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震亚:坚守在文学的田野上(白银区作协主席李慧笔下的会宁人苏震亚)

 天南地北会宁人 2020-07-23

苏震亚:坚守在文学的田野上

文  \  李慧



苏震亚  1955年生于甘肃会宁,笔名苏醒、夏雨等。出版有文学专著8部,编著3卷,发表长篇报告文学2部,有评论集《文论高界》、散文集《高山仰止》和诗歌集《苏震亚朗诵诗选》待出版。业绩收入《甘肃文学50年》《甘肃文学60年》。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纪实文学协会会员,甘肃省评论家协会会员,甘肃省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白银市作协副主席。副编审(二级作家)职称,副县级干部,《中国和谐社会》编委,《白银文学》顾问等。


文学的母亲不是苦难,也一定是苦难的亲姊妹。文人的吟唱如果离开了深重的忧患意味,就缺少了深入人心肺腑的那种热辣辣,酸楚楚的魅力。所谓“文章憎命达”。对于一个有文学天赋的人来说,文学的成就取决于他对苦难体悟的程度。

7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对饥饿和穷困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那种感觉就像钻进了骨缝里,附在灵魂上一样,成了那个年代人们的一种集体烙印。苏震亚先生出生于 “苦甲天下”的甘肃会宁的一个小村庄,他经历的饥寒可想而知了。

1974年端阳节,那应该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但是却给不足20岁的苏震亚先生心里刻下了凄凉的一幕。那天,家里断炊了,身为民国年间的师范毕业生、当过学校校长的父亲,却束手无策,不得不放下尊严去“外讨”。

当我听到 “外讨” 这个文绉绉,小心翼翼的词语时,不忍心继续追问是和亲近“讨”还是……深怕一不小心勾引出一腔酸涩。接下来听到的居然是“未果”,也就是说老人家的自尊并没有为家人换来一口吃食。好在,苏家是名副其实的书香门第,他的祖上在清代有过一母同胞三兄弟是进士的辉煌,他的父辈叔侄又在民国期间出现了北大、北师大、重庆大学在内的6个名牌大学生的荣耀。尽管食不果腹,但是家中的藏书以及家族骨髓里的书香气的熏染和浸润,使得苏震亚自然不自然地亲近了文学,尤其是诗歌。

就在父亲“外讨未果”,家里生活一直青黄难不接的第二年,在省城兰州的姑母病逝,苏震亚饱蘸浓情写了一篇《忆姑母》,老父亲看了以后说:“如果将来有条件,就搞写作去吧,能成为作家比什么都好……”很显然,面对“十年九旱”靠老天爷脸色吃饭的知识分子农民,大约从儿子的文字间端详出了一丝希望的曙光。儿子也从父亲的脸上看到了欣慰、赞许、鼓励,甚至神往。从那一刻起,与文学共此生的念头就植入了年轻的苏震亚先生的心田。

他说:“我很在乎作家这个称呼。小时候觉得作家很神秘,长大了因为父亲的教诲对文学更加崇尚,现在,则完全上升为对已故父母的一点孝心和家族的荣耀了。”为此,他很在乎多年来创作上成就的检视,认为是对九泉之下的父母亲的一个汇报,对祖上的一点儿恩报。他很在意盘点当初发表在个刊物上的那些文字留下的脚印:《飞天》杂志刊有30多期;《人民文学》5期;《中国作家》2期;《散文百家》5期;《诗刊》8期;《光明日报》4期,还有西部的《延河》《朔方》《黄河文学》《绿洲》《绿风》,山东的《时代文艺》,南方的《安徽文学》《长江日报》,北京的《中国艺术报》《文艺报》等,都发表过苏震亚的诗文。甚至在白银文艺界他创造了好几个第一:第一个取得新闻出版系列高级职称者;第一个出版个人诗集;第一个加入中国作协等等。他说:“作为文艺工作者,除了这些还有啥值得荣耀的?”“作家不追求诗文发表、成名成家,追求什么?”对于没有取得国家一级作家资质,他一方面用“淡定”地安慰自己说:“命中吃一碗,就吃不了两碗!注定就是个副高的命,二级作家足以!”一面却又有点无可奈何地悲呼:“我只能到父母坟头烧张二级作家的复印件了!”但当回忆起七八年前有个报职称的工作人员,吃惊而极不情愿地看着他的三纸袋破格的文稿证书说:“你这还真的够条件了”,但事后整整把材料压了四年没往上报的经历时,他倒有些自豪与坦然。他大约追求的是硬条件的达标,至于现况则另当别论了。

文联是繁荣地方文艺事业,联络、培养本地作者的重要机构,也是鉴赏窥视本地文脉深厚与否的重要窗口。苏震亚先生一直坚守在白银文学的这块园地整整26年的时光。

在1988年7月,苏震亚由会宁县委宣传部调到白银市委参加文联筹备工作。那时,他只有三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时,此前他就已经是甘肃省成名的诗人了,认识许多国家级诗人和编辑,文联成立时,他利用自己的私人关系,不遗余力地为大会索要祝词和题词,不久又参与了《白银文艺》的创刊发行。

