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习课堂: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1《观潮》(教师版)

 培根阅读 2020-07-23

习课堂:观潮


第一课时

任务一(12分钟)

1.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要求:注音的词反复读;不会读的问老师。

2.读词语。
3.读课文。
(1)读句子。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依旧风号浪吼。
2)自由读课文。要求:多字、漏字、疙瘩的地方反复读;注意段落的停顿。

任务二(10分钟)


1.抄写词语,我细心。                    

     2.选择读音,我能行。

闷(mēn mèn)雷 薄(báo )雾 涨(zhǎng zhàng)潮 风号(hào háo)浪吼
   3.拼音填词,我拿手。
(1)jùshuō(据说),海宁市的盐官镇是guān cháo观潮)最好的地方。每年八月十五一过,来此地的人就zhú jiàn逐渐)多了起来。
2)阳春三月,西湖边烟雾迷蒙,似乎笼罩着一层轻纱,kuān kuò(宽阔)的苏dī()上行人如cháo)。
4.选择答案,我秒杀。
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观”在字典中的意思有:1看;2景象或样子;3对事物的认识或看法。“观潮”中“观”的意思是_1___(填序号),“天下奇观”中的“观”的意思是_2__(填序号)。
   5.听写词语,我不怕。

任务三(12分钟)

1.读课文。 

2.读第2-5自然段。

1)读第2自然段。

A.自由读第2自然段。

B.齐读第2自然段。读板书:潮来前。

C.读句子。

◎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

◎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

2)读第3、4自然段。

A.自由读3、4自然段。

B.齐读3、4自然段。读板书:潮来时。

C.读句子。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3)读第5自然段。

A.自由读第5自然段

B.齐读第5自然段。读板书:潮过后。

C读句子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任务四(6分钟)


1.思维导图,我喜欢。
2.课文填空,我最行。
    学习《观潮》一文,我们知道了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 天下奇观  。课文按照 时间 顺序来写大潮,按 潮来前    潮来时   潮头过后  的顺序把钱塘江大潮的景象写得生动具体。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我们知道这段话从  声音   形态  两方面描写了大潮来时的景象,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奖励题

文彦博取球(上)
文彦博少时,与群儿击球。球忽跃入树穴,群儿谋取之
——选自《民国老课本》

第二课时

任务一(16分钟)

1.读课文。

2.读第2自然段。

1)齐读第2自然段。

2)读句子。

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相望,等着,盼着。

3.读第3-4自然段。

1)齐读第3-4自然段

2)读背句子。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3)自由背诵第3自然段;齐背第3自然段

4)自由背第4自然段;齐背第4自然段。

5)男生读第3-4自然段、女生背第3-4自然段女生读3-4自然段男生背3-4自然段

6)齐背第3-4自然段

任务二(8分钟)


◎阅读理解,我专心。

(一)

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相望,等着,盼着。

1.句中“_人山人海__”一词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观潮的人非常多。

2.“昂首东望”“_等着__”“_盼着_”等词语形象地再现了潮来前人们的急切心情,

3.这句话从_侧面__(正面 侧面)描写了大潮的壮观。

(二)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1.这句话写出了大潮从远处到来时的_声音__形态_

_响声越来越大_”“_出现了一条白线_”意味着大潮开始从远处过来了。

2.“沸腾”在句中用来形容观潮的人群情绪高涨_____

(三)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_逐渐拉长__变粗___横贯东西__。再近些,只见白浪滚,形成_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__。浪潮越来越近,犹如_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___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__。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把选文补充完整

2.选文中与“好像”意思相近的词语有_犹如_ _如同_

3.选文中描写钱塘江大潮的声音的成语是_山崩地裂_

4.阅读选文第2自然段,下列说法表述正确的是(

A.这段文字描写了大潮从近到远,奔腾西去的过程。

B.这段文字让我们感受到响声越来越大,潮头越来越高,声势越来越大。

C.这段文字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浪潮比作水墙和白色战马,将声音比作山崩地裂。

5.下列对选文第2自然段最后一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C

    A.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从远处观察到的钱塘江大潮的样子。

    B.作者所描写的场景使人害怕,体现了从远处观察到的钱塘江大潮非凡的气势。

    C.这句话写出了在近处观察到的钱塘江大潮的样子,用千万匹战马来形象地比喻大潮来到时的非凡气势,用山崩地裂的声音来形象地比喻大潮来临时的巨大声响

6.作者按照_由远到近__的观察顺序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的形状和声音,从“从远处传来”“向我们移来”“_再近些__”“_越来越近_”这几个短语可以看出来。


任务三(8分钟)

1.读古诗。

浪淘沙(其七)
【唐】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1)自由读古诗。
2)齐读古诗。
2.读第3-5自然段。
1)自由读第3-5自然段
2)齐读第4-5自然段。
3)读句子。
◎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
◎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
3.读诗、文。
1)对应读1。
教师引读“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生读《浪淘沙》(其七)的第一句。
教师引读“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生读《浪淘沙》(其七)的第二句。
教师引读“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学生读《浪淘沙》(其七)的第三句。
教师引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学生《浪淘沙》(其七)的第四句。
2)对应读2。
   教师读《浪淘沙》(其七)的一二三四句,学生读课文中对应的句子。

任务四(8分钟)


1.拓展阅读,我喜欢。

浪淘沙(其七)

【唐】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1.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A 

  2.霎时,潮头奔腾西去。(C 

  3.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D 

  4.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B )

    A.八月涛声吼地来    B.头高数丈触山回

    C.须臾却入海门去    D.卷起沙堆似雪堆

2.片段写话,我挑战。

读下面的词语,你还能想到生活的哪些画面?选取一两个词语写一写。

宽阔 笼罩 人山人海

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奖励题  

文彦博取球(下)
    穴深,不能得。彦博以盆取水,灌入穴中,球遂浮出。 
——选自《民国老课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