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颈肩腰腿痛的方法层出不穷,为什么疗效不尽如人意?

 DrGeorge 2020-07-24

屋理念--精通解剖 精确诊断 精简治疗

今天早上考虑了一下辨构论治是怎么来的,这个想法的出现只是一个偶然。2008年一个住院患者出现了意外,如厕后腰部剧痛,坐在马桶上起不来了,打电话向医护人员求助,我们把她从马桶上抬下来平放到床上。她任何动作都做不了,稍有动作腰部就剧烈疼痛。先给她做了针灸,作用不大。平躺时腰部是推拿不到的,翻身就会剧烈疼痛。于是一边给她摩腹,一边思考下一步怎么办。过了一会儿,患者突然说腰部轻松些了,摩腹有效???于是效不更方,加大了力度继续摩腹,没想到的是:患者的腰痛居然慢慢消失了!

腑腔的脏器本该是柔软的,在摩腹的过程中,深压时发现腹部深层是坚硬的,用力按压患者就会痛的受不了,当时触摸到的结构应该是痉挛的腰大肌。为什么摩腹治疗腰痛有效?考虑其起效机制可能跟腹肌或者腰大肌有关。中医有阴病阳治,阳病阴治之说,只用于中医内科。既然是中医的理论,能用在遣方用药上,为什么不能应用到推拿呢?我感觉这就是阳病阴治在推拿疗法中的应用。大量临床观察发现:凡腰痛剧烈的,局部推拿无法实施,采用腹部推拿治疗,屡获神效。在慢性腰痛上,我们也尝试了这种方法,结果还是有效的。而且发现按这种思路治疗不仅好得快,复发率也比以痛为腧降低很多。就是在反复实践的过程中,辨构论治的诊疗思路逐步形成了。

为什么要辨构论治呢?

近年来治疗颈肩腰腿痛的方法层出不穷,一个患者可以尝试几种甚至十几种方法治疗,疗效却总是不尽如人意:疗程也没有明显的缩短,复发率还在上升,发病不断年轻化。所有这些促使我们去思考,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我们一直延用“以痛为腧”的理念,进行着不同治疗方法无效叠加,根本无法提高临床疗效,所以我们偿试使用辨构论治的诊疗模式去诊治颈肩腰腿痛。

2016910日正式公开使用“辨构论治”这个理论以来,我不断地修订这个概念,完善其理论体系,探索其临床应用。辨构论治在整个中医辨证体系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是否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有了“辨证论治”还需要“辨构论治”吗?答案是不言而喻的!辨证论治是遣方用药的指导思想,主要用于中医内治法;“辨构论治”是理筋正骨的指导思想,主要用于推拿正骨等中医外治法,是在颈肩腰腿痛诊治方面对“辨证论治”的有效补充。

2016910日鸡西市中医院培训会

中医伤科分为筋伤和骨伤两部分。

筋伤包括狭义的筋伤和筋出槽,筋伤可以辨证论治,采用针灸或中药治疗,筋出槽呢?

骨伤包括骨折和骨错缝,骨折可以辨证论治,采用手法复位后中药治疗,骨错缝呢?

中药也好,针灸也罢,可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接骨续筋,但无法纠正筋出槽和骨错缝。

大家可能会有疑问,我们临床上用针灸、中药也治好了很多颈肩腰腿痛啊?没错,但我们治好的是筋伤和骨折部分,筋出槽和骨错缝是否能用药物和针灸纠正呢?如果可以纠正,也不是医生纠正的,而是患者疼痛缓解后,通过自身运动筋出槽和骨错缝的自动复位了。病程短、没有产生粘连的前提下,筋出槽骨错缝或可自动复位。病程长的、有粘连的是无法自动复位的。

筋出槽与骨错缝是手疗法的最大的舞台。辨证论治不适用于筋出槽和骨错缝,我们只能从结构的角度出发,采用辨构论治的理念作为指导思想。

什么是辨构论治?

