史,就像是一个近世神话。为此,现代学问大家郭沫若先生写下了在考古界和古文字研究界脍炙人口的诗句:“一片甲骨惊天下,蕞尔一邑震寰宇”。意思是甲骨文的被发现惊动了天下,使一个小小的古城遗址(殷墟)震动了世界。

一、引言

“文字”——文化的秘码。

当我们发现一个人类的古代遗址,我们首先就要考证审视它——这个遗存是处在一个有一定规模,有一定秩序的文明阶段呢?还是一个蛮荒的,未开化的茹毛饮血的原始蒙昧状态?

那文字的有无就是铁证!因为文字是文化的秘码、是文明与蒙昧的分水岭。文字的出现是一个文明从发祥走向成熟的标志。

我们知道,世界上有四大古代文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华夏。

这四大古代文明的前三个,都已经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发生断裂而销解了。只有我们华夏文明以无以伦比的5000年的文明长度,历经无数次血与火的洗礼,从诞生之时起,就以其博大的胸怀,不断的兼收并蓄,融合创新、连延不绝,从未中断。

在历史的进程中,华夏文明不断地吸取和融合周边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血统,在融合和创新之中蓬勃发展,这是我们华夏文明的文化特征。

     “中国”这两个汉字代表我们的民族和国家,这还是近现代的事。在此之前,我们更喜欢用另外的两个汉字来称呼她——“华夏”。

华者,花也;也可释意为美丽而有光彩的事物;”夏者,大也!万物宽假之时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华夏”组词,从字面上来讲,就是博大的如花一般美丽的土地。

   但从文明的角度来释意“华夏”,就必然是另外的一番说法。

翻阅先秦典籍,“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周朝《尚书·武成》(这部书作于公元前1046记载的武王伐纣的事件经过。):“华夏蛮貊[mán mò],罔[wǎng]不率俾[ bǐ]句话大概就是说,无论中原华夏族还是偏远的少数民族(汗),没有不顺从(周武王)的。这是在古代文献中第一次用华夏”二字来指代我们的民族。

有关华夏”的概念汉代孔安国《尚书注疏》中解释说:“冕服采章曰华,大国曰夏。”唐代孔颖达说:“夏,大也,故大国曰夏。华夏,谓中国也。”按照这样的解释,“华夏”既是指地理区域,又是与野蛮相对的文明称谓,并含有大、盛之意。

 华夏之初,相传伏羲的母亲华胥外出,在雷泽中无意中看到一个特大的脚印,好奇的华胥用她的足迹丈量了大人的足迹,不知不觉感应受孕,怀胎十二月后,伏羲降生。晋皇甫谧《帝王世纪》说:“太昊帝庖牺氏,风姓也,燧人氏之世有巨人迹出于雷泽,华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于成纪。”《春秋.世谱》中“有华胥生男为伏羲,生女为女娲”之言。这便是我中华的由来。

    大夏之初,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华夏蛮貊,罔不率俾”。故:大国为夏。华夏:谓中国也!

经一番解释,我们懂了吧?

当你懂得了华夏的含义,并深深地爱上这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后,你才能更真诚地去理解她,热爱她。

我们今天所处的环境,我们身边的一切,都有其渊源,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有着无比漫长的历史岁月的积淀。今天那躺在史册之中的一段段岁月韶华,一个个寂寞身影,他们都曾风华无限,都曾是此间少年。我们今天能在这个课堂上用心去感受他们,实在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

二、甲骨文的发现

我们先来看看甲骨文在近代的被发现的过程。

商周时代结束之后,古代史书上没有了对“甲骨文”只言片语的记载。直到1899年被清末的官员(当然是文化人)发现。

发现“甲骨文”看是偶然的机缘,其实时一个大概率的事件。因为在晚清康有为一众人的倡导下和带动下,晚清的文人社会掀起了对“金石学”研究的热潮。“金石学”就是研究铭刻在青铜器和石鼓上的文字的“古文字学”。

因为这一场研究古文字的文化运动,在当时中国就有了一批对先秦和商周的大篆体文字有丰富认知的知识分子。这就为甲骨文的发现创造了前提条件。

可以肯定的是:在此之前的几千年的岁月里,一定有很多人见到过这种在龟甲上刻有文字的东西。但是无人识得,无人重视,无人研究;即便它出现在中医的草头方子里年长日久,被称之为“龙骨”,被定义为“止血、镇疼、安神”的药材!

