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亩心史——陇东xi姓平民的家族史第一部冯家堡(亩心)xi姓连载之清代——(亩心)xi字在书籍中消失

 天南地北会宁人 2020-07-23

四、清代——(亩心)xi字在书籍中消失

乾坤挪移,时光飞逝,历史巨轮转到了清朝。迫于大清朝的淫威,(亩心)xi姓人也和全国所有的军户后裔一样,剃发易服,变军户为民丁。虽然民族的自尊心被八旗铁骑践踏的无影无踪,但是脱离明军后期长官的贪婪盘剥带来的实惠的确实实在在,更何况“摊丁入亩、火耗归公”的国策前所未有,(亩心)xi姓人除了刚开始的不习惯之外,对满清王朝的开启并没有过多的对抗而是坦然接受。尽管(亩心)xi冯祖和他的战友们当年就是以驱逐胡虏为使命落籍冯家堡,但是他们的后人们此时已经不再关注中国是否落入异族统治的囹圄,只在意自身的生存环境是否改善。封建皇权的更迭变换,只是换了一群可以随意索取的统治集团而已,本质上的压迫和剥削就和嫡系血亲的传承并没有什么不同。面对统治阶级为了稳定政权而稍加施舍的一点善意,他们也会当做是皇恩浩荡,爱民如子的崇高品行,进而感恩戴德,甘愿驱使。 

清朝统治者,特别是所谓的康乾盛世时期,广兴文字狱大肆杀戮有气节的汉族士子;焚毁、篡改古书,禁锢知识分子思想;同时在文字上强制执行复古政策,通过让汉字的印刷字体(正体字)与手写字体(俗体字)的分离又在顺从的知识分子与黎民百姓之间竖起了一道樊篱;这种愚民政策的推行,延续了满清自1644年入关以来 268年的异族统治政权,中华民族却由繁荣强盛逐渐沦落为列强的口边肥肉。 

“中国封建社会超稳定的漫长,特别是他后期的僵滞和万马齐暗,从莫种意义上说,是和严格的思想控制和思想禁锢分不开的。文字狱也正是这一禁锢中的主要手段,而达到精致、严酷的高峰的…知识分子的心灵上留下了巨大的阴影,摧毁和禁锢了许多本来就应该有的创造活力,人们变得卑琐、萎靡、听话了…从历史的长过程看来,大规模文字狱的推行,由于对社会智慧的戕害,最终也会消弱、禁锢统治者的智力资源,不可避免的促成其没落。” 引自何西来为周宗奇著的《文字狱纪实》所作的序 

“乾隆朝纂修《四库全书》,是许多人颂为一代之盛业的,但他们却不但捣乱了古书的格式,还修改了古人的文章;不但藏之内廷,还颁之文风较盛之处,使天下士子阅读” 引自鲁迅的《病后杂谈之余》关于舒愤懑一文第二节“我每遇到学者谈起清代的学术时,总不免同时想:‘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这些小事情” 引自鲁迅在一九三四年的《申報·自由談》上发表的《算账》一文 

“汉字正字法的真正复古是在清朝。清朝把八股文的格式、语气、用词的规定都详细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同时,也对用字作了极为严格的规定,明确宣布,只许用“正体”字,不用“俗体”字,违者严办。1874年,龙启瑞奉谕作《字字举隅》一书,斤斤辩正科举考试用字,堪称清朝字体复古的典型。而乾隆为《四库全书》钦作的《辩正通俗文字》中更公开说:‘俗者,承袭鄙俚……断不可从也!’民国初年的著名学者钱玄同先生严厉斥责满清的文字复古政策:‘那亡清的什么政府,更大倡其文字复古的论调,雷厉风行的强制执行起来。……这样是正体,那样是俗体,狺狺不休!其实他们全是不认识古字的!’” 引自一未署名网友的《正体字与俗体字》一文

作为 (亩心)xi姓人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亩心)xi字作为俗体字从此在书籍中消失。更为严厉的则是清政府于1874年颁布的《钦定正体字》规定禁止使用俗体字,这使得(亩心)xi姓人除了在自己原有的圈子之外,无论是科举还是任何的官方文书中都不能继续使用自己传承了千年的姓氏。

冯家堡(亩心)xi姓、会宁土门岘、以及其他地区的(亩心)xi姓人,姓氏得以留存,都是因为身处底层,只知终日劳作而无力问鼎朝堂。因为一旦为官,俗体字的(亩心)xi就要被改为正体字的惠。但也有个别基层官员,虽说官书上写惠,家传却保留(亩心)xi姓并延续至今,譬如会宁白草塬(亩心)xi姓。

尽管清代统治者是如此的愚弄天下,但是冯家堡(亩心)xi姓,这种在黄土地上刨食的庄户人家,由于“摊丁入亩,火耗归公”的影响,税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减轻,再加上相对安宁的生活环境,人口得到了迅速的增长。

“清朝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实行“摊丁入地”,靖远卫有2497丁,人口不足2万人。经“康乾盛世”时期的休养生息,人口迅速增长。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有36395户,248203人,为设卫改县以来靖远户口最繁盛时期”  (引自 靖远县委宣传部于2008-01-02 在新华网甘肃频道发表的《靖远县人口》一文

据《冯家堡村志》记载,清朝嘉庆10年(1805年),又一次重修回龙寺,全村13姓捐助者名单上共有90人,可以推定全村至少已有90户人家。(亩心)姓人取其十三分之一应该在6、7户之间。等到清朝同治5年(1867年)时全村有300余户,2600多人。同上推算(亩心)xi姓人家应该在23户,200人口左右。

通过上述官方和民间的记载,可以间接证明那时的冯家堡(亩心)xi姓人口,还是相对繁盛得。

“冯家堡在乾隆30年(1765年)10月发生大地震,有房屋受损,也有人员伤亡”引自《冯家堡村志》46页


(注:图片来自网络。“天南地北会宁人”尊重作者付出,可以授权在其他公众号登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坚持准确署名,倡导原始创作,提振正向能量。感养育之恩、念精神砥砺、记风土人情、忆美好往事、歌秦音豪迈、颂祖厉雄风。“没有稿费,只有赞赏,致敬原创!”传播会宁文化,弘扬奋斗精神!欢迎搜索“allhuining”或“天南地北会宁人”关注公众号,投稿可直接发送至邮箱:280615328@qq.com,也可搜索微信280615328加好友后以发消息的方式投送稿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