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从《天道》中学到什么?

 伟天英 2020-07-24
我从《天道》中学到什么?

图片来自网络

1

最近,我在 B 站一口气看完了 up 主 1900 影剧院关于《天道》电视剧的解说,整整 15 个视频,非常过瘾。

这部剧改编自豆豆的长篇小说《遥远的救世主》,作者借着主人公丁元英之口说出了中国在近代落后的原因是:中国弱势文化的文化属性。

那么什么是弱势文化?是期待救世主、高人、贵人的文化。在家想着靠父母,在外想着靠亲戚、靠老乡、靠贵人,就没想着靠自己。

但是我并不同意弱势文化这个说法。

2

弱势文化与之对应的是强势文化,就是自己成为救世主,要靠自己。

虽然丁元英这样划分,但是我认为文化没有强势与弱势之分,只有适用范围的区别。任何文化都有其适用的边界。随着时间的流逝,社会环境会发生变化,中国近代的积弱说明中国文化达到了其自身的边界,无法再适应新的环境了。

事实上,任何文化只能够适应部分环境,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定会遇到其边界。

中国古代之所以会形成丁元英所说的弱势文化,是因为人们发现这种文化能够契合自身的生存结构。在中国古代,还是小农经济,人们的流动不像今天这么频繁,人口也没有那么多,竞争也没有那么激烈,双方抱团取暖,依托于一个大家庭就足以苟活,靠自己的性价比很低。首先,中国古代是人治社会、人情社会、封建社会,上升通道很狭窄,一个人想要出人头地大概率要依托于亲戚、老乡或者贵人的帮助。虽然个人奋斗少不了,但是在当时的整个社会系统中,只凭个人奋斗很难成功。

当今社会,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很多知识分子、上层人员,对自身的文化感到自卑,到了美国以后他们努力学习英语,并为自己的“弱势文化”的口音感到羞耻。

这说明,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我们的传统文化达到了边界,无法为中国的前进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美国的清教徒文化更能够适应当今的社会环境。

现代社会,人口暴增,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人们发现,一个人背井离乡到一个陌生城市打拼,不依靠各种人脉关系也能够取得成功。这说明,个人奋斗在成功中所占的权重越来越高。这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传统社会的边缘人去闯荡。这样就慢慢形成了“个人奋斗”的文化。

这就像春秋战国时代,那时候礼崩乐坏,国家间的战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一个国家要想强大就要唯才是举,而不能只任用贵族。因此出现了草根崛起的浪潮,这就是社会环境的变化导致人才观的变化。

3

在剧中我很佩服丁元英的选择,他深谙中国人的秉性,因此在扶贫的过程中,他没有和各家农户签订雇佣合同,而是借钱给农户,让大家成为独立生产的个体户。

他想让大家明白,你们做的事情是自己的事情,自身要承担盈亏的,如果自己生产的产品不合格也只能砸在自己手里。

这很符合费孝通在《乡土中国》里的论述:中国乡下最大的毛病就是一个“私”字,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只要是公家的东西,大家都会想去占一些便宜,却任凭公共面积尘灰积满也没人管。久而久之,劣币驱逐良币,公德心被自私心驱走。

试想一下,如果丁元英在王庙村办了一个工厂,要么发工资给农民,大家领多少钱干多少活,那么产品就没有价格优势了。要么各家集资一起干,可这样大家都会计较谁干的多谁干的少。

只有像现在这样,借钱给各农户添置设备自己生产,他们为了早点还债赚钱,就会自己监督自己的生产质量。而公司股东也会为了公司利润和自身利益,尽心尽力传授农户技术,监督他们采购设备的成本。

这些人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尽心尽力,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必然提高,生产成本必然降低。

丁元英知道这点,因此他才不会每天盯着他们。

4

《天道》这部剧很棒,里面还有很多内容值得探讨,建议有兴趣的小伙伴去看一看。

(2020 年 07 月 18 日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