遗憾的是李时珍把“龙骨”写入《本草纲目》之后,又不知有多少人按图索骥,把这种东西作为药材使用了几百年!而这几百年里,又有多少“龙骨”被研磨成齑粉,煮成水,化为灰,为人们所吞服!这绝对是无可估量的中华文化的损失!

我们无数次与这种珍贵的“文化秘码”擦肩而过。其间的错失无法弥补,我们只能扼腕叹息!但终究还是有人任得了这“金镶玉”的宝贝。

这第一个发现和识得“甲骨文”的人是谁呢?

他叫“王懿荣”,时任淸庭国子监祭酒,“国子监”在元明清三代都是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同时又是国家行使教育管理职责的机构。祭酒一职,是该机构的主官,相当于今天的教育部长兼北大校长。

有一次生病求药,按医方抓回药之后,王懿荣开包检验。

这里要说一下:中国的旧时文人,除了精通四书五经之外,一定是读过一些医书的。也就是说通一些医术。因为通医术,识药材,那买回药之后,必定要查验研究一番。这一查验,就有了惊天的大发现:在一味叫“龙骨”的龟甲上他发现了人为刻画而成的线纹!这是什么呢?为什么要在这老旧的龟甲上有这样的刻画符号?似纹似字?这其中又有什么含意呢?

这一发现引发了王懿荣极大地兴趣!他拿出放大镜仔细观察研究,觉得这些刻纹必定有特别的意义,象古代的象形文字。凭其深厚学养与慧眼,王懿荣认定该文字“确在篆籀zhuàn zhòu之间”。〔籀文〕古代的一种字体。中国春秋战国时流行于秦国,今存石鼓文是其代表。亦称“大篆”。

恰巧,友人刘鹗来访,这刘鹗是什么人?可不简单,当时的大学者,金石学家、小说家。是著名的《老残日记》的作者。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号老残。发现甲骨文之后,他是甲骨文研究著录第一人 ,奠甲骨研究之基础。

于是他们两人围着龟甲进行了仔细的检视研究,进一步确认这龙骨上的刻纹,就是无人辨识的古代文字”。

王懿荣、刘鹗的判定,使甲骨文在朝堂和市井中声名大噪,身价倍增,当时不仅是每字“价银二两五钱”的天价珍玩,更成为全社会的文化财富,吸引更多学者投身研究。

王懿荣、刘鹗等人对药铺出现的龙骨进行收购和索源调查,发现这些龙骨都来自河南安阳的一个叫小屯村的地方。对照《尚书》、《史记》等史书中的记载:商王盘庚迁都于北蒙,后改名为“殷”的地方不就是现在的河南安阳吗?王懿荣一面夜以继日多方考证,一面向朝廷报告此事,期间许多学者也加入收集研究甲骨文的行列。其中考古学家罗振玉,根据自己对甲骨文潜心研究,藉此断定小屯村就应是史书所说殷墟。

后又经王国维多方考证,佐证了罗振玉推测,对照商王朝世系表,王国维断定河南安阳小屯村,就是商朝盘庚迁都的都城。

甲骨文的发现,犹如一道霞光,划破历史长空。从此,史学、古文字学、古书法史的研究有了明确的远古史料实证,由此开创了一个“古代文化研究”的新纪元。

甲骨文的发现撬动了殷墟上覆盖了3000多年的泥土,引发了自1928年开始的历时80多年的殷墟科学发掘 ,古老的殷商王朝埋藏在历史深处的隐秘世界逐步显现在世人面前。2006年,殷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借助甲骨上的卜辞刻辞,我们得以与商人展开跨越时空的对话,缓缓揭开殷商王朝的神秘面纱。

