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木央·散文‖那日,也曾再别康桥

 文斋堂 2020-07-24

那日,也曾再别康桥

/木央

记不清从何时起,心开始对身外的世界有了一种神往与好奇。于是,旅游便在空闲时分萦绕于梦境,纠缠于现实。

飞机起飞啦,每次坐在窗口时,心情总是按耐不住的激动。又是一次新的旅程,迎接我们的即将是画一样的风景和未知的各种经历。

伦敦,有人说它古老,有人说它时尚,有人说它现代,有人说它充满魅力。我想这和每个人的爱好有关系吧。每个旅行者都对即将到达的城市,有自己的期望和理解。于是,每个旅行者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世界。

今天,终于走进了令我悠然神往的地方。

剑河译为康河。她悄悄地穿过一些名声显赫的古老建筑,潺潺地流向远方。河上架设着许多设计精巧,造型美观的桥梁,其中以数学桥、克莱尔桥和叹息桥最为著名,剑桥之名由此而来。

河的两岸风景秀丽,芳草青青。

剑桥著名的学院和古典的学生宿舍、研究所、图书馆和实验室都建在剑河两岸以及小镇和学校浑然一体。

整个剑桥,没有豪车、没有豪宅;没有奢华、没有绚烂,更没有曾经多少人向往的纸醉金迷。

游荡在剑桥32个学院之间,悠然欣赏大学城的风景,欣赏沿途的田园风光,静谧宜鸟,无限陶然也。那一刻我仿佛就是游曳在历史的溪流里。特别是国王学院的古老图书馆,更是吸引人,它没有老态龙钟的形态,更带有一种活力的情趣,它,就是一座知识宝库孕育着剑桥人民,甚至全英国及至世界,往大窗里看去,许多孜孜不倦的学子们正在研读书本,仿佛要汲取到这里的全部知识一般,这里,唯有安静与沉淀!

剑桥的美,不仅仅是建筑宏伟,在于建筑的质感,在于它与自然环境的交融一体,是一种宁静而优雅,宏伟而质扑,犹如一首首立体的诗!

康河撑嵩是我很早的一个梦,梦的起点缘于徐志摩的一首《再别康桥》。

康河碧波荡漾,我们荡着小舟,享受风和日丽,自在而惬意。流连于康河上,心底响起徐志摩深情的吟唱——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回到岸上,草地树木郁郁葱葱。其间有一诗碑,让我们中国人备感亲切——诗碑上镌刻着徐志摩《再别康桥》的开头两句与结尾两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站在诗碑前,那用历史悠久的汉语创作的韵味隽永的诗句,让我一时忘记了是站在异国的土地上。

现在,莘莘学子不惜万里来到英国剑桥大学求知求学,而剑桥大学也为曾经接纳了徐志摩这位写出不朽诗歌的中国学生而自豪。

徐志摩虽然已经轻轻地走了,再也不回来,但他的诗歌却穿越时空,滋养着无数人的性灵。

那日,我别了康桥。继续我伦敦的旅游....

作者简介:木央,原名李宝英,一位喜欢花花草草,喜欢舞蹈,喜欢旅游,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中所见所闻的六零后。喜欢与文字为友,希望与喜欢文字的朋友交流互进。

平台启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