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人合一”何以是科学的?

 见素抱朴780 2020-07-23

高旷(yzzxgk@126.com)

摘要:“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圣先哲体悟自然、吐故纳新、凝聚共识的哲学思想精髓,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一大哲学贡献,至今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类的思想与行为。当下,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的自信度也随之增强。于是,人类在思想与行为上不同程度地背离了自然与自我的自洽关系,导致了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急剧变化,引发了各种不必要的危机。用现代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重新认识和解读这一命题是完全必要的,它关系到人类未来的发展前途与前景!

关键词:天人合一 天 世界 自然环境 感觉

一 “天人合一”思想的最早提出、延续与庚新

战国时期,庄子在《庄子﹡齐物论》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达生》:形全精复,与天为一。《道藏》:人与物类,皆禀一元之气而得生成;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同体。孟子《孟子﹡尽心上》:万物皆备于我矣。西汉董仲舒说: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北宋张载《西铭》: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我与也。北宋程颢《程氏遗书卷六》:天人本无二,不必有合。南宋陆九渊《象山全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宇宙内事是己分内事,己分内事是宇宙内事; 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明朝王阳明《传习录》: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本体只是太虚……一悟本体,即见功夫,物我内外,一齐尽透。

其实,在中国更早的古籍中也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子,只是没有这么精炼的文字总结与表述;古印度也曾提出了“梵(天)我合一”的观念。

二 用人与大自然之间的依存关系来解读“天人

天,作为人类存活的整个自然界来理解,也就是人类生存的无限与有限自然界大环境。人之于大自然来说,人是大自然的产物,地球的滋生物,大自然为人类的生存、繁衍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空气、光线、温度、湿度、压力、水、食物等等必需的环境条件,人与大自然不可须臾分离。即便是人步入太空,还要必须配备从地球上带去的生活必需品。

从寄生与寄主之间的关系上,从自然界是人类的“母亲”这个意义上来说,人与大自然(天)之间当然是密不可分的鱼水关系。

从生理科学上来说,人类的生存与繁衍对大自然的每一个物理参数的要求都是非常苛刻的,自然参数中每一个参数哪怕是有小微的改变,人类都吃不消。例如,空气的压力、成分变化会引起高原反应;水中矿物质、化学成分的变化,会引起人体内的结石与癌变;太阳光线的直射与斜射会引起地球温度及季节性变化,极大地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等等。

几乎可以这么说,人类与自然(天)之间的密切关系几近天衣无缝,因为人的生理需求对于宇宙产生人类的物理学参数苛刻到几乎为零!这么说吧,当下的宇宙大环境几乎就是为我们人类特设的!

从这个层次上对“天人合一”的解读,无疑是纯粹科学意义上的解读。我认为这是形而下的低层次解读。

三 天作为文明符号意义上来解读。

从文明意义上,人类给大自然(包括自身)进行格物、命名、释义、延伸,赋予大自然(天)中的各种器物与现象以各种内涵与意义,从而体现了人类的文明与存在。

从大自然(天)为人类所觉、所识、所命、所用,无人则天(大自然)亦无名、无用、无益,乃至于至没有任何哪怕是讨论的任何价值。

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与天(大自然)之间也是不可以、也是不可能轻易、简单地割裂的! 这是人与自然界(天)在人文意义上的天人合一。

合一。

四 天作为完全主观表象世界来解读。

世界是我的表象———叔本华;薛定谔:每个人眼中的世界都是且永远是头脑的构

建之物……《唯识二十论》:内识生时,似外境现,如有眩翳,见发蝇等。

世界万象是相对于生命的感觉与逻辑经验而展开的,反过来说,生命是通过感觉与逻辑经验来触及世界万象的;世界即是生命感觉与逻辑经验所介入的是世界。

感觉(sensation)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在人脑的反映。

感觉,在生命对自然界的系统认知过程中起着前置的、无可替代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人类从外界获得的几乎所有信息,无不是来自于五种感觉器官参与的感觉。

没有感觉信息的获得,生命甚至不能进行最基本的意识与思维运作,因为没有最基本的感觉经验,也就意味着大脑没有了工作对象,即便是较为高级的理性推论,最终也必须由感知来验证与确认;即便是纯逻辑理论的传播与应用,也离不开感觉经验或明或暗的参与。

如果没有感觉经验作原始基础,则其它一切一切都无从谈起!即便是能阅读本文字的当下,既离不开当下的“眼见”视觉作用,也离不开之前语言文字与感觉所建立的深度条件反射经验。否则,要么是看不见,要么是见字不识意。