三、甲骨文研究的状况

文化血脉不断,历史才能不断裂。水有源,木有本。甲骨文是中国文字的源头活水和生长之根,它的发现、推广、考释,成就了“一片甲骨惊世界”的中国传奇。

就当前来说,甲骨文字从近20万片(又说15万片)海内外公私收藏的龟甲契刻中,通过至少100名以上的诸如刘谔、罗振玉、王国维、郭沫若等古文字、历史、考古各方面“顶级的”专家学者,历120年至今,经四代人的努力,共在甲骨上找出了6200多个字,除去不确定的、同字异形的重叠字之外,能够准确用“汉字笔画结构”进行可“隶定”的,约4200个字注:当今从事甲骨学研究的人数,各社科院、各大院校、各文史科研机构,官方估计约有2000人左右,民间研究人士估算达到3万人之多)。这其中,“形、音、义”三方面都合理并合符汉字构造规律,能够认读、解释的的字仅约1200个,被专家学者确认,并达成基本一致意见的字约1000个。这1000个字中,被完全确定无争议的字仅有800左右。

还有四、五千个字无法释读,往往以“义不明”、“阙疑”、“待考”等而备述在册在案而已。就当前被通释的1000多个字中,谬误也有不少!这个数据说明,还有大量的“甲骨文秘码”在等待我们去破译。

四、殷商甲骨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商朝(约公元前1600-约公元前1046)存续554年,距今约3620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文字记载的王朝。这个同时期的文字记载就是被破译的“甲骨文”。

商朝300年他们先后5次迁都,直到“盘庚”将都城迁到“殷”之后才最后稳定下来。在殷建都长达273年,因此,商朝又被后世称为""或者"殷商"

殷墟的发掘,确证了中国商王朝的存在。

民国早期的1928殷墟正式开始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商王朝都城建筑遗址和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丰富的文化遗存。

到了新中国的1976 ,国家在殷墟遗址上进行进一步的保护性发掘,发现并发掘出了妇好墓葬和"母辛宗"享堂遗存,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妇好墓”。

“妇好”,好姓古音(zǐ),同子姓""为亲属称谓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好氏”。有姓而无名,她是没有留下名字远古时期的名人。

妇好是商王武丁60多位妻子中的一位,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甲骨文卜辞之中)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曾一次统兵1.3万攻羌方,战而胜之,俘获大批羌人,成为武丁时期在一次征战中统帅军队最多的将军。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她不仅能够率领军队东征西讨为武丁拓展疆土,而且还主持着武丁朝的各种祭祀活动。因此商王武丁甚是喜爱和重视她。“妇好”去世之后,武丁悲痛不已,谥号(庙号“辛”,因为这个谥号,商人的后裔就尊称她为“母辛”、“后母辛”。

古人的墓葬分地上地下两个部分,地下部分就是墓室,地上部分谓“享堂”,享堂又叫“塔堂”或“祖堂”,“安置祖上牌像以祭享之”,就是接受后人祭祀的地方。在妇好墓出土的甲骨文卜辞中有明确记载,妇好墓上建有庙号“母辛宗”的享堂。

在妇好墓中,发掘出了大量的“甲骨文”,据专家考证归纳后,分成22个小类,“卜辞”内容包括了商朝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政治、经济、军事、立法、种植、渔猎、天文、历法、医药等各个方面。

(见殷墟出土“宰丰骨匕刻辞”图片)

