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集 风波亭武穆遭毒手 峨眉山两小初相逢 注:每个人物出场均上字介绍。 1、抗金沙场 日 外 荒野上浓烟滚滚,尸横遍野,一支正在燃烧的金国旗帜倒在尸骨堆中。 一个士兵骑马经过荒野,飞奔向不远处的战场上。 战地上,刀剑声、喊声震天,金人在南宋军队的攻击下连连败退,岳家军越战越勇。 白马上岳飞几个回合便将敌人将领挑下马去,众金人见将领已死,仓皇逃向兵营。岳家军在金国败军后穷追不舍。 士兵纵马拦在岳飞马前,岳飞慌忙拉住缰绳,白马扬蹄急急停住。众岳家军也纷纷拉起缰绳。 岳飞怒道:为何拦在本帅马前? 士兵跳下马跪在岳飞马前,大声说道。 士兵:元帅,皇上有旨让元帅班师回朝。 岳飞眉头紧锁,向敌军逃兵望去。 不远处,敌人连滚带爬地逃向兵营。 岳飞:也罢,今日暂且留他们一命,待我面见了皇上他日定要你们归还我大宋河山! 众将领关切的注视着岳飞,岳飞纵马面向着身后的众将领。 岳飞:班师回朝! 人群中一阵骚动。众人纷纷说道。 众人:元帅!请三思而后行! 人群中的张宪焦急地说道。 张宪:元帅,敌人逃兵近在咫尺,如不赶尽杀绝,他日必定后患无穷! 众人:元帅! 岳飞望着众人:天子之命,岂能不从?! 岳云跳下马跪在岳飞马前:元帅,俗话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请元帅三思! 岳飞一摆手:你等不必再费唇舌,我意已决,张宪、岳云随我回临安面圣。王俊,你等在此守住朱仙镇,待我们回来之日,便要直捣黄龙,与诸君痛饮黄龙府! 一位年轻的将领(王俊)双手抱拳一拱手。 王俊:元帅放心,末将一定不负元帅所托! 王俊下马。 王俊高声喊道:直捣黄龙! 众将领纷纷下马,跟随王俊一同喊道,霎时间喊声震天。 众人:直捣黄龙!直捣黄龙!…… 人群中(王俊)嘴角浮出一丝诡异的微笑。 张宪:元帅! 岳飞一摆手。 岳飞:班师回朝!违令者军法处置! 岳飞纵马向后方撤退。众人跟随在岳飞身后退兵。 张宪和岳云相视苦笑,跟在大队人马后折返回朝。 2、荒野 日 外 无数马蹄疾驰。 一个士兵举着岳飞的帅旗飞驰在队伍最前端。 岳飞、张宪、岳云骑马飞驰在荒野上。 上字幕:公元1142年,历史上绍兴十一年。以宋高宗赵构和丞相秦烩为首的“议和派”在金的压力下连发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飞。 3、 御书房 夜 内 一盏昏黄的宫灯树立在御榻一侧,御榻正前方的条案右上方摆放着一打奏折,正中一本折子摊开摆放着。条案的一侧放着一只精致的小火炉,里面炭火被烧得通红,散发着热气。 赵构坐在御榻上,秦桧低着头站在赵构面前。 赵构:知道朕深夜召你进宫所为何事么? 秦桧抬头看了一眼赵构。 秦桧:臣愚钝…… 赵构起身徘徊在御书房内。 赵构:岁末已至,这天气也日渐寒冷,朕近日常常觉得头疼,不知是不是染了风寒…… 赵构走到火炉前,将手放在火炉上取暖。 秦桧低头听着,赵构继续说道。 赵构:不想这江南的冬日也会如此寒冷,朕只觉得昨天还是黄金挂满树,今日突然就感到丝丝寒意…… 秦桧看着赵构:入冬已有一段日子了,只是皇上整日劳心国事,才没有察觉到冬日已至。 赵构继续在火炉上考着手。 赵构:卿家似乎很有一番研究啊,不知可有何良方让朕不再为严冬费心了? 秦桧一愣,缓缓地。 秦桧:这冬日好比恶虎,处之有方才不会让皇上劳心劳力。 赵构扭头看着秦桧愣了半晌 赵构:朕实在是头疼欲裂,不知如何是好……岳飞…… 秦桧快速打量了一眼赵构,赵构紧紧瞪着秦桧,秦桧慌忙低下头说道。 秦桧:臣无能,岳飞、张宪三人拒不认罪,……眼下只有岳飞部下王俊一人愿意作证岳飞谋反…… 秦桧顿住,赵构说道。 赵构:朕实在头疼啊! 秦桧:臣以为“缚虎容易纵虎难”!如若妇人之仁放虎归山,他日再想擒虎,恐怕…… 赵构叹了口气:……放虎归山……虎若不伤人人该如何处之呢?唉…… 秦桧沉吟片刻,抬头看着赵构。 秦桧:皇上,臣有罪不能为皇上分忧,请皇上处分…… 赵构:罢了,这件事儿不能怪你,满朝文武现在能替朕分忧的只有卿家了……你退下吧。 秦桧跪安:是,臣一定不辜负皇上厚望(赵构点头,摆了摆手)……臣告退…… 秦桧转身准备离开,被赵构叫住。 赵构:太师……朕的心意…… 秦桧点头:臣明白……皇上放心,臣必将鞠躬尽力处理好此事。 赵构闭上眼睛示意秦桧离开。 秦桧走出御书房。 4、 秦桧府书房 日 内 秦桧站在书桌前写着毛笔字。 秦桧看着砚台沉思着,手中拿着毛笔不停地沾着墨汁,毛笔吸足了墨汁。秦桧抬手放在宣纸上,却迟迟不能下笔。 饱满的墨汁滴在纸上湮了一片,秦桧扔下笔,将纸团成一团扔在地上。书桌旁的地上杂乱地扔着十几个纸团。 秦桧叹了口气徘徊在房间里。 王氏端着一旁柑橘走进书房。 王氏:老爷还在为岳飞的事儿烦心啊? 秦桧:审讯岳飞已有两个月了,什么极刑都用尽了,没想到他们父子三人骨头硬的要命,仍不肯认罪!