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的韩世忠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茂林之家 2022-09-02 发布于湖南

千百年来,有很多人都在考证,南宋的两位著名抗金将领韩世忠和岳飞谁更厉害。这可真是神仙打架了,作为同时期的名将,他们生前都是著名的爱国将领,死后又被授予了武将的最高级别谥号:忠武。

岳飞画像

韩世忠画像

不同的是,与岳武穆的千古奇冤相比,韩元帅最后活到了花甲之年,享年六十一岁,得以善终了。可能也因为这个,他的名气也就并没有岳元帅那么的家喻户晓。但这并不成为我们遗忘他的理由。

生平

公元1090年,韩世忠出生于延安府绥德县(今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这个地方的特点就一个字:穷。即便是在如今,绥德县也是在2019年才算是退出了贫困县的序列,就更别提宋朝了。

所以韩世忠小时候,家里也很穷。

家贫无产业,嗜酒尚气,不可绳检

——《宋史·韩世忠传》

小时候没条件念书,但是学了点武,加上身高体壮,自然成为了当地的泼皮无赖。横行乡里,人见人怕。曾经有个算命的说他以后能位列三公,韩世忠一听,我连饭都快吃不起了,你还整这个,直接就给算命的揍了一顿。

日者言当做三公,世忠怒其侮己,殴之。 ——《宋史·韩世忠传》

混到了15岁左右,韩世忠觉得闲的不行了,乡亲邻里也被祸害的招架不住了。然而就在此时一纸招兵告令,彻底改变了他的一生。

在当时,宋朝实行的是募兵制,当兵吃粮,能打架还有饭吃,对于少年的韩世忠来说还有比这更舒坦的事吗?

就这样,韩世忠踏上了他的从军之旅,他这一走,就再也没回过故乡了。

与此同时,距离他一千多里之外的河南汤阴县有一个婴儿刚过完了他的两岁生日,这个人的名字就叫岳飞。

刚参军的韩世忠来到北宋和西夏的边境,不得不说,打仗这事确实是需要天分的。韩世忠第一次出场,就毙敌数人,一战成名。直接就升了小队长。当时肯定就内心感叹自己是真的适合这份工作。

很快,又在银州之战中,宋军久攻不下,韩世忠直接身先士卒冲上城楼,斩杀守城将领,将头颅扔下城墙,宋军因此士气大振,攻下银州,转攻为守。在守城过程中野战的时候,韩世忠又亲手斩杀了西夏的一名驸马。在一场战役中手刃两名敌方重要人物。

斩关杀敌将,掷首陴外。诸军乘之,夏人大败。

顾一骑士锐甚,曰:监军驸马也,跃马斩之,敌众大溃。——《宋史·韩世忠传》

在一场战役中手刃两名敌方重要人物,听起来是不是很玄幻,就连当时征伐西夏的统帅大太监童贯也觉得这份战报有点不敢相信,于是只给韩世忠小小的升了一级。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在大宋和西夏的战场上,韩世忠就像一个杀神一样,屡建奇功。

在从军后的第十二个年头,27岁的韩世忠正式成为了一名军官——进武副尉。虽然品阶比较低,但却是完成了人生中一次从平民到贵族的重要身份跨越。

公元1120年,方腊起义爆发,自号圣公,号称百万之众,威震东南。这时,30岁的韩世忠还是跟着自己的老领导童贯一起下了江南。而这次他的身份,已经是一名偏将军了。

在南方,韩世忠一样的大杀四方,被军中誉为万人敌。并在最终的战役中,孤身入虎穴,斩杀数十人,生擒方腊。凭借此功加上之后的屡次剿匪得力,韩世忠连升数级,成为了一名七品中层军官——承节郎。

挺身仗戈,渡险数里,捣其穴,擒腊以出。——《宋史·韩世忠传》

此时,宋徽宗手下的大宋,对外征服西夏,对内肃清起义。北联女真,吞并辽国,夺回燕云半数之地,版图也是达到了整个北宋百年以来的巅峰。

从龙之功

根据正常的逻辑,韩世忠平民出身,官居七品,差不多也就到头了。之后混混日子,吃吃空饷,这辈子也可以过得舒坦了。

然而北宋的国运就在这极盛之时急转而下。靖康之变以后,乾坤颠倒。韩世忠虽有关张之勇,也抵不过徽宗钦宗的怯懦。北宋军队全面溃败,一路逃到山东。在这个时候,韩世忠遇到了他之后人生中最重要的人——宋高宗赵构。