据考,“宰丰骨匕刻辞”整段二十八字,释读如下:“工展王田,与麦烝zhēng,隺商烕miè。曐xīng王易宰屯,烰气始萌,万物出鸟王宫。祀五,日。

全段骨匕刻辞释义:将带有巧妙纹饰的器具(骨匕)刺入,巧妙地察视王田,祈求(天神)赐予麦地阳气上升情况。阳气达到极致在内部泯灭。星神孕育变化主宰草木初生,阳气始萌,万物出朱帝南宫。祭祀;五帝,太一。三皇五帝,是历史神话人物"三皇""五帝"的合称。原始意义上的三皇是指远古三皇(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后增补伏羲等人作为"三皇"。原始意义上的五帝是指远古五方上帝(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先纪),后增补轩辕、神农等五位上古部落首领作为"五帝"

宰丰骨匕一面刻辞纹,另一面刻有文字,一端有残,文字分两行,完整无损,罕见之极。其布局精妙奇美,疏密得当,笔力雄健浑圆,结体错落有致,显示出卜辞书法成熟之美。

商人迷信鬼神。但凡大事,行动之前必须占卜。比如:战争这次行动会不会带来灾祸?能不能取胜?天会不会下雨?农作物会不会有好的收成?什么时候是吉时,可以对祖先进行祭祀?等等等等......他们做什么事情都是要先问鬼神的。这个“占卜”活动,就是人与神沟通对话的仪式。

当时的占卜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数”,媒介是一种草,叫“蓍”。shī菊科、多年生草本。先准备一捆蓍草的茎杆,“巫”在占卜的仪式中随手抓上一把,通过计数来判断吉凶福祸。另一种是“卜”,用甲骨作为媒介,占卜之前,在甲骨的背面钻出圆形的深窝和浅槽,占卜时,把要问的事情向鬼神祷告述说清楚,接着用燃烧着的木枝,对深窝或槽侧烧灼,烧灼到一定程度,在甲骨的相应部位便显示出裂纹来。贞人就会根据裂纹的长短、粗细、曲直、隐显,来判断事情的吉凶。占卜后,便用刀子把占卜的内容和结果刻在卜兆的近处,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甲骨卜辞。

东汉的王充在《论衡》中就讲述了这样的故事:说子路问孔子:猪羊的肩胛骨灼烧之后,就可以得到“兆”象,用普通的“草”就可以得到“数”,那为什么一定要用“龟甲”和“蓍”来进行占卜呢?孔子回答说:要辨明疑惑不定的事情,都应该请教年长而有经历的人,“蓍”生存的时间长,“龟”久寿,可指代年代久远。这就是要用“蓍”和“龟甲”作为占卜中介的原因。

古代士人要学习掌握多种技艺,王朝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艺,即“礼、乐、射、御、书、数”。称之谓“六艺”。这其中的“数”仅仅是算术之法吗?以远古占卜活动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所占的重要地位来看,占卜之学,士子是一定要学习掌握的。所以有理由认定,“数”学,是一定包括了“识读兆象、解释卜卦”的学问的。

五经之首的《易》,我们现在习惯称之谓《周易》,在成书之后一直是士人门必读的经学著作,此书几乎全篇幅都是是在研究、解释、阐述占卜的学问。

“卜”和“数”这两种占卜形式的作用是差不多的。但其应用的场景则大有不同。偶发的,随意的、小规模的百姓群体占卜问吉,用“数”;有定例的、特定的、庄重的、由王公贵族出面组织的社会大规模活动,一定要用“卜”。

执卜之人负责在龟甲上用契刀刻字,这种人叫“贞人”。是当时最有学问的,集巫师、医生、学者、书法家的本领于一身的能人。是除王公贵族之外的极少数有文化、能书写文字、有较强认识事物和处理事物能力的“学者”。“学者”,对!当时就是被称之为“学者”的。

在华夏远古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巫”与“医”是长期不分的。在重要时刻,“”执掌占卜和祭祀仪式,而在平常则扮演“医”的角色。通过巫术为人们去病驱灾。那为什么又说他们是远古的“书法家”呢?我们知道,甲骨是非常坚硬的,要在甲骨上刻字实非易事,尤其是要刻出笔画工整、排列整齐、结构均匀的字,更是难上加难。如果不经过长期的专门训练,是决计做不到的。那能够在甲骨上刻画出字型优美,结构均匀、笔画圆润的文字的人,难道不可以称之为书法家吗?