辨构论治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四诊合参,找到颈肩腰腿痛的损伤结构、失衡结构和损伤根源,予以标本兼治的一种诊疗思路。这个概念我讲了上百遍,改了上百遍。

四诊合参是中医诊病千古不变的总则,四诊是指望、闻、问、切。在中医伤科,望要加上望体态、望动态和望影像(X线、CT、MRI、彩超等);切诊要加上疾病相关部位的触诊,即筋膜、肌肉、关节、神经等的触诊。合参是中医理论指导下辨证思维的过程。

损伤结构,就是要找到哪个组织结构损伤导致了疼痛。

比如说腰痛,要找到的是筋膜、肌肉还是关节伤了。肌肉伤了要找到是腰大肌、多裂肌、竖脊肌还是腰方肌伤了。急则治标,损伤结构是治标的靶点。但很多腰痛局部治疗效果不好,因为失衡没有处理。如腹肌损伤,导致腰椎失衡,继发腰椎后部肌肉损伤,表现为腰痛,单纯治疗损伤结构是不能速效、长效的,甚至无效。那是不是找到损伤结构没用呢?显然不是,我们必须通过损伤结构才能找到失衡结构和损伤根源。

 “失衡结构不是失去了平衡的结构,而是指处于错误平衡状态的结构。

比如久坐,长时间屈肌短缩、伸肌被拉长,再次站立时,屈髋使髋关节屈肌与伸肌原有的、正常的平衡状态被打破,新的、错误的平衡状态建立了。这种先有失衡、后有损伤、再发疼痛的损伤,只针对损伤和疼痛去治疗,不去改变这种失衡状态,那么它的疗效就不持久,所以必须针对失衡进行治疗。失衡包括前后的失衡、左右的失衡、上下的失衡和旋转的失衡;包括局部的失衡也包括整体的失衡。

损伤根源是指损伤的最根本原因。

对于动力性的损伤,也就是劳损和外伤,我们很容易找到损伤的根源。久坐或姿势不良形成的损伤,先有失衡、后有损伤、再有疼痛。那么它的根源是什么?就是一个姿势保持时间过久,不正确的生活习惯、工作习惯就是损伤的根源。患者治愈之后复发,就是因为损伤根源没有去除。因此教育患者改变错误的习惯和加强功能锻炼是必不可少的。

标本兼治是中医的治疗原则。

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和本是相对而言的,标是结果,本是原因。如果说疼痛是标,那么损伤就是本;如果说损伤结构就是标,那么失衡结构就是本;如果失衡结构是标,那么损伤根源就是本。

再好的思路也有适用范围,辨构论治只适用于机械性的颈肩腰腿痛。对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强脊炎等风湿免疫类疾病是不适用的。

接下来说一下颈肩腰腿痛的病因病机。治疗疾病过程中我们缺少的不是治疗方法,而是对疾病的认识。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我们难免急功近利,不断的追寻绝招、妙法,学到以后会发现,任何绝招不是万能的,有时好用,有时不好用。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因为我们不研究疾病本身,只研究妙法和绝招,用的时候经常是“法不对证”。我在最初的一段学习过程中,也是犯过同样的错误,到处去学别人绝招和妙法,但很快发现有的好用,有的不好用,有的这个时候好用,有的那个时候好用。

经过无数次的验证后才知道:任何一个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只有用对地方的时候才生效,用不对地方的时候,再神的方法也是无效的。

那么学习有没有好处呢?这么多年的积累下来的方法,我们把这些法的起效的机理做一个翻转,得出来的恰好就是疾病的发病机制。所以我现在学习所有方法的目的都是为了反推疾病的发病机制,从而探寻疾病的本质。如果我们对一个疾病的认识是深刻的,知道其从病因开始到症状的整个发展过程,我们就能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去消灭它。不让它发生,阻断它发展,解除它的症状,都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所以我认为:认识疾病才是最为重要的,而不是什么绝招妙法。

大家来看一下这个图。我把损伤分成两类,一个是动力性损伤,一类是静力性损伤。

在机械化大生产之前,人是以劳动为主的,绝大多数的损伤都是动力性的,要么是跌扑等外伤,要么是过劳所引起的动力性损伤。其发病机制是先出现损伤,后产生疼痛,对于这种局部的问题,我们可以以痛为腧,在局部治疗就可以搞定,这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在古书上去查痛症治疗的医案,都是轻描淡写,要么就是法停痛止,疗效卓著。原因在于这种动力性损伤的痛处即是病处,病处就是痛处,痛病合一,以痛为腧便是最佳方案。

但是对于失治误治、迁延不愈的动力性损伤,采用以痛为腧治疗就没有这种显效、神效、立效了,为什么?因为迁延不愈的动力性损伤日久已经出现了筋骨的失衡,伴有筋骨失衡的动力性损伤采用单纯的局部治疗,或者无效,或者效果不理想,或者疗效不持久,或者愈后易复发。为什么?因为筋骨失衡了,病变则治变,筋骨失衡者就必须进行调衡治疗。

现在的颈肩腰腿痛为什么用以前的方法就不灵了,因为现在的颈肩腰腿痛和古代的颈肩腰腿痛不同,症状是一样的,但是发病机制是不一样的,发病机制不同,治疗方法不可能相同,我们如果还是在沿用古人的法,治疗已经变化的今天的病,如同刻舟求剑

