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凌宗伟:“新高考”“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转型(下)

 凌宗伟 2020-07-23
内容提要:本文上篇主要阐述了“选科指导与生涯规划指导的针对性与可行性”“常规课程与选科课程之间的关系的处理”“必须从课程标准出发理解教学”“课程的重构”等四个方面的思考。这里则试图围绕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增强的几个意识从“目标”“课程”“跨界”“综合”“实践”“质量”等反面作相对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 高中教学 转型 意识
在本文的上篇,我主要就生涯规划指导、必选科目与选科科目、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及课程重构等四个方面谈了一些想法与建议,下篇试图就课堂教学转型中必须必须增强的几个意识谈一点看法,以抛砖引玉。
首先是目标意识。“新课标”明确提出高中各科课程教学的三个不同目标,具体见下表:


这个表背后的东西,我以为就是与“新高考”方案相呼应的,旨在增加学生自主选择权, 引导学生良性竞争,实现学生学习的合理减负、科学减负。当然要落实好这个表的要求,需要的不仅是差异化的教育理念,还需要有实现差异化教育的相应的教学策略。从高考的方案视角来看就是选科要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走不走班,也应该服务于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从应试服务的视角来看,就是学校开发的个性化的课程,必须为学生的升学需求提供帮助。总之,“新高考”“新课标”背景下,学校的课程实施目标一定要有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不同需求的意识。但无论如何不可以忘却的是:学科教育的宗旨必须在教育的宗旨之下。我以为,从教育的目标出发,学科教育的目的就是“立德树人”,因此,学科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为学生的精神生活提供一切可能的空间,而绝不只是单纯的知识教学,胁迫学生做题和考试。学科教学应指向心灵、指向灵魂。学生跟教师学什么?最根本的是会学习、有智慧,会合作、宽以待人,具有健康的状态、积极的人生观念,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脚踏实地的实证精神。
其次是课程意识。我在前面谈到,我们以往的教学目标只是一堂课、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这样的目标必然是单一维度的(尽管写的是“三维目标”,实际上从课时的角度来讲只是一维的,或者说只是这堂课的),而不是从课程目标出发,更不是立足于教育目标的。理想的教学目标必须是在教育目标统摄之下,从课程目标出发的。还是以语文教学为例,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以及12个学科教育目标的落实是要通过每一册教材,每一个任务群,每一个任务的板块和每一堂课来落实的。要明白的是既不是一堂是可以兼顾到四个维度的,更不可能一堂课能指向12个目标,所以必须有课程意识。
我的建议是学校教学部门,要组织学科教师做一项工作,就是要对照课程标准提出来的“学科核心素养”和本学科的教学目标,结合具体的教材文本梳理一下本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与教学目标,应该或者说可以在哪一册教材、哪个章节、哪个板块、哪个单元、哪一课中去落实。这是一项系统地梳理教材和课程标准之间的关系的工作,遗憾的是,“标准”出来了,许多教材还没有出来。目前的挑战就是如何用老教材来落实“新课标”的要求,如果没有这个意识,将来是会有相应的回报的。顺便说一句,我认为语文学科的学科性质就是“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而“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服务于“语言的建构与运用”的,或者换过来说语文教育要通过“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来帮助学生提升“语言的建构与运用”的目的。
简单一点说,增强课程意识,就是要在课程的体系内来设计教学。
第三要有跨界意识。跨界意识强调的是跳出学科看学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要“优化考试内容,突出立德树人导向,重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试题形式,加强情境设计,注重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增加综合性、开放性、应用性、探究性试题。”“新课标”也明确提出,必须针对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少的事实,在社会变迁、教育变革及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通过项目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根据《剑桥学习科学手册》的说法“项目学习就是对一个特殊的将被完成的有限任务,它是在一定时间内,满足一系列特定目标的多项相关工作的学习掌握”,其必须具备“驱动问题”“真实情境”“多方协作”“提供技术脚手架”“学习成果(作品)”五大特征,如果教师没有跨学科的意识,不具备跨学科指导的能力,没有跨学科合作的精神,如何可以为学生的学“提供技术脚手架”?
从为学生综合素养培育与提升的立场出发,学校的相关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我以为更多的就是以“项目学习”的方式进行的。比如说,垃圾分类与人类生存的话题,它的主科学是什么?是环境科学,环境科学在学科课程里属于地理和生物的,然而要研究这个问题不单单是地理、生物的知识足以应对的,它还需要运用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而在实际的教学指导中,又需要教师和学生具备综合意识。
第四是综合意识。我以为综合意识是与跨界意识属于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当我们有了跨学科学习与指导的意识和行为的时候,综合也就在其中了,当然除了跨学科的综合,还有学科内的综合,关于这一点,我在前面谈及课程的重组问题时,已经谈过了。这里也不做赘述。我这里要给学校管理和教师的建议是,在今天必须倡导跨学科听课。跨学科听课,不同学科的教学或者某一学科的某个知识点有可能会触发对本学科教学的思考,甚至会帮助我们来设计本学科的教学,提升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效率。
第五是实践意识。实践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字,“做”。项目学习的五大特征,其实也可以理解为五个环节,“驱动问题”“真实情境”“多方协作”“提供技术脚手架”“学习成果(作品)”除了“问题驱动”这个环节,其他几个环节就是实践。任何一个方案、任何一门课程,设计得再完美(其实,设计的过程,也可以视为一种实践,一种由理想到“方案”或“方案文本”的实践),没有具体的实践,拿不出具体的学习成果(成功的、失败的),那就只是空想。从考核评价与应试的角度审视的话,也就难以拿出具有说服力的实证性材料。直白一点地说,没有强烈的实践意识,也就无所谓“新高考”与“老高考”,“新课程”与“老课程”了。
第六是质量意识。2017版的高中新课标,除了出现了“学科核心素养”外,另外一个变化就是明确地提出了“学习质量标准”,这是建国以来的所有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语当中,第一次出现的。我在前面说到,要落实“新课标”提出来的课程目标,需要的不仅是差异化的教育理念,还需要有实现差异化教育的相应的教学策略。从评价的角度来看,还要积极探索差异化教育理念下的评价策略与方法以满足三类不同的学生群体的不同要求。
最后谈一谈今天我们需要构建怎样的课堂文化。要谈课堂文化首先必须了解教学文化。普遍的说法是,教学文化是一种活动文化,旨在激活和创造师生之间资源分享、传递信息、理解知识、发展能力或生成新知识等方面的行动和变化。是一种超越学科知识本身的文化,是在师生互动中形成的教学规范、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整合。而课堂文化是一种特殊的聚合化的文化,并带有一定的情境性,主要体现的是一种氛围,是一种人的精神气象。课堂是由一定数量的师生人数所构成的,有一定的课堂风气和氛围,师生之间构成了的特定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每个成员都扮演一定的角色,遵守一定的规范,确立共同追求的愿景,形成一定相互影响的氛围。教学的力量主要是通过这种环境或氛围而改变师生的。
课堂文化如何建设?其实也没有什么新东西,难就难在教学理念转变上。先来推敲一下“教学”这个概念,我认为教学这个词语可以有三个维度的理解:一是“教”和“学”。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教学关系是双边关系。二是“教”学生“学”。从“教”的角度上来讲是教师主体,从“学”的角度来讲就是学生主体,而教材则是“教”与“学”中间的媒介。三是理解的角度。在教学当中学会教学。所以,我的理解是在今天我们需要确立“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这学习既是学生的,也是老师的。这个理念其实也不新,我的理解,“教学相长”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观念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要考虑的就是“教和学的规范”(怎么教,怎么学,如何跟今天的“新高考”和“新课程”改革相匹配,相同步)、“教学环境建设”(教学环境如何为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提供方便)、“教学策略的优化”(课堂教学中如何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提高学科素养)、“教学活动的设计”(如何转化教材,如何整合教学资源,如何组织学生的学习与探究、分享等等)、“教学的反馈与评价”(立足于不同学生个性差异与需求的反馈与评价)等具体的操作性的问题了。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与具体的实践活动,则需要学校管理者与教师通过一定的理论学习与专门的培训才可以慢慢地找到适合具体学校、具体学科与具体教师和具体的教学内容与相应的教学场景的课堂教学文化建设路径的。我以为要建设“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文化,就目前而言继续解决的就是如何真正做到“尊重差异”。下面这张图就是我对差异化教学文化建设的实践建议:


