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先行进入死亡”

 青岛田骏 2020-07-24

        话说死亡,对于以追求健康长寿文化的国民们,尤其是我们老年人是件很不吉利的事情,一般都避讳说“死”。但是几乎每个人、特别是病人、老人又总是思索死,怕死。因为怕,这才有了那么多如何养生保健,才有了对高寿的羡慕和颂扬。即便如此,死还是像我们的影子时时跟随着。于是,当代现象学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这样一句名言:

  “向死而存在”“先行进入死亡中去....”

  什么是“先行进入死亡中去”呢?想必大家都有所领会,为通俗解释这个概念,俄罗斯文学家托尔斯泰有一本小说《伊里奇之死》描述的很详细,也很精彩:

  19世纪中期,这个地方官员伊里奇,中年前很健康,很少考虑到自己的死。后来得了重病,一天天恶化下去。尤其是病灶那个地方烂的臭的很厉害,他家里的人都不理他了。文章最后描写他怎么一步步走向死亡,非常凄惨。此时,他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对自己的死想象了很多很多:比如死前是什么感觉?死后又是什么样子?还能复活吗?上帝存在吗?死后是进入天堂还是陷入地狱?死后能再生吗?如果死后投胎到一户人家还能够回忆起死前的一切吗?如果不能记忆死前的一切的话,那个死前的“我”等于不存在了....。此时,他对人生有些大彻大悟了,把对于一生那些名誉地位身份等等一些的“执着”打掉了,领会到人生应该怎么过才对得住自己、家庭和社会....。托尔斯泰认为:为什么临死的人容易宽恕一切?这不是他(她)突然良心发现的原因,而是在死亡---绝对的虚无面前,所有的一些--包括事功、名誉和一切琐碎都微不足道了。

  这个小说我阅读了几遍,每一遍都能激发出很多人生价值和死的意义。这个“先行进入死亡中去”的意思是说:人类只有在活着的时候才“进入死亡”,尤其是老年人、病危的人总是经常的思索“死”,想象着死前死后的一些情形。所以海德格尔认为“死是活着的人的事情,一旦到了死亡前夕,意识昏迷失去知觉,死就与濒临死的人无关了,这个思想是希腊化时代哲学家伊壁鸠鲁提出的,他说:

  “我们活着的时候死没有降临,死来临时,我们已经不存在。因而死与生者和死者都无关.....因为当身体分解为元素时,它就没有感觉,而对其没有感觉的东西与我们无关”。

  不错,死是活着的人事情,它是生者对人生终极的思考,想象、遗憾、恐惧和焦虑,这不但是对所有人最终的虚无,也构成了对人生最大的压力和恐惧。历史上很多哲人都探索死亡问题,其中最为知名的是法国存在主义思想家、文学家加缪的那句话名言:

  “自杀是唯一严肃的哲学问题....”

  既然如此,自杀前的痛苦、思考、想象等等也是“先行进入死亡中去”的一种方式。

  在这里,加缪的意思是人可以从逻辑角度把“死”提前,既然自己的生命短暂,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假设你什么都没了,你活着要干什么?衍伸出来的讨论,人生是否值得过?我是不是该自杀?以“死”否定性的前提为起点来重新思考“生”。死亡是自己的死,任何人不能代替,我管不了别人,但我有自杀的权力,如果我觉得生不如死,我就选择结束它。这个思考不是鼓励人们自杀,而是督促人去好好思考。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没办法重新来过,反过来讲,既然要生存就要过得有意义,有价值,就要严肃的思索如何的生。

  孔子的儒家学说对死亡的态度与存在主义哲学恰恰相反,他所主张的是“不知生,焉知死”。对生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怎么思考死呢?虽然这么说,并没有阻止人们对死亡的思索与焦虑。咋看上去说的很有道理,但是恰恰忽视了“生”与“死”是一对形影同行的两兄弟,一切对生的谋划、算计、操劳正是对死的一种储备、一种应对、一种无可奈何中顺从自然,服从命运,并且还是心甘情愿的接受死亡。儒家的“三不朽”,正是为了在死后精神上能够长期的延续。这不是立足“现在”思考死亡,而是从“将来”的视角看待当下如何的“生”,这一点又与海德格尔的“提前进入死亡”相通了。

  对此,我们必须彻底改变对死亡的传统看法或认知。从某种意义而言,死是一件好事,如果没有死,那些人生的激情、爱、欢乐、痛哭、名誉、事功等等,一切生命的魅力等于“无”。也正是从死中看出了、也奠定了生的珍贵、光彩和真诚而凸显出生的价值。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家谢利.卡根写了一本很出名的著作《死亡哲学》通篇讲死亡的价值。他认为:追求永生比起死亡要可怕得多。他详细的描述出永生的那种可怕的单调,既然我们在现在短暂的人生中都难以熬过很多无聊的时光,无聊的重复是很可怕的、令人极其厌倦的。并且,永生不死会使我们进入那种如复一日没有新鲜感没有激动心灵故事的囚笼,那比起死还要可怕。于是,他提出了当人生对痛苦的感觉超过幸福感觉时(他画了很多表格,列出的痛哭和幸福的元素相比对)活着就没有价值意义了。这个与我们经常说的“好死不如赖活着”的哲学观正好相反。

  不过,我们也有一些与单纯追求长寿观不同的思想,我曾在一篇文章里写道:

  人--是这样一个存在物,绝大部分身不到2米,寿命不到百岁,并且是非常偶然的来到这个世界,这不过是无始无终时间长河中偶然泛起的一个小小的浪花,瞬间就破灭了。幸运的是我终于看到了这个世界一看,随即进入长眠,这就很好,很幸福,比起那些从没有出生的或者刚生下来就夭亡的不是幸运的多吗?其实人生是很简单的:

  在自己的哭声中开始,在别人的哭声中结束。几万年我们不就是延续着这样一个悲剧吗?既然自然生下来又自然死去,这是辩证法的胜利啊!我们为什么不把这个悲剧改变为喜剧?庄子的妻子死了,他不但不悲痛,反而”鼓盆而歌”,这个就很值得我们吸取它的价值。

  前些年阅读过一本散文家,作者名字忘记了,只记得“我”死后有三位牌友聚集在厕所里,把骨灰向抽水马桶倾倒下去,随后三声大笑....,这个就很潇洒,也是对传统死亡追悼悲痛之类彻底解构。

  不过,我还是最欣赏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文学家罗素对死亡描述的诗化价值:

  “生命是一条江,发源于远处,蜿蜒于大地。上游是青年时代,中游是中年时代,下游是老年时代。上游狭窄而湍急,下游宽阔而平静。死亡就是江入大海,大海接纳了江河,又结束了江河。”

  人生浪花只是一闪,它是大海一个分子,我们永远在大海中畅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