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凌宗伟:为通达智慧而教

 凌宗伟 2020-07-23

   美国学者戴维·珀金斯在《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中说:“我们很难预知世界发展的方向,甚至很难预测特定场景中的某个学生将会走向何方;我们就像独木桥上的盲人一样只能摸索着前进”。是的,我们的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形是用过去的知识,教着今天的学生,误导他们走向未来的生活,并总是振振有词。就是不愿意承认我们无法预知未来的世界,无法预料学生的未来,甚至也不清楚学生的现在,总是热衷于我们自以为是的那一套,不遗余力地绑架我们的学生。


  如果我们的教学能从学生当下的,尤其是未来的生活出发,而不是拘泥于考试的、教材的生活的教育才是教育应有的价值所在,亦即所谓通达智慧的教育。所谓通达智慧的教育,说白了就是要通过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获得通达智慧的知识。这知识,一定是活的,是基于生活,面向未来的。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的时代。信息爆炸、数字化和全球化、淡水和石油等资源日益紧张、许多地区开始由工业主导变为服务业主导、信息经济以及其他种种因素,导致当今世界对丰富的知识、复杂思维的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远远超过了对父辈的要求。而且,这些趋势似乎还将以我们无法预知的方式继续塑造明天的世界。所以,我们必须为未知而教”。

  从教师视角来看“为未知而教”其实就是为通达智慧而教,这样的教需我们要放开手脚,不拘泥于一城一池的得失,不为已有观点和现有教材所束缚,需要的是倾听学生真实的声音,唤醒他们被压抑的心智,点燃他们的智慧,为他们面对未来的世界和未来的生活寻找相关的信息,积累相应的知识,增广必要的智能。需要思考的的是如何跳脱“几十年来,人们用三足鼎立的形式来描述一种组织结构:信息-知识-智慧”,“信息-知识-智慧”,的“混沌的分类体系”,“从这种结构中获得动力”,“用自己的手杖来感觉脚下的路”,“摸索、尝试、了解、感知前路的形状和方向”,而不是在人云亦云中误导走向未来的学生。


   从学习者视角来看,似乎可以用费尔南多关于教育“还要有感性的:要学着去享受、尽情欢笑、感恩、思考、对话和辩论,傍晚在田园散步(就像在伊甸园中主所告知的那样),这样任何人都不会漠视他人”的论断来为未来而学”的观点。面对复杂的世界,“我们需要采取新的办法来评价什么知识值得学习,而这办法就是探讨学习者未来可能的生活。我们需要在生活中进行真正有意义的学习、需要影响较高的知识和理解,他们应当能够被直接运用,并且能够坚持实践、政治、社会及审美等各方面多样化的终身学习。”戴维·珀金斯认为“总体而言,具有生活价值的学习似乎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它们能够带来通达智慧的知识”。而我所理解的通达智慧的教育,在松绑,启发,激活,多元,批判,建构与解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