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没有动力怎么办?你需要这篇文章

 四地闲夫 2020-07-23
学习没有动力怎么办?你需要这篇文章

《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

高中的时候,很多时候只要一提到学习,就没有兴趣动力,为了增强学习动力,去书店买了几本《破茧成蝶》,以此增强动力,成功逆袭,走上人生巅峰。看这么多励志小故事,爱情的樱花之约,约定一起去上海,我也充满了激情,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我也要半夜熬夜学习。

结果呢?嗯,刚开始几天信心倍增,学习激情暴涨,可慢慢地,又回到以前的样子,然后又看了一遍《破茧成蝶》,我又充满动力了,冲啊,加油,去学习了!学习激情呈现倒V型变化,看什么《破茧成蝶》(什么约定也不行,我又没有对象,不关我的事),故事情节都腻了,都不想看了。

除了这些,还会在桌子上贴上便利贴,每天一换:自己走的路,跪着也要走完;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别人能做到的,我也可以。反正就是一大堆毒鸡汤,真的不知道当时脑子怎么能灌下那么多的鸡汤的。最后便利贴也就一段时间后就不贴了。

当时,除了自己努力坚持之外,我感觉最重要的还是同学的陪伴了,有那么多同学陪你一起学习,一起经历很多,感觉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是一个集体,他们都在陪你,你不是一个人。

学习没有动力怎么办?你需要这篇文章

这一篇文章与学习动力有关,一想到学习动力,我们通常会想到:内在动力与外在动力,简单了解一下。

内在动力主要是自身对某种事物的喜爱,是一种强大的令人羡慕的但又不是经常有的;外在动力主要奖励,监督,心灵鸡汤等,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比如,考试成绩高了给你买手机,旅游,奖励你多少钱了等

不过今天这篇文章虽说是讲学习动力的,但是并不是从内在动力外在动力这两个角度论述,而是从认知失调理论的角度讲述即使在没有学习动力的情况下也会想要去学习。

下面的内容会对前面文章有部分摘取。

什么是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理论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于1957 年提出的概念。百度百科的解释是:认知不协调亦称“认知失调”,个体的思想、态度和行为等认知因素之间出现不一致而产生心理上的紧张,即不舒适状态。

说人话:我们的大脑身体喜欢一致性,如果没有达到一致性,我们可能就会陷入焦虑。简单说就是我们想要去学习,可身体没有行动,还在玩游戏,刷网页(别看了,说的就是你),想法与行为没有达到一致性,我们会陷入自责,焦虑。

学习没有动力怎么办?你需要这篇文章

注意!注意!注意!

大家先思考一个小问题:(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搞错了,再来)动力和行动,是先有动力然后行动,还是先去行动然后会有学习的想法?大多数人的回答应该是先有动力然后行动;如果我告诉你,行动在动力前面,你肯定会有怀疑。

《伯恩斯新情绪疗法》提到:我敢打赌,你还不十分肯定地知道动力从何处来。以你的意见,哪一个是在先?是动机还是行动?如果你说是动机,那你就做了一个精彩的符合逻辑的选择。但是不幸的是你错了,并不是动机在先,而是行动在先。你必须先架设水泵,才能有动力,然后水才能自动地流出来。

我们喜欢大脑想法与身体行动保持一致性,用你的行动去改变大脑的想法。

其实可以用哲学来解释“想法与行动”之间的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思维与存在具有统一性,有“异曲同工”之妙。“想法”属于“意识”范畴,而行为行动都是客观存在的,通过我们的感觉可以感知到的,属于物质的范畴。因此,行动影响我们的想法。

你说你不喜欢做这件事,你不一定非要喜欢;你说等你心情好的时候再去做,如果今天心情不太好,今天的计划可能就会推迟到明天;明天心情不好,继续推迟;这一段时间心情,这一段时间的计划就白费了。你什么心情会好,等到你心情好的时候,可能要一直等下去了。

很多时候我们学习或做正事时,都会先打点鸡汤或寻找动力激励一下自己,然后再去做事。

你的错误在于你相信动机在先,然后才有行动和成功。但是事情经常会有另一面;你必须首先行动,动力才能随后而来

不管做什么事,就告诉自己:先做几分钟(前面的十分钟法则),不管喜不喜欢,如果过几分钟后实在不喜欢就不做了。让自己的身体动起来,我控制不住大脑不想学习的想法,但是我可以控制自己的身体,离开床上,穿上鞋子,去做事,一会儿大脑的想法就会改变了。

学习没有动力怎么办?你需要这篇文章

正如爱情中经常会发生的事:刚开始很讨厌他(她),后来慢慢喜欢上了,然后就忘不掉了。

原来这是一篇讲爱情的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