生命的感识功能在与认知世界之间的关系如此之重要!但是,通过对物理科学、认知神经科学及生活常识的反复求证,你会发现生命的感识能力有如下特点,并应该引起人们的警觉。

(一)宇宙能量信息可能是无限的、动态的、立体的、全方位的、非格式化与模型化的。

(二)生命感觉器官接收刺激的幅度极其狭窄;凭着各自的感官承受力,不可能接收到外部环境的全方位信息。

(三)生命的感觉器官既是主体认识外部环境的天然工具,也是与生俱来的界限与障碍。

(四)生命大脑所接收、反映、解读的信息全然不是如实的信息本身,而是经过感觉器官过滤加工过的电、化学信号等。

(五)生命都像是被“预先编程的精密智能信息合成机器”,生命对外界界中各种有限刺激信息的解读是被预先相对设定的,其预设程序就是遗传基因。

(六)即便是相同的刺激信息,不同的生命个体对它的解读也不一样,甚至截然相反,乃至于说是致命的。生命体不同的生理时期对相同的刺激信息的解读有可能相反。

(七)生命综合感知系统(遗传基因规定的)的差异性决定了世界观的差异性,这就是物种假像产生的根本原因,不同的生命对世界的认知可以完全不同。

(八)生命所感知的外部世界并不一定是确定与客观的,外部环境的确定(规定)性、具象性与观察者的感知功能的确定(规定)性密切相关。正所谓:此有则彼有、此生则彼生。

(九)感觉功能系统的规定(确定)性意味着:种种(现象)世界是生命为外部环境立法(格式化、模型化)的一个个特殊结果。一般生命都自觉不自觉地做了他所处(现象)世界里的造物主。

(十)认知是以人系统承接与转化力为坐标系、参照系的逐步格式化、模块化构建。感识的偏狭性与粗陋性决定了认知也必然是坐井观天、盲人摸象。

(十一)现象世界是生命对所获有限、不同刺激信息的个性化、特异化叠加映射;之所以相同生命彼此感觉现实环境没有什么区别,是因为彼此的生理结构与预设程序几乎是雷同的。

(十二)主观与“客观”是一体的,二者根本无法实现剥离;能认识与所认识无法截然切割;以至于说:能与所能,不一不异。

人眼所接受到的仅仅是380———780nm之间的电磁波(光波),回馈到人的大脑里,却是各种色泽。且,绿色(光波)和红色(光波)的波长本来只相差180纳米左右,竟被人的大脑“加工”(反映)成了两种完全不同的颜色(色盲现象)。牛、羊、马、猫等眼睛里的色彩只有黑、白、灰三种基本颜色;而鸽子眼中的圆锥细胞又比人类多得多,所以它们能够看到许多 人类看不到的紫外线和红外线,能够分辨出数百万种不同的色彩,而且还能够感知磁力线……猪、狗、苍蝇、屎壳郎对粪便的感觉与人肯定是相反的……砒霜对常人来说是致命的,但是对某种病人来说可能是治愈某种疾病的药物……

这就是说,生命对外围环境形成的种种感识影像模型,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物理关系、遗传基因、生理结构、相对病理(简称四基)等条件之上的。也就是说,感知是涉身的, 生命所感知的任何所谓的“世界”模型都是框架下的,有条件的,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都是由相对应的生命感识与逻辑所界定与确认的;任何所谓的物事性质,譬如大小、软硬、冷热、美丑、香臭、虚实、有用与无用等等感知与逻辑经验,都是相对成立的,也就是所谓的立处即真。

生命具备怎样的四基,就会感识(拟创)怎样的“实体信息”模型,进而确信怎样的事实与逻辑世界;反之亦然, 什么样的“世界”模型被什么样的生命所感知、拟创、确证。

也就是说,生命具备了怎样的感觉与心识功能,他就是什么生命,他就活在什么样的世界里,什么世界就是他的“真实”所见(现)。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生命与其所处的世界(天、自然)是主客合一、能所不二、互为因果的自洽合一关系,而不仅仅特指人与世界的“天人合一”关系,而是更具有普遍意义上的“天生合一”。

之所以相同生命彼此感觉到眼前的现实环境(世界)没有什么区别,并且能相互确认与沟通,是因为他们彼此的四基(感识平台)几乎是雷同的;也意味着只有具有相同感知系统的生命群体才能构建一系列语言文字符号概念共识体系,

正是从天(自然现象)是由生命所反应、认知、解读、建构、界定(立法)这个意义上来说,生命与自然的关系才是真正的天人合一,天生合一!

五 “天人合一”观对人类的指导意义

“天人合一”哲学告诉人们: 生命与其所处的世界(天、自然)是主客合一、能所不二、互为因果的自

地球是人类栖身之所,衣食之源。人类目前的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已然造成了某种自然秩序失衡。譬如,大到臭氧层破坏、深林植被减少、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倒灌、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海洋台风频发……小到局部雾霾频发、水体污染、核原油化工原料泄漏污染、地面塌陷、土地沙漠化、生物种类减少、沿海渔业资源匮乏等等。这些环境秩序失衡的结果必然是极大地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财产安全。

地球生物圈的生态平衡与人类自身的整体利益息息相关、毫发相牵,过度开发自然资源,无异于自觉不自觉地毁坏家园、自掘坟墓!我们必须有这种危机意识,我们也必须向全世界的人类传播这种危机意识,因为保护地球生物圈的生态平衡不仅仅是某一人、某一民族、某一政府、某一国家的责任,而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与

“天人合一”哲学观无疑对于保护地球生物圈的生态平衡和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启迪意义,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参考资料:《生理学》第九章(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 主编 姚泰 ISBN 7-117-04468-3∕R·446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