现在皇上有命,我该如何是好? 王氏:皇命不可违!天命更不可违!阎王要你三更死,决不留你到五更!此乃天意,都是岳飞的命,老爷也是顺从天意。罪名吗?……全凭长舌使谋机! 秦桧眉头一扬:夫人的意思是…… 王氏走到书桌前,提起笔写下几个大字。 “莫须有”三字特写。 秦桧笑:夫人高明。 秦桧拿起宣纸,走向书房门口。 秦桧喊道:秦成! 王氏:老爷叫秦成做什么? 秦桧:将此罪名告知二人。 王氏:万万不可!现在是非常时期,众人的眼睛都盯在老爷身上,老爷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引来难以预料的后果! 秦成小跑着走进书房。 秦成:老爷…… 秦桧:没事儿,你下去吧。 待秦成离开后,王氏拿起一个剥了起来。 王氏:老爷先吃个桔子。 秦桧一脸愁容:我吃它做什么 王氏看着手中的柑橘恍然道。 王氏:老爷可知这柑橘有何用处? 秦桧:夫人想必是怕老夫急火攻心,拿这柑橘来给老夫败火的。 王氏笑道:这可是万俟卨命人给老爷送来解酒的,真难为了他用心良苦。 秦桧一愣:夫人何出此言? 王氏拿起一只柑橘比划着。 王氏:别小瞧了这柑橘!仗此黄柑除后患,东窗消息有谁知?老爷可将这柑橘掏空,写张条子交与罗汝楫和万俟卨二人即可! 秦桧大喜神情定格。 5、 树林 夜 外 茂密的树林笼罩在一片黑暗中。 几个蒙面黑衣人在树林里自如地穿梭着,快速向前方跑去。 6、 大理寺旁树丛 夜 外 几人来到树林的边缘停下了脚步,分别埋伏在掩体后注视着远方。 不远处的大理寺灯火通明,几队侍卫守护在大理寺左右巡视着。 几人互使眼色后,飞上树枝继续注视着大理寺。 7、 牢房外 夜 外 小雨夹杂着雪花落在监牢外的一片空地上。 监牢的两扇锈迹斑斑的铁门紧紧地关闭着,门口竖立着两个威武的石狮。石狮中央的空地上两个带刀侍卫站在寒风中把守着,警惕地注视着周围的动静。 狱官倪完一脸凝重地走向牢房大门,李直端着一壶酒跟在倪完身后,王能抱着一件叠得整整齐齐的披风站在倪完的另一侧。 侍卫甲:倪大人,您来了。 倪完点点头:把门打开。 侍卫甲:是! 侍卫甲乙麻利地打开铁门。 倪完三人进入大门。 8、 牢房内 夜 内 两个狱卒坐在桌子前打着盹,桌上的煤油灯随着风闪动着。 狱门被打开,李直先行进入大牢中,倪完随后走进狱中,王能跟在倪完身后。 倪完看了一眼熟睡的狱卒,李直匆忙上前用脚踢了踢桌子。 两个狱卒被声音惊醒,看到是倪完慌忙站起身子。 狱卒甲偷偷地打量着倪完的表情:倪,倪大人,这么晚您还过来视察啊…… 狱卒甲看到李直和王能手中的物品不由得一惊。 狱卒甲:您这是…… 王能:把岳元帅的牢门打开,今晚午时行刑。 狱卒甲一惊:皇上给岳爷定罪了? 倪完目视远方,一言不发,手中紧紧攥着“圣旨”。 李直看看倪完,扭头对着狱卒。 李直点点头:快开门去,不要耽误了给岳爷送行。 狱卒甲、乙难以置信的表情盯着倪完。 狱卒甲哽咽着:小人这就开门去。 狱卒甲从墙上拿着钥匙走进走廊中。 倪完愣愣地看着狱卒离去的身影。 王能:大人,咱们走吧。 倪完长叹一口气,闪身进入黑暗的走廊中。 9、 牢房走廊 夜 内 走廊两侧是两排牢房,囚犯扒着牢房的栅栏探出头来默默注视着倪完几人。 几人来到监狱的最深处的牢房外,停住脚步。 狱卒甲打开牢房的锁链。狱卒甲伸手准备拉牢门,被倪完制止。 倪完:我来…… 10、 牢房内 夜 内 倪完打开牢门。 阴暗潮湿的牢房角落里堆放着稻草,稻草前摆放着一张精致的小条案,上面是一盏昏黄的煤油灯,灯下一卷书册摊放着。 条案一旁的墙壁上有一扇镶着铁条小窗户,窗户下的月光里站立着一个衣衫褴褛的背影。 倪完走进牢房冲着这个人毕恭毕敬地说道。 倪完:元帅,现有圣旨下了…… 背影颤动了一下,岳飞缓缓说道。 岳爷:敢是皇上要去我了?罢了…… 倪完噗通一声跪在地上。 倪完:元帅…… 岳飞转身上前扶起倪完。 岳飞:恩公快请起,这些日子让恩公为我费心了,鹏举唯有来世再报恩公的情义。 倪完张了张嘴,泪水很快顺着脸颊流了下来,倪完慌忙擦拭眼泪。 倪完:在下备了点薄酒为元帅送行。 李直将酒壶和两只酒杯放在条案上,慢慢退出牢房。 倪完斟满酒杯,端起一杯递给岳飞。 倪完:元帅请—— 岳飞伸出带着镣铐的手接住酒杯。 岳飞:连累恩公过年还要陪我,这杯酒我先干为敬,代我向嫂夫人赔罪。 倪完:元帅言重了,能够为元帅效力是小官的荣幸。 两人相视而笑。岳飞扬脖将酒喝下,倪完也举杯喝下酒。岳飞放下酒杯走向窗口。 窗外突然飘落大雨,夹杂着零星的雪花。 岳飞仰望着天空中飘落的大雨长叹一口气。 岳飞:果然下雨了! 倪完走到窗前:雨雪此乃国家祥瑞之照,适逢岁末,现在降下雨雪,明年一定是个大吉大利之年…… 岳飞低头倒下一杯酒。倪完注意到岳飞的神情,问道。 倪完:大人何故为这场雨雪吃惊? 岳飞喝下酒:恩公有所不知,我前日奉旨进京,路过金山,便顺路去拜访老友道悦禅师,他说我此去临安,必有牢狱之灾,再三的劝我弃职修行。我只为一心尽忠报国,不听他言。