能到市文联工作,他一定有着“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欢畅,一定有着如鱼得水,大展身手的跃跃欲试,但实际情况却远远不是如此。其时,文学的热潮骤然冷却,许多文学爱好者将崇拜、艳羡的目光转移到了“暴发户”的身上。刊物上能换两碗牛肉面的诗文,已经失去了原来的荣耀和光环。

苏震亚举步维艰地一边打理着刚刚从农村走进城市的四口之家,一边埋头撑起《白银文艺》这块白银文学的圣地,在夹缝中用文字喂养着自己的灵魂,一边走街串巷、爬山涉水去寻访、鼓励、扶持文学新人。

当年有许多文学青年,怀揣着文学的梦想,从穷苦偏远的山村辗转到白银,打听到苏震亚先生的单位,羞涩地从袖筒里拿出一叠手写稿请苏老师指点,看有没有发表的希望。苏震亚先生从字里行间端详着作者的潜力大小,天分高低,分析着作者有无可塑性,或以言语鼓励,或千万百计推介刊登稿件,甚至把无处落脚的文学流浪者带回家里吃住。

此外,他还千方百计地利用自己的交情,邀请省内外有影响的名人到白银做讲座,带动白银市的文学新人。我当时就听到过诗人高平、何来、李云鹏、傅金城以及匡文留、匡文利、魏柯、李栋林等的创作分享,并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可以说,几乎所有白银籍的文学爱好者,或多或少都受到过苏震亚先生的影响,得到过他的关注、点拨和栽培。在他工作期间,不仅能把三县两区的作者的名字叫出来,同时还能把主要作者的去向、生活工作状况,以及作品发表在哪,得过啥奖都一一道来,并和他们保持着长久的联系和私人友谊,特别是对残疾作者,他更是倾注了大量心血,去鼓励和帮助。在当时信息和交通均不便利,他本人的经济状况又非常拮据的情况下,他克服种种困难深入山大沟深的偏远农村,走乡串户地去看望他们,给他们带去了精神的鼓励。

其中,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一天,一位特殊的文学爱好者来到了苏震亚先生的家里,他就是现在比较有影响的靖远籍残疾人作家王成尧。

当时,王成尧还居住在靖远县山大沟深的若笠乡,已经爬不到自己的轮骑上,是他弟弟辗转了三四天,用农运三轮车拉到白银,又背到位于红星街二楼的苏震亚先生的家里。看到被疾病折磨得惨不忍睹的王成尧依旧那么坚强,那么对文学挚爱,苏震亚不由动了怜悯之心,他利用一个中午的时间和他谈论文学,谈论人生,鼓励他,开导他。在我看来这整整一个中午的长谈,等于为重度瘫痪,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爱文学如生命的王成尧,做了一个特殊的手术——将他的生命“嫁接”在了文学树上,临别时王成尧的眼睛里一定闪着晶莹的光泽,坚定了他用手中的笔作飞翔的翅膀的决心。

从此,帮助王成尧成为了苏震亚先生生活中的一部分。时时刻刻地惦记着他,直到现在,足足二十多年不曾放弃,同时,他也成了王成尧文学生命的拐杖。他甚至还在《白银文艺》为残疾人开辟了一个“残疾人专栏”,为这个特殊的文学爱好者群体开启了一扇纳入春风和光明的窗户,激励着他们用文学延伸着脚下的路。

而我们知道,王成尧仅仅是苏震亚先生文学生活中的一部分,他的心里一定还装过、装着许许多多的文学爱好者,当他们有了成绩和进步他欣喜,当他们遇到了不幸他也伤感得无言以对。尽管他自己平时节衣缩食,但是只要有文学活动,不管山高路远,他都克服种种困难,千方百计地及时赶到捧场支持。他就像一位老农,守着一片贫瘠的田亩,在苦雨季节里,眼巴巴地守护着每一棵新苗,出土,抽穗……

如果我一生的智慧与情态

可能成一枚闪闪发光的银簪

将一定别在你高高的发髻上

耀世人眼目

照千年情怀

落叶归根时节

就让我堂堂七尺之躯

营造你山麓下

隆起的一处乳峰或一座丰碑

这是摘自苏震亚先生的《致会宁》,满腔的赤子情怀和隐隐的抱负,读后令人动容。其实,他对会宁如此深情,对文学又何尝不是呢?他在文学方面取得的成就,不能不说是白银文学的一面旗帜,值得我们跟随和学习。


“天南地北会宁人”尊重作者付出,可以授权在其他公众号登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坚持准确署名,倡导原始创作,提振正向能量。感养育之恩、念精神砥砺、记风土人情、忆美好往事、歌秦音豪迈、颂祖厉雄风。“没有稿费,只有赞赏,致敬原创!”传播会宁文化,弘扬奋斗精神!欢迎搜索“allhuining”或“天南地北会宁人”关注公众号,投稿可直接发送至邮箱:280615328@qq.com,也可搜索微信280615328加好友后以发消息的方式投送稿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