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宾·民间故事‖颜真卿书童智取恶员外三千两

 文斋堂 2020-07-24

颜真卿书童智取恶员外三千两

/武宾  饶焕军

我国杰出的楷书书法宗师——颜真卿(唐中宋景龙三年(709)出生,贞元元年(785)八月殉难,享年七十七岁),他不但书艺精湛,其人格也极为高尚,后官至史部尚书,封鲁郡公后又封为太子太师(从一品)。他一生光明磊落、不畏权势、廉洁奉公,为官多年,两袖清风,十分令人敬佩。

在大唐历六年(公元771年)4月,鲁公在江西省抚州任刺史时,一次在南城县麻姑山游玩,由于麻姑山的风景十分优美,加之麻姑仙女的故事太动人,一时触发了他的书法艺术灵感,于是挥笔一气呵成地写与了他一生最为杰出、最具有代表性的书法艺术精品,即“天下第一楷书”——《麻姑山仙坛记》,这珍贵罕见的书法艺术极品,现珍藏在南城县麻姑山风景旅游区的仙都观内。然而,成书后的那年秋天,年已62岁的鲁公,却为其女儿颜清陪嫁的嫁妆钱一时发愁,其夫人谢氏更是对他颇有微词。

当时,跟随他多年的书童颜石,见鲁公一家人愁眉不展,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别看他年仅14岁,却十分懂事,且善解人意、机警过人,颇受鲁公一家人喜爱。

这时恰逢南城县巨富员外危老八,正在大量买田置地、大兴土木。危老八长得肥头大耳、贼眉鼠眼,为人奸滑、心狠手辣;他家牛马成群,奴仆数百,良田数千亩。当时有文人这样描述他:“千柱落地万担粮,日骑双马夜走九妻房,包揽事说从未输,巧取豪夺赛阎王……”这一点也不夸张。不久,他又将南城县城西门城内一条大街全部买下,自命名为“天一山”。他大做生意,什么店铺、旅馆、赌庄、钱庄、迎春楼、无所不有。他还在暗地里勾结红、白两帮土匪,交结贪官污吏,鱼肉百姓、横行乡里。

那年9月18日,恰逢他六十大寿,他想大显威风,欲请当地声名最显赫的名家为他书写“天一山”大府门头上的石匾,以光宗耀祖。他正在为此事犯愁之时,跟随他多年的老心腹家奴危生提醒他:是否可去抚州请刺史大人、大书法艺术家颜鲁公书写。他心一动,但随后泄气道:“我乃一介武夫,无亲无故,无往来,恐怕请不动他老人家。”但最后还是让危生携重礼去碰碰运气。

几天后,危生来到抚州颜府。并将请贴、礼品交给书童颜石,颜石眉头一皱,计上心头,于是将危生安顿好吃与住。次日一早,便将请贴与礼品呈给鲁公,谁鲁公一看,便生气地大声责备训诉颜石道:“我从不给闲杂人等写字,你是早知道的,为何你今日犯戒,莫不是得了他人钱或什么好处,快快从实招来!”颜石扑通跪在地上,衷求说:“鲁公,今日之事确是我擅自作主,不要为难他人。”鲁公厉声道:“你年纪虽小,但为人正直,办事不含糊。今日为何接他人的请贴、礼品,又不通报老夫,到底图的是什么?”这时颜石流着泪水,伤心地说:“因为近年到处闹饥荒,天劳民怨,过几天您不是已安排好,要去南城县赈灾筹粮款,救济百姓于水火吗?您若今日接了南城县危员外的帖子和礼品,并为他写了‘天一山’这三个字,不就是等于给了他天大的面子,那么过几天我们去南城办事,并去找他帮忙,那不就是也好说话吗?这叫做礼尚往来。除此之外我决无他意,请鲁公明鉴定夺。”啊·原来你竟有如此大志与心计,今日之事,确是老夫错怪了你。鲁公心想,更感动得老泪如泉涌,于是双手挽起跪在地上的颜石。

鲁公沐浴更衣,稍作休息后便叫颜石研磨香墨。挥笔在红绵绸上一气呵成写下了“天一山”3个端庄雄伟、气势开张的斗大楷书。随后吩咐颜石将礼品和纹银2000两全部收下,交师爷充公入帐。再说那家奴危生得到了宝字后万分高兴,马不停蹄地赶回南城县,将宝字交与危员外验看。危员外看后惊叹不止:“真乃神字也!”且爱不释手,随后吩咐危生好生收藏,并用重金去聘请有名大石匠临摹雕刻这大石匾,限在其寿辰前竣工,不得有误。