总之,“贞人”的地位在当时是非常之高的,甚至高过了等级相对较低的贵族。因为有证据证明,商的贵族是可以用来殉葬的,但“贞人”却没有一例殉葬的记载。

“贞人”只服从王命,而王首先是凌驾社会群体之上的“总巫”,其次才是世俗社会的统治者。“王”字三横一竖,三横代表的是天、地、人,一竖则达成了三者的沟通。王受天命作为人的代表去作为沟通天地的桥梁。掌管祭祀祖先和沟通天地的特权。这不就是天下“总巫师”吗?

“鼎”是祭祀用的礼器。是祭祀权的象征。商王以“鼎”定天下,掌握着天下的祭祀权,因而也就合理的掌握了围绕着祭祀权力的其他一切的世俗权力。所以,他对“占卜”极其重视。理所当然,对占卜所用的文字的规范精美,就有有极高的要求。这也就是在商朝时期产生出如此精美“甲骨文”的缘由。

知识拓展:楚子问鼎:

也许有人会问:鼎不是一种烹煮器吗?在鼎池中加入肉和水,鼎下架上木柴大火来烧,煮成一大锅的肉汤。所谓“钟鸣鼎食”,不就是这么来的吗?不错,“鼎”的确是烹煮用的器皿,但烹羊煮牛的美食却不是给人吃的,而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而且“鼎”作为礼祖礼神的重器,还有极其重大的对“权力”的象征意义。

在先秦封建礼制中对铸鼎用鼎的形制、大小、重量都有严格的制度。所谓“王用九鼎”、“鼎定天下”。“制度”一词,就始出于对青铜器式样、规格的的规定。所以,“鼎”作为重器,是不可以随便说,随便问、随便铸、随便用的。破坏制度就是不服治理,有不臣之心,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就会带来灭顶之灾。

《左传·宣公三年》之中,记录了楚子问鼎的故事,原文:(楚庄王)“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洛,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八年,楚庄王率军讨伐在洛阳西南一带的“陆浑戎”,军队到了周的近郊。周定王派王孙“满”劳军,楚庄王向王孙满打听周王用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机智的回答说:治理国家,在德而不在鼎。

这个故事还记录在《史记.楚世家》中。楚庄王问鼎,明显是不服周治!相当的不怀好意。“国家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鼎之轻重,可以问乎?可楚子就问了!不仅楚庄王一问,还有楚灵王的二问和楚顷襄王的三问!这太不可思议了。一再问鼎,楚子的不臣之心昭然若揭!于是“问鼎中原”、“楚子问鼎”的成语就此产生。至此之后,楚人就被贴上了“不服周”的标签。直到现今,武汉人打架,强的一方把稍弱的一方按在地上摩擦,恶狠狠的问:“服不服周?”如果另一方也是个很角色的话,就会咬紧牙关死撑,气急败坏的回答:“老子不服周!”大家看看,楚人不服周治的精神,居然延续到了三千多年之后的今天。楚人不仅不服周,也同样不服秦。“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可见楚人向来意志坚定。不谓强权。

好,扯地比较远了,我们就此收回,回到甲骨文的主题。

五、甲骨文的艺术风格

甲骨文为什么大都是瘦长形的?比之同时期的“钟鼎文”,特别显得修长。这是因为“甲骨文”是手工錾刻上去的,而“钟鼎文”是用模范铸造的。手工錾刻,顺纹纵向总是要相对要容易些,横向不顺纹,錾刻的难度就打一些。“贞人”们在錾刻横划时,为了省力,自然就会短一些。时间长了,就形成了这种范式风格:字型修长优美、重心偏上、体式飘逸、摇曳多姿,且刻工精熟,运刀如笔。