临行道悦禅师赠我几句偈言,一直苦思不得其解,现在看来都要一一应验了! 倪完大惊问道:不知是那几句偈言?帅爷试说,让小官听听看? 岳爷:事到如此,但说无妨。 岳飞踱步来到窗前,脚下的镣铐摩擦在地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岳飞看着窗外:他前四句说的是'岁底不足,提防天哭。奉下两点,将人荼毒。’ 倪完脸色大变:岁底不足?今日正是腊月二十九日,岂不指的是乃岁底不足? 岳飞点点头:天突降大雨,又应证了天哭……这一切都是天意啊。 倪完:至于这奉下两点…… 倪完用手指沾酒在条案上写下“奉”字,又在旁边加上一撇一捺。 倪完声音哽住,微微颤道:秦字? 岳飞点点头:这四句已经应验。后四句'老柑腾挪,缠人奈何?切些把舵,留意风波’还解不来,大约是要去我的意思。也罢!大势将去,再追究也没什么意思了。 倪完沉默着,岳飞转过身来看着倪完。 岳飞:时候不早了,咱们走吧,别耽误了时辰连累恩公。 岳飞走向牢房门口。 王能上前将披风披在岳飞身上,几人走出牢房。 11、 大理寺外 夜 外 高高的围墙墙楼上站满了全副武装的士兵。 围墙外一千米左右的地面上空无一物,地面被涂抹成耀眼的白色,在强光的照射下犹如白日般耀眼。 几处触目惊心的血迹在雨水的冲洗下渐渐淡去。 不远处的树林里,黑影攒动。 突然几个黑衣人从树林冲出运用轻功快速跑向围墙,在白色地面的映照下,异常显眼。黑衣人将绳索抛向围墙上,飞身向围墙爬去。 围墙上立刻万箭齐射,几个黑衣人跌落高墙当场毙命。 围墙上的弓箭手对着远处的树林再次做好防御准备。大门打开,几个士兵举着盾牌跑出大门将地上的尸体拖进大门。 12、 牢房外院子 夜 外 岳飞在倪完、李直和王能的陪同下经过大门。 大门一侧的地上摆放着十几具尸体。 岳飞停下脚步,扭头看着守门的守卫。 岳飞:这位兄台,我恳请和外面那些江湖好汉们讲几句话,劝他们放弃此举,不要为我枉送了性命。 守卫将领:这……恐怕在下恕难从命! 倪完上前:带元帅上楼! 将领:倪大人,岳爷乃朝廷重犯,如若有了闪失,我等可都是杀头的罪啊! 倪完:一切由我倪完一人承担! 将领为难的神情,犹豫地看着倪完:……是,属下遵命! 两个士兵押着岳飞走上大理寺墙楼。 13、 大理寺墙楼上 夜 外 岳飞在士兵的押护下走上墙楼,雨水迎面打在岳飞身上。倪完等人跟随在岳飞身后上了墙楼。 门外百米空地上血迹斑斑,岳飞眼噙热泪。 远处树林中,人影攒动,众人注视着岳飞。 岳飞高声说道:众位义士—— 树林中冲出几个黑影,飞身奔向墙楼。士兵们立刻乱箭齐发,黑影挣扎着倒地。 岳飞潸然落泪,岳飞脱下披风跪在墙楼上。倪完上前一步扶住岳飞。 倪完:元帅! 岳飞摇摇头,倪完松开手。 岳飞啜泣着磕起头来:众位义士请听我岳飞、岳鹏举一言! 周围立刻安静了下来。 岳飞:想我岳飞征战数十年,壮怀激烈,一心只为收复旧山河,早已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正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岳飞一人死不足惜,只可惜十年之功,将毁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大宋社稷江山,恐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啊! 岳飞的声音回荡在雪夜上空。 岳飞身后数位士兵眼含热泪,望着岳飞。 岳飞长叹一声:咳……众位英雄豪杰仍是国之栋梁,肩负着国家重任,收复大宋河山,赶走金人才是正道!不必为我岳飞一人枉送了性命!请各位义士好自斟酌!请各位听我一句劝,岳飞即使奔赴黄泉也心安了! 寒风凛冽,一时间众人恸哭 岳飞站起身子:……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眼望,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周围一片啜泣声,树林中众人和大理寺中众兵士一起与岳飞合颂起《满江红》来。 众人:靖康耻,忧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声音戛然而止,只有雨水打落的声音。 岳飞止住眼泪,跪下磕了三个重重的响头,转身走下墙楼。 14、 大理寺内风波亭前 夜 外 岳飞随着倪完等人辗转来到一座亭子前,岳飞抬头望去,“风波”两字赫然题在亭子的牌匾上。 岳飞大吃一惊:我只道是扬子江中的风波,哪想这大理寺中也有一座风波亭! 此时,岳云和张宪也被带到了风波亭前。 岳飞微笑着看着二人。 岳飞:不想我父子三人征战沙场,今日却要死于这个地方了! 岳云:爹爹,我们血战抗金,为他赵构打回这么多河山,今日倒要杀我们,是何道理! 张宪:岳云说得对,我们不能坐以待毙,不如先杀出去,日后再做打算? 