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荷叶 文/朱铁生 这是历史的荷叶。 荷叶之根在乎它厚重的历史,荷叶之魂在于它五彩的传说,传说是一个民族关乎自己过去的想象。荷叶的种种传说,体现了荷叶人战胜自然的决心、智慧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荷叶的点点历史,在时空的积累中汇聚成今天的荷叶魂。 我们没有理由不赞美荷叶。 这里群山重叠,山清水秀,鸟语花香,鱼歌互答,好一幅天然画卷,使游人沉醉于此。 这里是中国帼英、女杰之乡、可歌可泣、革命先躯、无其不有;回眸清代,曾文正公,耕读文化,交相辉映。 美哉荷叶,诗词吟之; 壮之荷叶,歌舞和之; 情动荷叶,美文绘之; 魂绕荷叶,碑刻铭之。 我们没有理由不崇拜荷叶。 滔滔涓河,从黄巢之巅走来,流经这里,急浪冲撞,百折千回,曲直震荡,群峰会奏,天地交响,横亘荷叶大地。这是一个古老民族,用数千年的激流澎湃,数千年的休养生息,数千年绵绵不绝的梦想与渴望凝聚而成的一幅山水长卷,一部史诗词典,一首一唱几叹的史歌,一篇“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能几回闻”的华丽乐章! 我们没有理由不热爱荷叶。 这里的山路十八弯,这里的鸟语数百种!如果说,涓河是历史文明的母亲河,那么我们就可以这样比喻,荷叶是缀在母亲腰间那长长的玉带上,最耀眼的明珠。这颗明珠,凝结的是数十万涓河儿女的血泪,心灵和梦想。我们爱母亲,我们就要爱荷叶,荷叶是中国的荷叶,世界的荷叶,更是爱与和平的荷叶! 我们没有理由不阅读荷叶。 瞧,涓河是数十里之外而来,被荷叶群峰用母亲似的双臂在这里撑起,凝视片刻,然后跌落成河,从此一泻千里,直奔湘江流向海洋,以东方文明的名义,汇入世界蓝色文明的神话。所以,我们要读懂荷叶,不仅要读懂他荡气回肠的历史,读懂他瑰丽迷人的文化,读懂他一波三折的哲理,读懂他天人合一的美景,更要读懂她走向未来的今天,读她昭示永恒的现实。 我们没有理由不理解荷叶。 荷叶是湘中的一道南大门,无数历史曾在这里进进出出。潮起潮落,浪奔潮涌,有太多璀璨的名词缀满荷叶的星空。还有太多平凡的名字成为涓河两岸一道又一道的波痕?当所有人都梦想着荷叶成为一道挥之不去的风景。只要用心去读荷叶,我们便会对她肃然起敬! 我们赞美荷叶,热爱荷叶,阅读荷叶,理解荷叶。 我们走进荷叶,带着如奇向往崇拜和理解。 我们走出荷叶,不带走一声鸟呜,一片云彩,一丝波光,,只有对荷叶的声声祝福与期盼…… 荷叶永远美丽,永远灿烂,永远平静,永远幸福! 作者简介:朱铁生,51年出生,高中文化,中共党员,国企退休,湖南双峰人,系湖南诗词协会会员,本人酷爱写作,作品散见报刊及各网络平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