谁知过了几天后,大管家危强匆匆跑来告知危员外,说:“大事不好了,危生前两天支去了200两银子。说是去聘请有名石匠的定金,但至今未归,我便到库房查看。只见由他保管收藏的‘天一山’宝字其中‘一’字被剪去,人与字已无影无踪”员外听后,顿时傻了眼,大叫一声不好了,随后急火攻心,口吐白沫,昏倒在地。一家人霎时乱了套慌了神,赶紧给他捶背、揉胸、掐人中、灌人参汤、请大夫等,救了半天,他方才慢慢苏醒,之后叹了一口气,说:“快……快派一百家丁打手,四处捉拿危生

寿辰日期已迫近,老管家危强与员外商量,这等家里的丑事,暂时不能传出去,也不好意思再去请鲁公补写,只好出重金另聘江湖名师去添配。但是名师来了一批又一批,添配上去的“一”字就是太碍眼,怎么也匹配不上。于是无奈员外只好报官,缉拿盗贼,并四处出告示:“不论僧、道、军、民、人等,只要献出被盗 ‘一’字,赏纹银1000两,并不追究来处

就在离寿辰还有3天的时间,员外急得如热锅蚂蚁,这时一操外地口音、蓬头垢面,满脸麻子的老叫化子,来到员外府门口说他知道被盗去的“一”字的下落,并说明日上午到南城县衙门大堂上“认货”,过时不候……

员外等人闻报大喜:“真是天助我也!”于是次日上午在县衙门大堂门口等候。果然那麻脸老叫化来子,并从腰带中取的正是被盗去多日的“一”字,并当县太爷的面,一手收钱纹银1000两,一手交字。那麻脸老叫化子说:“一天傍晚他从山里讨饭回城的路上,发现一老家奴模样的人,倒地路旁,可能是遭劫,被人谋财害命而亡的,浑身都是血,于是他在死者的腰带中得到这个“一”字……员外一千人等听后大声说:“死得好,老天有眼,谁叫他心怀不轨,见财起心!”随后打轿回家,令家丁打手日夜看守,并亲督石匠雕刻石匾。

就在9月18日,寿辰的那天早上,一副重150余公斤,用上等红美石料制作的,长4尺、宽2尺8寸、厚8寸,精雕细刻的大石匾嵌在危员外的大府门头上,其色彩鲜艳,线条生动有力,确是一珍稀之物。随后喜爆声响,如桶粗的数十对红蜡烛高照、相映成辉,贺喜、喝彩声不断。

然而,危员外一干人哪里知道,这一出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监守自盗的盗字闹剧,“导演”竟是年仅14岁的书童颜石,那扮演麻脸老叫化子的竟是危员外的心腹老家奴危生,也就是颜石的舅父。他们配合得如此默契,真是天衣无缝,人间罕见

后来颜石用这3000两纹银的三分之一,作为颜洁小组的嫁妆钱,另1000两作为她夫君邱匹公上京求联功名的盘缠。剩下的一千两赈灾民,不久,那邱匹公不负众望,取得了武状元功名,成了国家栋梁,颜石与危生二人也被邱状元重用。从此,那《麻姑山仙坛记》石碑与《天一山》石匾的传奇故事便在民间广为流传,那珍稀之宝——《天一山》石匾历尽劫难后,现珍藏在江西省南城县麻姑山旅游风景区的仙都观内,与那里珍藏的中外书法家的228余件石雕艺术精品,相互争妍斗美,多年来吸引了无数的中外名家与游客前来观赏、学习、研究、考察。珍藏在那里的诗、词等石雕艺术精品,属国内外罕见,成为了南城县麻姑山风景旅游区内极为珍贵的历史人文景观。这对我国近当代乃至今后欣赏、学习、研究书法艺术皆有着极为重大的价值。

那《麻姑山仙坛记》石碑,与《天一山》石匾两书法艺术瑰宝,此乃镶嵌在江西省南城县麻姑名山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口述人:邓谨辉)

作者简介:谢火才,笔名武宾,1952年4月出生,江西省南城县人。农民,坚持白天拿锄头晚上啃笔头,现已发表文艺作品1200余篇,新闻作品4600余篇,出版《双耕曲》等。

平台启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