现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剧大变化,损伤多数是静力性损伤,是由过逸所造成的。

过逸是指人们保持一个姿势时间过久,比如说一直保持一个姿势玩手机、看电视、用电脑和坐着伏案工作等引起的损伤,都属于过逸而造成的损伤。我们会不会坐下马上就痛呢?当然是不会的,但是坐上一年两年、十年八年甚至几十年之后就会痛。

现在的各位老师都在坐着,我们前面屈髋肌肉都是属于短缩的状态,伸髋的肌群都是属于被拉长的状态,这样久了,你再站起来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屈髋的肌肉不够长,伸髋的肌肉无力,所以长此以往积累下去就会造成前面的肌肉短缩,后面的肌肉拉长。那么肌肉的张力呢?站起来之后,前面的肌肉是张力过大的,后面的肌肉张力是减小的,这样就失去了原有的平衡状态。为了保持直立且平衡的状态,后面的肌肉就要增加张力,以维持前后平衡。

失衡是指失去了平衡,是失去了原有的、正常的、最佳的平衡状态,而形成了一个新的、不正确的、造成了关节压力和张力都增大的错误的平衡。所以说失衡不是说失去了平衡,而是失去了正常的平衡。

那么这种先有失衡、失衡日久出现损伤、损伤之后再有的疼痛,与动力性损伤产生疼痛机制不同的痛证,再采用以前的局部治疗为主的方法就不管用。那怎么办呢?

对于这种先有失衡、后有损伤、再有疼痛的痛证,治疗就必须先修正失衡,平衡恢复了,那么损伤和疼痛便可迎刃而解,而且疗效持久。如果我们只治痛,那只能解决一时之痛,回去之后又会回到疼痛状态。为什么现在的治疗方法要和以前不同,原因就在于疾病变了,变。

那是不是现在所有的痛证都要调衡呢?当然不是,如果现在发生动力性损伤,发病机制与古代完全相同,我们就没有改变治疗方法的必要,正所谓不变不变。

接下来说一下筋骨平衡。

为了更好地了解筋骨失衡,首先要了解筋骨平衡。筋骨平衡就是骨正筋柔的一个状态,什么是骨正筋柔的状态,就是多数儿童的状态,是筋骨关系最佳的状态。

筋的平衡指的是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张力均衡,比如说膝关节,前后、左右及旋转肌肉张力都是较小的,那么关节骨的压力也是较小的。这种张力的均衡,要不松不紧。关节内的压力的均衡,要不大不小,还要不偏不倚。

什么叫不偏不倚?关节如果错缝了,既使关节的张力和压力是正常的,但是要是位置错开了,比如说膝关节关节面本来的接触面积是10,因为错缝了变成了7,那你走路过程中,压强就增大了,膝关节软骨就容易被破坏,所以正常来说,压力要不大不小,还要不偏不倚。

说简单一点,治疗的目的就是让骨关节恢复原来的位置,恢复原来的软组织张力,恢复原来的骨关节内在的压力。

我们的颈腰椎也好,膝关节也罢,它都是一个或多个关节结构,都是软组织和骨关节构成的,我们把它想象成一张弓,这张弓垂直立到地上,以弓背为轴转一圈,弓弦划过的地方就是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它的左右、前后和旋转的张力都要均衡,这样关节才能处于平衡状态。

辨构指“辨构诊断”。四诊合参就是找到损伤结构、失衡结构、损伤根源的过程,论治指“调衡治疗”,就是针对诊断的三个重要因素:损伤结构予以局部治疗、失衡结构予以整体调衡、损伤根源予以洗脑改变生活和工作习惯,也就是从局部、整体和病因三个角度进行调整。

辨构论治过程中你会发现这个调衡治疗非常奇妙,比如患者膝痛时,治疗根本不用去碰他的膝关节,有的把髋关节调完之后,膝关节就不疼了,有的把踝关节调完之后,膝关节就不疼了,治膝而不碰膝。腰部后面疼痛,把前面的腹肌、腰大肌或者侧面的腰方肌松了,腰部的后面就不痛了。这样的案例每天都可以见到。

大家颈椎都不舒服了吧!从事我们这种职业,颈椎应该没有舒服的。我们不舒服的位置在后方,现在尝试一下捏一捏位于前外侧的胸锁乳突肌表面的皮肤,两侧都拉一拉,再体会一下你的颈椎,会不会有一个立竿见影的变化?为什么?