倪完:元帅,两位公子说得对,小的豁出去也要拼死护送元帅杀出去! 岳飞看着岳云、张宪怒道:胡说!枉我平日里教导你二人如何尽忠报国,到头来你等只顾苟延残喘! 张宪、岳云不语。 岳飞缓和了口气:你俩怎么不想想大理寺的众位狱官,如果我们脱逃,他们必定将受到我们连累,轻则罢官,重责难免一死! 倪完在一旁看着岳飞,眼眶微红。 倪完:元帅爷…… 岳飞:也罢,大限降至,为父的不再责怪你们了!可谓一日为臣终身为臣,自古道忠臣不怕死,大丈夫应当视死如归!这些日子都熬过来了,如果我们现在逃走,岂不是正中了奸人的计策?我岳飞死也不能留下不忠的恶名!我倒要看看这奸相到底受用到几时! 岳云攥紧拳头,张宪低下头沉默着。 倪完上前一步,眼含热泪看着岳飞。 倪完:元帅,时辰已到…… 岳飞点点头,大踏步走到风波亭上,岳云和张宪二人跟随在岳飞身后上了风波亭。两边狱卒将麻绳套在岳爷脖子上 倪完、李直、王能等跪倒在亭前叩起头来。雪越来越大夹杂在雨中打在几人身上。 岳飞缓缓闭上了眼睛。 字幕:为与金议和,赵构竟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处死于临安大理寺内风波亭上,其子岳云及部将张宪也同时被害,岳飞年仅三十九岁。 15、 大理寺后门内外 夜 外 雨雪已停,到处湿漉漉的一片。 后门内空院落中空无一人,便衣打扮的李直小心地向门口走去。李直打开大门向大门外张望后,又回到门内。 李直望着黑暗处学了几声鸟叫,几个乔装的狱卒从黑暗处推出两辆板车来,上面盖着厚厚的稻草。倪完、王能跟在马车左右,小心地将车推出大门。 大门外,倪完拍着李直和王能的肩头说道。 倪完:你二人此去任务艰巨,务必将岳元帅尸骨安顿好! 李直:大人放心,小的一定拼死保护元帅的尸骨! 倪完:虽保全了元帅的尸首,但是咱们可成了朝廷的罪臣,秦桧一定不会放过咱们,你们葬了岳爷不要再回来了,纷纷逃命去吧。 王能:大人,过不了一个时辰就会发现不见了岳爷三人尸首,罗汝楫和万俟卨就会严查大理寺中每一个人,到时候不见了小的几人,恐怕会怪罪于大人,大人您会脱不了干系的!还是速速离开大理寺吧。 倪完点点头,眼眶微红道。 倪完:今日一别不知何日才能相见,咱们后会有期吧! 李直和王能跪倒在地上向倪完告别后,二人护送着两辆马车离开大理寺。 16、 临安城门内 日 外 城门口聚集着排队等着出城的百姓们,大家各个紧张地神情。官兵在盘查着进出的百姓们。 城墙上悬挂着十几个人头。百姓们聚在城门下小声议论着。 17、 街道 日 外 城门右侧的街道上张贴着皇榜,旁边两个带刀的官兵把守着,周围围着一群百姓。 人群中一个声音高声读着。 男子甲:原兵马大元帅岳飞、岳鹏举因犯莫须有之罪,被判绞刑…… 男子甲身边站着一个孩童。 孩童扯扯男子甲的衣角,抬头看着男子甲用稚嫩的声音问道。 孩童:爹爹,什么叫莫须有啊? 男子甲擦泪:就是可能有也可能没有…… 人群中引起一阵骚动,众人小声议论着。一名老汉挤进人群,抓住男子甲的胳膊。 老汉:啥?莫须有?这是啥罪名啊? 男子甲:莫须有就是可能有也可能没有的罪…… 老汉:啥?岳元帅怎么会可能有叛国罪呐?这宋朝上下谁都有可能叛国唯独岳元帅他不可能啊…… 妇女甲:这朝廷的事儿谁说得清楚呢?朝廷说是啥罪就是啥罪,咱们只有听得份儿。 男子乙:这根本就是强加之罪! 一个少年手里拎着一包药材挤进人群,少年拉住老汉,紧张地说道。 少年:爷爷,咱儿回去吧,奶奶还等着吃药呢…… 老汉:怕啥!我这条命就是岳元帅给的!我可是岳元帅亲手从金贼刀下救出来的呀! 人群中一阵不小的骚动。 男子乙:这大宋朝都是岳元帅救下的,咱们那个能不感谢岳元帅啊! 众人:是啊……是啊…… 妇女乙:那,岳元帅咋犯了罪呢? 男子乙一脸神秘地说道:听说岳元帅是得罪了秦太师…… 众人:真的假的? 男子乙:说是这莫须有的罪名都是秦太师给岳元帅定的呢! 妇女甲:这话可不能瞎说闹不好是要掉脑袋的! 男子乙:怕啥!……岳元帅去了,大宋也快完了!早晚有一天会掉脑袋,不是被狗官杀了就是被金贼杀了,横竖都是一死,何不痛痛快快的死! 妇女乙慌忙拉走男子乙。 妇女乙:别瞎说了,赶紧给我回去! 老汉摸了一把眼泪叹道:咳,这大忠臣怎么就这么去了…… 人群中,一个背着双刀的少年(韩鑫)握紧拳头,直直地盯着告示。 一只大手搭在了韩鑫的肩头,韩鑫扭头,定格。 18、 街角茶摊 日 外 露天的茶铺坐着几位茶客,几人嗑着瓜子闲话着。老板跑前跑后招呼着客人。 韩鑫跟着一位体态魁梧的黄发老者(王德彪)走向茶摊,老板慌忙上前招揽。 老板:二位客官,喝杯茶歇歇脚? 王德彪看看身后低着头的韩鑫,转头对着老板。 王德彪:来壶龙井。 老板:诶,您二位请坐,小的这儿就给二位爷沏茶去,小店的茶保准是全临安城最好的龙井…… 老板欢快地跑开,王德彪在临近街道的一张桌子前坐了下来,韩鑫摘下双刀在王德彪旁边坐了下来。 王德彪自言自语道:想不到临安城还有这样惬意的路边茶馆啊…… 老板小跑着端上一壶茶,放下一盘瓜子。