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茂宏·散文‖梦萦高脚屋

 文斋堂 2020-07-24

梦萦高脚屋

文/陈茂宏

岁月流逝,四季轮回,然而,每逢骄阳似火的仲夏,就会让我想起当年去南沙高脚屋采访的经历,那难忘的日日夜夜,至今仍使我魂牵梦萦。

高脚屋突兀在万顷波涛之中。在那里,见不到山,见不到地,能看到的只有海一样蓝的天和天一样蓝的海。

守卫在这里的是三个年轻的海军战士,刚进屋,我就被他们团团围住问东问西,看得出艰苦寂寞的守卫任务,使他们恍如隔世,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

“陈记者,瞧我们这么黑是不是觉得奇怪?”班长小李看我目不转眼地盯着他们,操着上海口音风趣地说“上礁前我们三个人都算得上‘小白脸’,可现在都成了南非黑人啦!”

他们的确黑,连脚丫子都黑,透里透外地黑。

“不要紧”,我开着玩笑说:“下回来给你们带几瓶防晒霜或者增白露什么的,保管你们‘返白归嫩’,到时候回家探亲,不致于把女朋友吓跑!”说到这,四个人哈哈大笑起来!

高脚屋里常温高达45度,守礁的三个战士身上每天都汗水淋漓。没过几天,我身上生出密密麻麻的痱子,晚上海风一吹,浑身刺痒,两只手不知捞抓哪里才是。

礁上没药,班长小李叫我每晚泡海一小时,说这比什么药都灵光管用。

好几个晚上,我把身体淹没在海水中,三个战士除一个人担任瞭望值勤外,其他两个总是一左一右涉水在我身边“陪泡。”

这天我忍不住问“小张,小郭,你们身上又没生痱子,干吗要陪着我泡?”

“陈记者,这泡海可不是闹着玩的”,小张快嘴快舌,“假如你困睡着了,被浪卷走喂了鱼自己还不知道呐!还要防着鲨鱼……”

他们七嘴八舌抢着说起海上的趣事,我这才知道他们是为了我的安全。

因为恶劣气候环境的影响,礁上的后勤补给相当困难,淡水成了第一珍贵的东西。三个战士总是偷偷从自己定量的淡水中,节省一些给我用,把稀缺的蔬菜也留给我吃,当我发现时,班长小李却因为维生素缺乏,突然双目失明。当时,高脚屋没有任何通讯设备,和大陆无法联系,小张小郭急得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我情急生智,突然想到东北抗日联军用鱼汤治眼病的故事。这个想法一说出,小郭眼睛一亮,找出一根细铁丝弯成钩,粘上一点罐头肉,用背包带系着,我们便在海水里不停拉来划去,没多久一条鱼果然上钩了。

就这样,班长小李每天都可以喝上鲜美的鱼汤……

这天,小李突然激动地大叫起来“我看见啦!我看见你们啦!”瞬间,大家欣喜若狂地把小李腾空抱起!

就在当天傍晚,台风袭击了南沙海域,狂风夹着暴雨倾洗而下,卷起的巨浪打得高脚屋摇摇晃晃。

“不好!国旗要被卷走!”班长小李话音刚落,便窜上屋顶。

“班长,危险!”小郭小张也箭一般地窜上去。

当我爬上去时,见他们三人紧紧抱着旗杆,那面五星红旗在狂风中猎猎作响。

这时,又一个巨浪打来,小郭一个翻滚差点被卷下大海,我大叫一声,不顾一切扑了上去。

人在、旗在、礁盘在,我们紧紧抱在一起,守卫着国旗,守卫着祖国南海的前哨阵地,四颗年轻的心在惊涛骇浪中怦然跳动!

作者简介:陈茂宏,网名C.M.H,在军旅的记者生涯中,拥有1000多部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解放军报》、香港《大公报》等32家报刊,其中散文《五线谱向大海延伸》、《南极,海魂前奏曲》、《洒在营盘都是情》等作品荣获权威媒体优秀作品奖。 

平台启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