教学至少要考虑这样的要素,首先要考虑教学目标是什么,然后我们要从教学的内容出发来安排教学程序,选择教学方法,在这个过程当中,又必须从我们手头占有的教学资源出发。教学目标怎么确定?一定要从课程标准出发而不单单是从教材出发,更重要的是要从学情出发。我们当初出来做老师的时候就强调要做到“三个吃透”:吃透大纲,吃透教材,吃透学生。反省一下我们多少时候吃透了大纲,吃透了教材的,更不要谈吃透学生了。“吃透学生”我认为是个世界性的难题,但也不是不可为,关键在我们愿不愿意为。至少我们有必要研究一下对具体的学生来讲,他大致是属于“高水平”的,还是“接近水平”的,抑或“起点水平”的吧?学生不一样,教学目标就应该不一样,这本来就是常识。但面对高考,每一个学生的目标总体而言应该是大致一样的,那就是通过升学考试,进入各自理想的高等学校,这不也有个目标的差异吗?这又是与各自的生涯规划有关的,所以用一成不变的目标实施教学显然是不科学的,至少是违反教学原理的。教学目标有差异,学习任务自然也应该有差异。所谓“一定量的学习任务”,这“一定”量如何把握?以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完成来权衡,这个我们想表达的意思是什么?这三个任务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完成的,有的可能能够完成三个,有的可能只能完成两个,另外还有的只能完成一个,这就是学情。接下来要考虑的就是反馈与评价形式的多样化,我在上面的图中已经标注得很明白了。从教师的教学技能的角度来讲,在“新高考”“新课程”的背景下要增强转化意识,要把教材上的内容转化为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内容,也就是要关注一些实际的生活实际的生态以及热点问题。作为教师要有强烈的收集、比对、筛选、运用课程资源的意识,要想方设法把这些资源有效的整合到自己的课堂教学当中去,这就是教学策略的问题了。这中间的桥梁就是让学生去完成的那些学习任务,指向教学目标的任务。
顺带谈一下我对“未来教育“未来学校”的理解:现如今“未来教育”“未来学校”也是一个时髦的词语。然而论者、著者是不是可以推敲推敲杜威这句“如果我们用过去的方法教育现在的学生,就是在剥夺孩子们的未来”话的内涵?
我以为未来学校不在狭义的互联网+之类,而在,为师生描绘美好而幸福的学习与生活的愿景以及将愿景变为现实的机会。具体来说就是给教师赋权,让他们真正与学生融为一体,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帮助与支持。给学生自由与选择,让他们学会创造,学会探究与合作,在丰富的学校生活中提升能力增长智慧。一言以蔽之要为学生乃至民族的未来让教育回归,回到教育的正道(人道)上来。
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帮助学生确定目标描绘愿景的能力;形成适应未来的关键能力、沟通与协作的能力以及作为社会人的领导力、自主性、选择性等。当然也离不开与之相关的知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