老板熟练地将茶水倒进两只粗瓷茶碗中。 老板:二位爷慢用—— 王德彪笑呵呵地端起一只茶碗喝了一口。 王德彪咂咂嘴,放下茶碗:终于喝到正宗的西湖龙井了,比起山上那些茶是要好上许多。鑫儿,尝尝看。 韩鑫:徒儿不渴…… 韩鑫躲开王德彪的视线,看着街上的行人。 王德彪端起韩鑫的茶碗,扬脖喝下去。 王德彪:不要浪费了这么好的茶…… 远处一阵骚乱,一个声音高声大喊着。 19、 街道 日 外 一个官兵开着道。 官兵:让让……靠边儿…… 一阵骚乱,众百姓纷纷向街道两旁让道,伫立观看着。 一队官兵护送着一顶八抬大轿向街道这边走来。 20、 茶铺 日 外 王德彪和韩鑫向轿子望去。 旁边桌子的茶客闲聊着。 茶客甲:当官真好,你看这儿威风劲儿!八抬大轿伺候着,还有那么多人护送。 茶客乙:你得看这儿当得是什么官!你以为随随便便一个几品小官能这么兴师动众啊,像这样排场的全临安恐怕就秦相爷一人啊。 茶客丙:嘿嘿……多大的官都怕死啊,知道为什么这么大排场吗? 茶客甲乙看着茶客丙摇摇头。 茶客丙:是怕岳元帅的人找他寻仇!这些日子相爷是上了朝就回府,躲在家里哪儿都不敢去。 韩鑫怒视着向茶摊抬来的轿子,站起身拿起双刀。王德彪按住韩鑫。 韩鑫:师父! 王德彪:坐下! 韩鑫怔怔地看着王德彪,半晌坐在了长凳上。 八抬大轿缓慢地经过茶摊,官兵手握大刀,注意着周围的一切。 韩鑫看看王德彪。 韩鑫:师父! 王德彪一手按住韩鑫,一手倒上茶,悠然地喝着茶。 一行人向拐角的街道走去,慢慢地消失在街角。街道恢复了平静。 王德彪松开手。 茶客几人继续议论着。 茶客丙:知道么,听说秦太师已经上凑皇上,将岳元帅满门抄斩呢! 茶客乙拨了一粒花生送入口中:你说着太师和岳元帅有啥深仇大恨啊,非要赶尽杀绝? 茶客丙看看四周,小声道:嘘!听说是太师想和金讲和,金人要他杀了岳元帅做条件…… 茶客甲:你可别胡说啊,传出去可是杀头的罪! 茶客丙竖起一根小拇指比划着:骗你是这个!俺那兄弟在秦府当差,他偷听到的! 韩鑫扭头看着三人,三人慌忙止声。 茶客丙警惕地:来来来,喝茶喝茶……听说有才他媳妇儿生了个大胖小子…… 几人转换话题。 韩鑫一副不甘心的神情低头看着地上。 王德彪:你忘了为师平日对你的教导了? 韩鑫:徒儿不敢忘记,只是…… 王德彪:好……为师的明白你的心意,常言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韩鑫抬头看着王德彪。 韩鑫:可是…… 王德彪:为师理解你的心情,狗贼的命早晚都要拿,只不过眼下咱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完成,不能为了此等小事儿坏了全盘计划! 韩鑫望着王德彪。 韩鑫望着王德彪:重要的事儿? 王德彪点点头,从衣裳中掏出钱袋,将里面的碎银子倒在桌面上,数了数。 王德彪:买马的钱够了,鑫儿你速去挑两匹脚力快的马去! 韩鑫一脸不解的神情。 21、 树林山道 日 外 一队蒙面黑衣人骑马经过山道。 22、 汤阴岳府大门 昏 外 蒙面黑衣人将岳府的大门团团围住。 为首的两个人示意众人进攻,几个人飞上树枝,跳进入岳府。 23、 岳府内 昏 外 几个家丁打扫着岳府前院。 数十名黑衣人从天而降,黑衣人铺天盖一阵乱砍,几名家丁顷刻间毙命。 一名小丫环端着一盘茶水走到前院走向正堂,看到满地的尸体,小丫头被眼前的景象吓到,手中托盘一抖茶碗摔碎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小丫环惊声尖叫起来,转身向后院逃去。 一个黑衣人扔出一只飞镖正中丫环后心,丫环应声倒地。 此刻,李夫人(岳飞之妻)和岳银瓶(岳飞之女)寻声出了前厅。 岳银瓶大声呵斥:来者何人,竟然在堂堂兵马大元帅府撒野!看我不取尔等的狗命! 话音未落,岳银瓶飞身来到前院中和黑衣人交战起来。众黑衣人围攻上来,砍向岳银瓶,刀刀致命。 一个黑衣人趁岳银瓶不备飞身刺向李氏,岳银瓶挣脱几人的围攻,赶去救母亲。岳银瓶挡在母亲身前,一剑刺死了杀母亲的黑衣人。 岳银瓶:娘,速到后院躲起来,这由孩儿来应付! 李氏不知所措地喊道:瓶儿…… 一个黑衣人一刀劈下来,岳银瓶用剑挡住,吃力地应对着。 李氏跑进后院。一名黑衣人尾随着李氏进了后院。 一个黑衣人掏出飞镖向岳银瓶后背扔去,眼看要射中岳银瓶,突然一对双刀飞将过来。一刀打落暗器,一刀将黑衣人毙命。 岳银瓶抬头看时,韩鑫已经将双刀重拾手中。 王德彪已经和众人交战起来。 岳银瓶感激地看着韩鑫。 岳银瓶:韩公子! 韩鑫:这儿交给我跟师父了,快去照看伯母! 岳银瓶点头,跑进后院。 韩鑫熟练地使用起双刀,顷刻间黑衣人纷纷毙命。 24、 岳府正堂 夜 内 韩鑫、王德彪、岳银瓶、岳雷、岳霖、岳震、岳霆等人集聚在正堂上,纷纷落座在李氏的周围。 李氏眼含泪水坐在正座上,岳银瓶一边安慰着母亲一边擦拭泪水。岳飞的几个儿子分别站立在李氏身旁,各个满面怒容。