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哪个民族的人吃面食更容易出问题?

 木森moose 2020-07-24

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哪个民族的人吃面食更容易出问题?

2020年5月份的这项研究给出了答案。


研究纳入了新疆地区2277名有消化道症状的住院病人(1391名汉族人,608名维吾尔族人,146名哈萨克族人,132名回族人),并对他们进行了乳糜泻的相关检测。
结果表明,其中的29人(1.27%)存在有乳糜泻。
汉族人群的比例最低,为0.79%;其次是维吾尔族(1.81%)、哈萨克族(2.05%)和回族(3.03%)。
乳糜泻相关的基因在维吾尔族中最高,达到了52.1%——回族是44.4%,哈萨克族40.0%,汉族39.4%。
结论:乳糜泻在新疆的4个主要民族中都存在,且少数民族的患病比例更高。

这项研究还发现了一些特别的点:

① 肠外表现多于肠道表现。

研究中的乳糜泻患者,最常见的表现是各种肠外症状,包括失眠(28%),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21%)、焦虑和抑郁(21%)、以及女性的流产和死产(20%)——这些症状都要比经典的腹泻症状(17%)普遍。

② 消化道症状存在明显特点。

这些乳糜泻患者的消化道症状,有两个明显的特征,分别是厌食和恶心/呕吐。

③ 农村大于城市。
以面食为主食的农村地区人群,患病率要明显高于城镇人群(3.16% vs 0.97%)。

木森说

在全球范围内,乳糜泻的患病率约为1%。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中国也并非例外。

比如,2017年,南昌大学的研究表明,在江西两所大学的19778名大学生中,434名(2.19%)学生存在乳糜泻抗体的阳性;而来自山东的学生,乳糜泻的发病率可达0.76%(两种抗体双阳性)。

而在1型糖尿病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患者中,乳糜泻血清阳性率高达22%。

而这项研究再次提示了乳糜泻在中国的存在,并且观察到了两个重要的分布特征:① 少数民族大于汉族;② 农村地区大于城市。

此外,研究还打破了一个偏见,那就是,面食主食区的人不容易患乳糜泻——事实却似乎恰恰相反。

目前,在中国的大城市中,乳糜泻的检测和诊治仍尚未普及。而这种疾病在偏远地区的患病率还要更高。可以想见,存在有大量未被确诊的患者。

未经治疗的乳糜泻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包括贫血、桥本氏甲状腺炎、骨质疏松性骨折、小肠淋巴瘤、严重营养不良、抑郁和不孕不育。

在这项研究中,就有多位女性患者曾经历过流产和死产,其中一位59岁的患者经历过4次死产……

但愿更多的医生和普通人都能意识到,看似无害的面食会给一些人带来问题。

但愿更多的科学普及,能减少一些悲剧。

-End-

参考文献:

Zhou, C., Gao, F., Gao, J., Yuan, J., Lu, J., Sun, Z., ... & Chen, H. (2020). Prevalence of coeliac disease in Northwest China: heterogeneity across Northern Silk road ethnic populations. Alimentary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Juanli Yuan, Chunyan Zhou, Jinyan Gao, Jingjing Li, Fenglian Yu, & Jun Lu, et al. (2017) . Prevalence of celiac disease autoimmunity among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in china.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Zhao, Z., Zou, J., Zhao, L., Cheng, Y., Cai, H., Li, M., ... & Liu, Y. (2016). Celiac disease autoimmunity in patients with autoimmune diabetes and thyroid disease among Chinese population. PLoS One11(7), e015751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