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峻峻:行政事业单位能实现账表相符么?

 新用户12603780 2020-07-23


近年来,财政部门陆续印发了相关的文件,要去行政事业单位夯实基础性工作,做到数据真实准确。从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的角度看,报表编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必然需要追溯到会计账簿及凭证、进而追溯业务发生的背景。从基层单位的角度讲,为了减少报表审核的差错,需要认真学习报表的编制要求,并将这些要求落实到下年度账簿设置及会计核算中,进而保障报表数据的真实、准确和规范。那么如何实现账表相符呢?峻峻结合工作情况谈谈体会:

一、相关制度要求
《部门决算管理制度》(财库[2013]209号)第十七条规定:应当根据登记完整、核对无误的账簿记录和其他有关会计核算资料编制决算,做到数据真实正确、内容完整,账证相符、账实相符、账表相符、表表相符。
《关于开展2019年度中央部门财务报告编报工作的通知》(财库〔2020〕17号)规定:严格执行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各部门应详细记录政府内部往来、收支对象等相关信息并及时组织核对账务,扎实做好公共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政府储备物资、文物文化资产的会计核算管理工作,切实做到账实相符、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表相符,为编制政府财务报告提供完整可靠的会计信息。 
《关于开展2019年度政府财务报告编报工作的通知》(财库〔2020〕18号)规定:严格执行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详细记录政府内部往来、收支对象等相关信息并及时组织核对账务,扎实做好政府股权投资、公共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政府储备物资、文物文化资产的会计核算管理工作,切实做到账实相符、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表相符,为编制政府财务报告提供完整可靠的会计信息。


二、基层单位账表不一致的五种做法
2019年是政府会计准则制度执行的元年,很多单位忙着新旧衔接,忙着学习准则制度,忙着协调相关政策,忙着升级信息系统,可到了编制报表的阶段,发现很难做到将会计核算数据推送到报表中,还需要大量的人工编辑,费时费力,主要的账表不符的做法有:

(一)政策不学习,没有做好新旧衔接工作

新旧衔接中很多工作是要追溯以前年度的工作,比如资产清查结果认定、往来数据清理、会计差错更正、核算基础调整(补记折旧摊销等)。一些单位没有做好上述工作,将老账全部搬家到新账,导致无法与报表有效衔接

(二)核算不规范,片面延续以前错误的做法

一些单位对于新制度的理解不到位,对往来单位、费用核算、权责发生制业务核算(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账款、预付账款)等没有认真学习,将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核算完全划等号。
(三)财务管理弱,单位经济业务处理不规范
一些单位对于国有资产管理、财政结转结余资金管理、工会、党费、受托代理资产等管理薄弱,对一些经济业务的理解不透彻,导致会计核算与经济业务本质冲突,编制报表时,遇到规范性审核提示,只能人为调整报表;

(四)软件应用差,无法通过信息系统自动取数

目前,单位预算、决算、财报等工作的数据要求基本是明确的,可会计核算在软件应用的层面相对复杂,还没有形成具有行业约束力的建账规则体系,哪些数据要设置科目账、哪些需要设置辅助账、哪些需要设置备查簿还没有统一。一些软件公司声称能够通过管理工具解决账表问题,那么必须依赖工程师对单位个性化的会计账簿深入了解后才能处理。软件公司无法以不变的工具应对复杂的账本。

(五)数据无衔接,各类管理数据无法在统一平台上共享

纵观部门预算改革的20年,涉及财政财务数据,基本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推进一项工作、形成一个孤岛、耗费一批资源、增加一堆工作量。只要有数据的地方,就需要不断重复校验、审核、检查等工作。很多财务岗位都是为了检查数据的有效衔接而设立的。各家商业公司的盈利模式都是拦路抢劫式的索取资源。要想打通数据接口,难于上青天。


二、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应对账表不一致的四种方式
(一)加强政策协调
回顾过去部门决算工作管理的经验,财政部门一直十分注重政策的统筹协调,力求从概念、口径、范围等角度确保一致,同时一直通过编审问答的形式,解答预算管理、资产管理、财务管理及部门行业管理中的特殊情形,力求从政策层面指导单位对经济业务的理解;
(二)加强宣传教育
对于涉及人员素质的问题,目前采用的做法就是年度报表编制前进行宣传讲解,把本年度重点及难点的编报问题予以说明解释,将问题提前告知单位。
(三)加强数据审核
涉及到报表的数据的规范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采用了集中会审、人工审核、计算机审核等各类手段,通过不同数据的比对分析,校验单位数据的质量。但涉及到账表是否一致,无法通过审核来验证。
(四)加强检查监督
为了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只能通过国家审计、社会审计或专项监督检查的手段,抽查单位账表是否一致,只能检查过去已经发生的行为,而无法确保未来的状况。



三、账表一致工作的困惑
每次思考到这里就感觉很无奈,没有答案,只有困惑:
(一)关于政策宣传
既然是国家统一的政策,为什么不能统一发布培训内容,而要采用层层部署的方式,越到基层单位,对政策的理解越衰减,为什么不能通过网络手段,将财政部门的要去直接传达给基层单位?
(二)关于数据管理
既然是国家层面需要这些数据,为什么不能建设体现国家意志的数据管理规范,而要被商业公司绑架?目前所有的管理数据均掌握在商业公司手中,这样安全么?既然是财政的数据,为什么要设置不同类型的接口,让基层单位来统一?
(三)关于数据应用
既然把编制报表的意义宣传的那么高大上,为什么一到应用的阶段不是封存就是备案。专家学者想要数据分析一下都没有渠道去申请,那么报表给谁服务呢?
(四)关于工作衔接
既然都是报数据,为什么部门决算、资产决算、财务报告的数据需要反复由基层单位填报? 财政部门宁可增加集中会审,增加数据校验也不愿意统筹报送口径?

上述问题如果不解决,编报各类报表就永远停留在过程中,为了编表而编表,为了报数而报数,基层苦不堪言,会计苦不堪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