岳云之妻巩氏抱着儿子岳甫坐在侧席上,旁边几个女眷(岳飞长女岳大娘、岳雷之妻周氏)红肿着眼睛默默地站立着。 岳家的家丁、丫环众人各个啜泣着看着李氏。 李氏清清嗓子:如今老爷遭奸人所害已命丧黄泉,今日那些杀手想必也是冲着我们来的!日后这样的祸乱一定会紧紧包围着岳家,你们俱是外姓之人,何苦受到我们的连累?我已经让岳安(岳家老仆)烧了你们的身契,现在你们都是自由身了。你们众人趁早带领家小,各自投生去吧! 李氏说罢眼圈红了起来,旁边的女眷也已失声痛哭起来。 李氏:我跟老爷…… 李氏声音哽咽起来。 李氏:我们没什么能给你们,这儿有一千两银票,大家拿去分了吧…… 众人哭成一片,纷纷跪下给李氏磕头。岳家上下哭成一片,哭声震天。 韩鑫不禁鼻子一酸,背过脸去。 老仆岳安跪了下来,老泪顺着脸颊淌了下来。 岳安:夫人,岳府就是岳安的家,岳安愿随岳府一起共存亡!你们有愿去者,早些讲来;不愿者,趁早投生。不要临期懊悔,却就迟了。 众人跪了下来异口同声的:小的们愿誓死追随夫人! 李氏的泪水夺眶而出:好……好…… 岳雷:娘,孩儿要去杀了狗贼,为爹爹和哥哥讨回公道! 众人一起说道:对,去杀了秦桧!杀了秦桧!…… 岳银瓶:对,狗皇上听信谗言杀害,让咱们血洗临安城,让他赵构看看咱们岳家的厉害! 韩鑫起身说道:万万不可,岳夫人!以元帅精湛的武艺和军事上的韬略,早料到会遭遇不测,在狱中元帅忍受了常人所不能忍,彻底破灭了秦桧扣上的卖国通敌的罪名,他选择了死,为的就是“精忠报国”四个字! 众人神情各异地看着韩鑫,王德彪一副赞赏的神情点头看着韩鑫。 李氏眼含泪水一字一句道:精忠报国…… 韩鑫:岳夫人,我爹已经上奏恳请皇上重新审理岳元帅一案了,说不定能让元帅的冤情得以昭雪……如果此时大闹临安,只会使元帅的苦心付之东流! 李氏沉吟着,岳雷忍不住说道。 岳雷:娘,咱们不能相信那个狗皇帝了,爹爹为他打下那么多山河最后还是被他杀害,咱们要…… 李氏:好了!我相信上苍有眼……什么都不要说了,通知下去,大家不可轻举妄动,等待京城的消息再作打算! 韩鑫:岳夫人,我和师父会留下陪同夫人一起等皇上的消息。 李氏感激地看着韩鑫。 25、 金銮殿 日 内 文武百官纷纷站立在金銮殿两侧。 赵构坐在御座上,审视着百官。御座前后方各站立着仕女和太监。 赵构:岳飞通敌卖国,天理不容!但朕念及他早年战功赫赫,为朕打下了许多旧河山,所以朕赐他全尸,已是法外容情!至于这岳飞家小当如何处置,朕实在是……众卿家不妨说来与朕听听。 赵构紧紧盯着秦桧,秦桧低着头一语不发。 旁边的张俊打量了赵构和秦桧后,向赵构鞠躬道。 张俊:臣以为……当诛灭岳飞九族,以示国威! 赵构点点头,一副为难的神情:嗯……爱卿所言极是!岳飞之案如若不能严办,不足以稳住大宋人心!《易经》有云,君不密失其国,臣不密失起身!朕只是要保住我大宋的江山!……连岳飞这样一直兢兢业业为朕打天下的爱卿对朕都存有二心,朝野之上还有谁可以令朕信任? 赵构扫视着众臣,众臣低着头不语,赵构向秦桧望去,秦桧慌忙低下头。 赵构:秦爱卿以为如何? 秦桧:老臣愚昧,臣不知当如何处置岳飞家小…… 赵构龙颜大怒:你们各个领着朝廷的俸禄,到关键时刻却畏首畏尾! 赵构在御座前徘徊着,大殿上寂静一片。韩世忠向前一步悠悠说道。 韩世忠:皇上,臣以为诛灭岳飞九族不可!对岳飞家小皇上当从轻处置! 赵构瞥了韩世忠一眼,继续踱着步。 赵构:你说说看! 韩世忠深吸一口气:自我朝开国以来,数十年间岳飞一直率军北上伐金,收复了襄阳、信阳、伊阳、洛阳等多处失地,所到之处敌人无不望风丧胆!金人提到岳家军都以“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来形容,民间更是称颂岳飞为抗金的民族大英雄!试问民族英雄何以通金?不在情意之中啊!单凭区区“莫须有”三个字不足以平民心啊!臣恳请皇上从轻发落岳飞家小,以平民心!臣愿以顶上乌纱换取岳家老小之命! 韩世忠摘下顶帽跪了下来,叩首说道:圣恩浩大,请皇上三四啊! 众官纷纷跪下摘下顶帽:臣等也愿以顶上乌纱换取岳家老小之命,恳请皇上三四! 赵构停下脚步,坐回到御座上。 赵构:让朕好好想想,退朝! 26、 御书房 日 内 赵构焦灼不安地徘徊在房间里。 一个太监张福安匆匆走进御书房,弓腰向赵构禀报。 张福安慌慌张张地说道:皇上,大事不好了…… 赵构:什么事儿这么慌张! 张福安:江湖上众多义士组成了一支复仇军扬言要为岳飞报仇,已经快到临安城下了…… 赵构:区区一支复仇军何足挂齿,朕的五万大军还灭不了这些狂妄之辈?! 张福安:他们有,有十万人…… 一只茶杯落地粉碎 赵构惊讶神情。 赵构:什么?! 27、 御花园 日 外 赵构走在前面,秦桧紧紧跟在赵构身后。 赵构:今日大殿之上,爱卿为何不语? 秦桧:皇上,臣心中有所顾忌。 赵构:你且说来…… 秦桧:当日臣以“莫须有”给岳飞定罪,也不过是权宜之计,今日想来的确如韩世忠所言,不足以平民心。光是监管岳飞期间,便已有数百名江湖人士为救岳飞丧身于大理寺。