其实在岳飞蒙冤之前,奸臣秦桧的第一选择是韩世忠而非岳元帅。而当时韩元帅之所以能保全自己,一方面因为他自己有势力,不像岳飞是一个孤臣。更重要的就是源于他与赵构这多少年来生死相随的情分。

在山东,他是第一批拥立赵构的将领。而后又在金军的一路围追堵截下,成功将赵构护送到了杭州登基。

在赵构地位不稳,险些在刘苗兵变中被干掉的紧要关头,还是韩世忠,带着几十个人就敢冲进皇宫,在上千叛军之中,救下赵构。

刘苗兵变

正因为这份情谊,多年后,宋高宗终究还是没忍心将屠刀伸向自己的这位恩人。

就这样凭借着从龙之功,几年前还是一个七品小将的韩世忠摇身一变成为了南宋的开国元勋,职位是检校少保,昭庆军节度使,官居二品。

接下来韩节度四处征战,同年在黄天荡把气势汹汹南下的金兀术堵在里面四十多天,毙敌过万。

在大仪镇之战,又将五年后卷土重来的金兀术,狠狠地伏击了一把。很多人只知道岳元帅打金兀术是一把好手,其实这位说岳全传里的大反派在韩世忠手里也是每次都得碰上一鼻子灰。

如果说岳武穆和他的岳家军是之后南宋北上反击的旗帜,那韩世忠和他的韩家军则是南宋建立初期风雨飘摇时候的定海神针。没有韩世忠,赵构都不知道死多少回了,也就没有之后的事了。

在南宋朝廷站稳脚跟之后,韩世忠就一直镇守着淮东重镇楚州,也就是现在的安徽滁州、蚌埠一带。作为防御金军的屏障。

从十五岁背井离乡,到五十岁官居一品,位极人臣,看着比自己小十三岁的岳飞逐渐崭露头角。抗金的形式也是一天比一天好。韩世忠当时心里肯定也是欣慰的,感觉终有一天,是能够打回北方去的,自己也能衣锦还乡。

晚年的无奈

随着大奸臣秦桧的崛起,韩世忠和岳飞的梦彻底破碎了。

公元1141年,五十二岁的韩世忠与同为中兴四将的刘光世、张俊、岳飞一起被先后解除了兵权,打发到了枢密院养老去了。这四个人本来秦桧都想整的,奈何刘光世是个老油条,张俊是个墙头草,直接就给秦桧给跪了,而这一跪就是跪了近千年,直到现在还在西湖岳庙门口跪着。

当秦桧想收拾韩世忠的时候,本来韩元帅也挺危险的。要不是岳元帅提前告知,要不是宋高宗念及当年的救命之恩,风波亭的主角真有可能要换人了。

故事的最后大家都知道,年纪最小,根基最浅的岳元帅,成为南宋求和的牺牲品。韩世忠也给岳飞求情,换来的却是赵构的冷漠和秦桧的“莫须有”三个字。

岳飞冤死,朝野上下一片死寂。看着这个年富力强的南宋希望,就这么没了。再看看镜子里的自己已经花白的两鬓,韩世忠的心死了。

西夏战党项,山东扶赵构,江浙定社稷,淮东抗金军。韩世忠一生转战千里,都化为云烟。

晚年的韩世忠在西湖旁边弄了一间小屋,闭门谢客,参禅修道,来舒缓心中的抑郁。虽然说爵位已经升到了公爵,赵构更是隔三差五地给这个老干部送点慰问品。但韩世忠的心早已经凉透了。

他还给自己取了个佛名:清凉居士。

从小大字不识几个的他写了一首词写出了自己晚年的心境。道尽一生感悟

临江仙

冬看山林萧疏净

春来地润花浓

少年衰老与山同

世间争名利

富贵与贫穷

荣贵非干长生药

清闲是不死门风

劝君识取主人公

单方只一味,尽在不言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