这就是平衡的魅力所在。你把筋膜松了,肌肉就松了,关节内在的压力就小了,所以颈椎就灵活了。那为什么不松解后面呢?因为长期伏案工作,绝大多数人后面的肌肉是被拉长的状态,前面的肌肉是短缩状态。我们把短缩的肌肉延长之后,那么整个颈椎前后的肌肉张力都是下降的,肌肉张力下降,关节内的压力就下降了,整个颈椎的外周软组织张力和关节内压力下降,我们的颈椎就马上轻松了。松解前方相对短缩肌肉与松解后方相对拉长的肌肉相比,当然松解短的肌肉效率要高的多。

你再尝试捏一下胸锁乳突肌在颞骨乳突的附着点的皮肤,筋膜都是肥厚的,皮肤捏不起来,为什么?因为胸锁乳突肌上段运动太少了,你再摸摸中段胸锁乳突肌上边皮肤,是不是薄的,而且和皮肤下面的肌肉是没有粘连的,为什么?因为中段肌腹运动的相对较多。中医讲有诸内必行诸于外,关节不运动,肌肉就会紧张,肌肉紧张,筋膜就会肥厚。反过来筋膜肥厚,下面的肌肉必然是紧张的,肌肉紧张,肌肉所跨越的关节必然是不灵活的。

根据这个规律,我们治疗时通过解决外部来改善内部,所以先松筋,包括松解筋膜和肌肉,再正骨来松动关节。发病机制反转过来就是我们的治疗方案。找到发病机制之后,治疗就非常简单。

我现在治疗疾病的方法:软组织手法两个字——按揉,关节手法两个字——松动。绝大多数时候手法治疗不用扳法,

软组织充分松解之后,关节自己动一动就可以自动回位了,手法的风险也就大大降低了。永远不要忘记,人体自我调节是最好的医生。

望诊,首先是介绍下望体态,包括静态和动态。

一个人是头前伸还是弯腰驼背?了解体态对治疗都是至关重要的,治病求本,就必须把人调回原来的平衡状态。调衡的方向就是复原,你看小孩子是什么样的体态,你就力争给患者调回这样原始的体态,这就是我们治疗的方向。

再一个是望影像,看X线片时我们只能看到骨骼,好的片子还能看到肌肉,看不到的肌肉可以用思维想象出来。比如看到一个颈椎处于反弓状态,那你就能想像到颈椎的前群和侧群肌肉短缩,想到后群肌肉被延长。看到颈椎的上段过伸,就能想到枕下的头后大小直肌和头上、下斜肌是短缩的。

这些短缩的肌肉往往是我们治疗的靶点,松解之后的疗效立竿见影。

对于中医骨伤科医生来说,把一张功能位的X线片读好,其价值要比MRICT大的多。为什么?因为CT和核磁都是躺着做的,多数时候不能真正的反应脊柱和关节的真实位置。不在功能位或者症状位的片子都不能如实反应真实病情,严格的说就是假的。卧位的CTMRI上间盘突出程度是不准确的,颈椎曲度、腰椎的曲度、关节间隙都是不准的。只有症状位、功能位的片子才能真实的反应病情,我们看到太多的假象,我们治过太多太多的所谓的腰间盘突出症不是腰椎间盘引起的。那我们是怎么治疗好的呢?都是歪打正着治好的,其病因根本不在椎间盘。

腰部筋骨失衡是引起的疼痛根本原因,我们在治疗间盘的过程中恰好恢复了腰椎的筋骨平衡而解除了疼痛。我们的手法真的能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程度和位置吗?这里值得大家深思!

闻诊,提醒大家一句,诊病的时候,一定要耐心的等患者把主诉说完,他没说到的地方还要把它问出来,有的时候他的一句话就能帮我们找到病因,也就是我说的损伤根源,如果你不认真听完,或者你问到底,你就找不到发病的根源因素,或者疗效不好,或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导致病情反复发作。

问诊,对于痛证而言,我觉得有两点询问是非常关键的。

一个是问疼痛的时间。如果患者说晚上疼得厉害,疼的受不了,出冷汗,那就可能是骨病,不是我们的治疗范畴。

二是问疼痛的动作。一定要问他哪个动作受伤的,或者受伤后哪个动作最痛,这一点至关重要。如果他忘记了,或者自己不知道,那你就让他做各种动作,看哪个动作最疼,然后反推是哪里伤了,找到他损伤的位置。如果一个患者说我就是往下弯腰的时候疼,起身直腰的时候不痛;另一个患者说我往下弯腰的时候不痛,但久坐起身直腰的时候起不来。一样吗?完全不一样。