如果皇上斩了岳家老小,更是会引起一阵血雨腥风,实在不是上策啊! 赵构:咳……现在朕是四面楚歌啊!北有金国压力,城外有十万义军要为岳飞复仇,朝中朕的子臣居然罢官相逼……咳,唯有爱卿是朕可以依赖的了……难道说朕当真应当放过岳飞家小? 秦桧:依臣之见,为了应对眼前的危机,皇上不妨放过岳飞一家,既能退兵,又平复了民心…… 赵构:这…… 秦桧:皇上可将岳飞一家发配至云南,以示皇恩! 赵构扭头看着秦桧,突然大笑起来:云南?要经过梁王的地界,以岳柴两家的恩怨……哈哈……爱卿啊,你果真能为朕排忧解难!这一步棋下得好。朕就准了你的奏,将他们发配云南! 28、 汤阴岳府正堂外 日 外 李氏冲着太监张福安。 李氏:张公公,您里面请—— 张福安打量着李氏身后的众人,又看了看自己带来的四个人身子,不仅一颤,故作镇定的说道。 张福安:不必了,咱们就在这儿宣读圣旨吧。 李氏跪在张福安面前,众人跪在李氏身后。 张福安拿着圣旨大声念道:皇上念及岳飞屡获战功,特免其株连九族之罪,将其家小发配至云南,钦赐! 李氏接过圣旨,带领众人叩首谢恩。 众人:谢主龙恩…… 张福安:皇上龙恩浩大,你们要好自为之啊,赶快收拾收拾去云南府报到吧! 李氏:谢谢公公关心,这是一点心意,请公公手下。 岳安端着一个托盘走到张福安面前,张福安眉开眼笑地收起银子。 张福安:谢谢岳夫人了。 张福安匆匆忙忙带着官兵们离开岳家。 韩鑫和王德彪走进前院,和张福安打了个照面。 29、 岳家正堂 日 内 众人落座正堂。 韩鑫:岳夫人,皇上的圣旨如何? 岳雷攥紧拳头:狗皇帝表面上说免我们死罪,让我们发配云南,可实际上比一刀杀了我们还要恶毒!明摆着就是借刀杀人! 王德彪:公子此话怎讲呢? 李氏说道:南宁府是云南的必经之路,这南宁又是梁王柴排福的地界……当年老爷意气用事,枪挑小梁王柴桂,致使柴岳两家结下了深仇,而当今的梁王柴排福就是柴桂之子。皇上发配我们去云南,恐怕就是要勾起这一段陈年旧事…… 王德彪:夫人尽可放心。 李氏惊讶道:黄眉真人的意思是…… 王德彪:当年我于梁王之妻柴夫人有过救命之恩,柴夫人本人也是通情达理,我想柴排福定会念着我救了他母亲放下往日恩怨的。 韩鑫:岳夫人放心,我跟师父会一路护送你们安全到达云南。 李氏迟疑地点点头。 30、 空镜 日 外 云南山水空镜。 31、 云南城外 日 外 三辆马车停在城外的空地上,李氏在丫环搀扶下下了马车。岳雷等人纷纷下马。众家仆也纷纷来到城边河边饮水。 王德彪和韩鑫走到河边。 王德彪:终于到云南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咱们也该回去了。 韩鑫:嗯,徒儿去和岳夫人告别。 王德彪点点头,俯身在河水中洗脸。 韩鑫来到李氏身边。 韩鑫:再往前不到五里路就到云南城了,侄儿在此向伯母告辞。 李氏一惊:怎么,鑫儿,你们这就要离去? 韩鑫点点头:家师出来日子久了,要赶回双刀派料理一些事务。侄儿也要赶到韩家庄向父母报告此行的情况,他们好生惦记着伯母。 李氏点点头:是啊,转眼就一年光景了。鑫儿,这一路上全靠你和师父的保护,我们才能平安到达云南,我代岳家老小向你们谢恩了…… 李氏说着要向韩鑫行礼,韩鑫慌忙扶住李氏。 韩鑫:伯母您这是折杀侄儿了,这都是侄儿应该的。 李氏拉住韩鑫:只是我还有一事相求,不知可否? 韩鑫:岳夫人请说,只要是侄儿办得到的,一定替夫人完成。 李氏眼眶微红:……自元帅去后,我一直惦记的就是小女儿银环了……她自六岁那年被送上峨嵋学艺时至今日已经八年光阴了,我们就去看望过她一次……这孩子从小被我们宠着,连智明大师也对她宠爱有加,真不知现在已经成了什么模样了……我此行之前已给智明大师去了书信,请她一定向银环隐瞒老爷之事儿,我担心她一时冲动为父亲报仇……虽是交代了智明大师,可我这心里还是放心不下,我想请侄儿前往峨嵋一趟,替我把银环接到云南来,让我们母女团聚。 韩鑫:伯母请放心,侄儿一定把银环妹妹安全的接过来。 李氏感激地点点头。 32、 峨眉山空镜 日 外 清秀的山峰伫立着,偶尔飞过几只鸟。 33、 清秀峰峨嵋派门口 日 外 韩鑫背着双刀站在大门外等待着。 大门打开,一名年轻貌美、步履轻盈的女弟子(慕容雪)走了出来,打量着韩鑫。 韩鑫上前行礼道:这位师姐,我是双刀派黄眉真人的弟子韩鑫,前来求见峨嵋派智明大师。 慕容雪:你见我师父有什么事儿啊? 韩鑫一拱手:弟子是受了岳夫人之托前来看望银环妹妹,岳夫人思女心切,希望智明大师准银环下山和岳夫人团聚。 慕容雪眉头一皱:我师父正在闭关,不方便见客,施主还是请回吧! 韩鑫:哦……请问智明大师何时出关? 慕容雪:这个嘛,我也不太清楚,也许是一天、也许是一个月、也许是一年,施主你还是下山吧。 慕容雪转身走向大门内。韩鑫叫住陆凝雪。 韩鑫:这位师姐请留步—— 慕容雪扭头不耐烦地看着韩鑫,韩鑫掏出一封书信交给慕容雪。 韩鑫:这里有岳夫人的书信一封,请你转交智明大师…… 慕容雪接过信淡淡的:哦。 慕容雪走进大门。 大门紧紧地关上,韩鑫愣愣地站在大门口。 