甲骨上细瘦的笔迹,明显受到刀刻的影响。占卜时常用“是”或“否”刻于龟甲中央纵线两侧,自此中线向左右书写,故两旁对称和谐,具有行款对称之美。且契刻后,大小字分别填上墨朱,或正反面分填朱墨,使之更具艺术之意味,堪称书史奇迹。

甲骨文按照书法风格,可分为五个时期:

1雄伟器

从盘庚至武丁,约一百年,主要是指武丁时期。受到武丁盛世影响,书法风格宏放雄伟,为甲骨书法之极致。大体而言,起笔多圆,收笔多尖,且曲直相错,富有变化,不论肥瘦,皆极雄劲。是国力强盛,有充分自信的反映。

2、谨饬(chì )

从祖庚至祖甲,约四十年。这一时期的书法谨饬,大抵承袭前期之风,恪守成规,新创极少,但已不如前期雄劲豪放之气。字体“敬慕温和,清新秀丽。”祖庚、祖甲是守成之君,社会平稳发展,波澜不惊。在字体上以“谨饬”的风格做出的反映。

3颓靡

从廪[lǐn]辛至康丁,约十四年。内容平庸,形式潦草。此期虽然还有不少工整的书体,但篇段的错落参差,已不那么守规律,而有些幼稚、错乱,再加上错字数见不鲜。廪辛之后,商王朝开始走下坡路了,奋发进取之心渐颓,庸碌享乐之风日盛。是得过且过,无所用心的感觉。

4、中兴期

从武乙至文丁,约七年。文丁锐意复古,力图恢复武丁时代之雄伟,书法风格转为劲峭有力,呈现中兴之气象。在较纤细的的笔画中,带有十分刚劲的风格。

5、严整期

自帝乙至帝辛,约八十九年。书法风格趋于严谨,与第二期略近;篇幅加长,谨严过之,无颓废之病,亦乏雄劲之姿。笔法森严,章法布局非常讲究,可看出与周代金文明显的传承关系。

六、总结

 甲骨文发现之前,我国古代典籍上记载的上古确切年代,只能上推到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的开端,即西周晚期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殷墟甲骨上文的发现和认定,肯定了一个距今3000多年、长达600年的朝代这样就把本世纪20年代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的可信历史始于西周的“疑古”思潮,予以彻底的否定。自此,晚商以来的中国历史被证实为“信史”。

甲骨文的书法风格,大体经历了从粗到细、从乱到奇、从大到小的演化过程。随着商被周灭,甲骨占卜之事逐步退出人们的现实生活,甲骨文就不在有新的产生了。

商人迷信鬼神,占卜问卦盛行。是占卜问天活动的需要,才给我们留下了十万计的“甲骨秘码”。到了周代,周人“敬鬼神而远之”,他们亲眼看到了迷信鬼神的商朝没有得到“鬼神”的佑护,治国延运“在德而不在神”、“在人而不在天”。于是,周人对“巫术礼仪”活动失去了热情,占卜问天的活动陡然降温,作为占卜活动媒介的甲骨在失去了应用场景和用武之地之后,就很快地消失了。

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长河之中,甲骨文在殷商时期闪亮登场,一度占据民族文化的中央舞台,大放异彩、光芒万丈,为后世所敬仰。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商去周来,甲骨文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后“荣耀离场”,直至从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完全消失,被深埋于地下三千多年,以至于被周朝以后的整个封建时代彻底遗忘,久久沉睡于河南安阳的小屯村而无人得知!

甲骨,作为承载“卜辞”的文字书写媒介,在周朝的现实生活中失去了实用性,龟甲坚硬,刻制不易,因此不再受人青睐。另外一种全新的,更亲民的、更方便的、可以以笔去直接书写的媒介材料,已经被我们的先人——周朝人开发出来,这个新开发出来的文字书写的媒介材料的出现和广泛使用,又一次对华夏文化的发展创新产生了更广、更深、更远的影响。这是什么材料呢?

它,就是我们下一讲的内容——简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