往下弯的过程中疼的厉害,损伤往往是在腰椎的后方,多为竖脊肌或棘上韧带。久坐后起身的时候疼得厉害,损伤往往就是前面,多数是腰大肌损伤。

说一下腰肌劳损。大家有没有考虑过腰肌劳损劳损的到底是什么?腰肌指的是哪条肌肉?很多时候我们随着社会一起浮躁,对事不求甚解,我们不知道腰肌指的是什么,也不去详究。

腰肌劳损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竖脊肌,但是真正的竖脊肌肌腹不在腰部,而在胸腰段。腰椎后部的肌肉劳损是多裂肌的损伤,如果是胸腰段的劳损,那是竖脊肌劳损,还有一种腰肌劳损你在腰部按压找不到痛点,患者就说里边疼,按压哪里都不痛,这个腰肌劳损多是腰大肌的劳损。

所以所谓的腰肌劳损应该包括竖脊肌、腰大肌、多裂肌的劳损。在后方你能摸到的,在胸腰段多为竖脊肌劳损;在下腰段为多裂肌劳损;腰部摸不到的,在腹部、髂部及小转子压痛的是腰大肌劳损。

腰大肌劳损患者多数会腰椎前屈受限,以屈髋代替腰椎前屈,所以他在弯腰手触地的过程中腰椎是平直或者向前突的。那么这三种不同的腰肌劳损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去治疗会有效吗?显然不会有,必须进行针对性治疗。

切诊,在骨科主要是触诊,触诊时不要摸骨头,也不要摸关节,而要摸软组织。

前面说过有诸内必行诸外,触诊到筋膜增厚的,那么筋膜下方的肌肉就是紧张的,触诊到肌肉是紧张的,那肌肉跨跃的关节就是有问题的。

触诊的时候为什么不触骨骼和关节呢?为什么?因为骨骼有太多的变异,所以骨头是可能撒谎的。而肌肉筋膜等软组织是不撒谎的。所以一定要触诊软组织为主。

那关节能不能触诊呢?关节也是可以说真话的,但不要去触关节是否错位,关节这边高了,那边低了,不对称了,这些都可能是骨的变异而产生的不同。那怎么样才能知道关节到底有没有错位呢?我们可以采用摆动类触诊,摸到这个关节,然后轻轻的摆动它,如果有活动度,说明关节是正常的,如果关节不动,处于锁定状态,说明关节是错位的。关节错位后表现出来的是锁定,锁定的关节是不能运动的。

四诊合参,一定把四诊资料搜集全了,然后放到一起进行辨证的逻缉推理,找到损伤的结构、失衡结构和损伤根源。

接下来说说辨构论治。我们知道了疾病的发病机制,那么治疗就非常简单,我们看一下这个模式图,上面是痛证的中医发病机制,劳逸失常导致筋骨失衡,出现气滞血瘀,不通则痛,不荣则痛,而产生疼痛。下面是痛证的西医发病机制,生活或工作习惯不好导致结构失衡,出现结构损伤,刺激神经末梢,导致疼痛。是不是一回事儿?

中医和西医的发病机制差不多,殊途同归。治疗的时候就针对它的病因,针对它的病机,针对它的病位进行治疗,病位相对于病机是标,病机相对于病因是标,治疗可以单一的针对病因、病机、病位,也可以同时治疗。

标与本同样重要,不同情况可以做不同的选择,最好能标本兼治。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治病求因,这是一个总体思路。诊断正确,治疗手段差一点也是能治好的。但如果诊断错了,那治疗就是无的放矢,无论治疗手段多高明,病还是治不好的。治损伤是治标,治失衡是治本,正骨医生治疗最大的优势在于调衡。调衡是关键中的关键,缓则治本针对的是病因,是痛证产生的根源,需要改变工作或生活习惯,需要给患者洗脑,要做话疗来解决。

治疗方法:松筋,正骨,调衡三部分。

松筋包括松解肌肉和筋膜;正骨就是正关节,关节复位了,骨自然正了。调衡就是恢复关节周围软组织张力均衡和关节内压力均衡。软组织的张力均衡指关节前后、左右、上下及旋转的力学平衡。关节内压力均衡指骨或软骨之间的挤压力不大不小、不偏不倚。没有压力行不行?很多关节内都是有负压的,没有压力也不行的。

今天的讲座用的西医语言较多,但理念全是中医的,概括一下就是阴阳平衡,关节前后是阴阳,左右是阴阳,左右旋转是阴阳,都是阴阳,失衡则痛生,平衡则痛止。希望大家能在中医阴阳平衡理论指导下,应用辨构论治的思路诊治颈肩腰腿痛,更好更快的为患者解除病痛。

    今天的汇报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讲人:齐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