34、 峨眉山清秀峰顶 日 外 清秀峰一排禅房外的空地上,一群峨嵋女弟子们正在比试剑法。 智明大师站在众弟子前观看着,时不时露出难易觉察的微笑。陆寒霜站在智明大师一旁静静地看着。 一名白衣女子(岳银环)轻盈地舞弄着宝剑,灵活地穿梭着。 陆寒霜打量着智明:师父,小师妹的悟性真是太高了,这一招天女散花我昨日才教给她,今天居然已经使得这样炉火纯青了! 智明大师点点头:这丫头被你们这些师姐给宠坏了,不可过分表扬她,省得日后不知天高到处招惹麻烦。 陆寒霜:知道了师父。 岳银环轻松地将另一名女弟子逼到空地边缘,不到几个回合,女弟子便败下阵来。 岳银环兴高采烈地跑向陆寒霜。 岳银环:师姐,敢不敢接师妹一招啊? 陆寒霜笑道:你这小丫头,就这么不知天高地厚,好吧,师姐就陪你练练吧。 岳银环高兴地拔出宝剑,一拱手:多谢师姐赐教。 陆寒霜拔出宝剑飞上空中。岳银环一跃腾空跟在陆寒霜身后,剑气逼人,两人在空中交起手来。 慕容雪走近智明大师,耳语了几句,两人走进一间禅房。 35、 智明大师禅房 日 内 智明大师打开信纸仔细看着,慕容雪站在智明大师对面。 智明大师缓缓合上信纸。 慕容雪:来的人说是黄眉真人的弟子韩鑫。 智明大师点点头:他是韩世忠将军的三公子,韩世忠是岳元帅的世交,这封信也是岳夫人亲笔书信,看来并非岳元帅的仇家。 慕容雪:师父是否打算将岳元帅的死讯告诉小师妹了? 智明大师摇摇头:现在时机还未成熟,银环资质过人,属你们众师姐妹中悟性最高的一个,以她现在的武艺我足以让她下山和岳夫人相聚,可这孩子太单纯,遇事爱打抱不平,如果她知道岳元帅遭人杀害一定会不计后果为父报仇的,我担心她会被恶人利用。 慕容雪点点头:师父考虑得周全。 智明大师走到窗前,推开窗户。 36、 院中 日 外 院中,岳银环正在和师姐妹打闹,时不时的发出清脆的笑声。 37、 禅房内 日 内 智明大师关上窗户。 智明大师:岳元帅遭奸人所害,现在我所能做得就是尽量保住忠良之后。你一定要叮嘱众师姐妹无论如何守住这个秘密。 慕容雪点点头。 38、 峨眉镇 日 外 字幕:两年后。 峨嵋镇上一片繁华的景象。小贩们争相叫卖着,百姓们挑选着各自的物品,和商家讨价还价。 韩鑫背着双刀落寞地经过街市。 39、 茶馆中 日 外 茶馆中坐满了喝茶的客人,韩鑫坐在角落里的一张桌子前吃着点心。 一位说书先生正兴致勃勃站在茶馆中央说着书。 说书先生:话说岳飞岳元帅一个箭步飞上马背,提刀向金兀术砍去,手起刀落,那叫一个利落。只见金兀术人头落地…… 众茶客鼓起掌来,叫好声连绵不绝。 韩鑫苦笑了一下,陷入沉思中。 40、 清秀峰正殿 闪回 日 内 智明大师坐在正座上,旁边站着慕容雪和陆寒霜。 韩鑫坐在侧座上。 智明大师:你请回吧,银环何时下山我自会通知你。 韩鑫:大师,岳夫人已经等了两年了,她很想见一下银环师妹。 智明大师:我自会书信向岳夫人说明一切,你不必再费口舌。 闪白。 41、 茶馆中 日 内 韩鑫悠悠地拿起茶杯。 众人各个紧锁眉头认真的望着说书先生。 说书先生慷慨激昂地说道。 说书先生:那天夜里可谓是凄风残雨,鬼哭狼嚎啊,抗金民族英雄被秦桧残害于风波亭上! 四下里一片静寂,人群中传来叹息声、啜泣声。 突然一个白衣少年(岳银环女扮男装)拍案而起。 岳银环大喝一声:哪来的贼人竟然在这里妖言惑众!岳元帅没有死! 说书先生正惊讶之时,岳银环已经提剑飞身刺向说书先生。说书先生吓得躲进桌子下。 茶馆里顿时乱做一片,众人呼喊着纷纷逃向茶馆外。 店老板慌乱地不知所措,躲在柜台后。 说书先生趁乱挤进人群,岳银环紧紧追在说书先生之后,眼看就要刺中说书先生。 韩鑫拔出双刀及时挡在岳银环前,接住岳银环刺来的一剑。 说书先生趁乱逃走。 岳银环:你这贼人想往哪儿逃,看我不拿了你的狗命,让你还胡说八道! 岳银环追向说书先生,被韩鑫困住。 岳银环破口大骂:你给我滚开,否则我就对你不客气了! 韩鑫不动声色地应对着岳银环。两人交战几个会合后。 韩鑫:这位兄台,店里地方窄,咱们到外面比试。 岳银环:比就比,本公子怕你不成! 两人飞身来到茶馆外。 42、 茶馆外街道 日 外 街道上挤着看热闹的百姓。将韩鑫和岳银环围在里圈。 韩鑫自如地使着双刀,岳银环略显吃力地接招。 岳银环渐渐地不敌韩鑫,大口喘起气来。 韩鑫笑道:兄台,咱们不妨停下来,歇歇脚,喝口茶,再决胜负? 百姓中有人哄笑着。 百姓甲:看他这样娘娘腔,肯定敌不过这位双刀少侠。 百姓乙:对对,你看这身子骨,估计还没断奶呢吧。 岳银环狠狠瞪了百姓乙一眼,气急败坏地使出全力刺出一剑。 岳银环:少废话!看剑! 韩鑫轻松地挡住了岳银环,并制服了岳银环。 大刀抵在岳银环的脖子上,岳银环呆呆的愣住。两人对峙了半晌,韩鑫放下刀来。 韩鑫:咱们是不打不相识,在下韩鑫,愿与兄台交个朋友? 岳银环瞪了韩鑫一眼离开人群。 韩鑫看着岳银环的背影苦笑了一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