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怀疑财务自由是个伪命题

 剑指财务自由 2020-07-24

热的发紫的概念财务自由,真的像看起来那么美好吗?是不是是个伪命题?你思考过吗?

1、什么是财务自由

在《穷爸爸富爸爸》中,罗伯特清崎的答案是:非工资收入大于家庭支出的状态,即不依靠上班收入就可以维持家庭开销。此外,博多·舍费尔在《财务自由之路》中对财务自由的定义是:被动收入大于生活开销,金融资产规模等于年度生活开支金额的25倍。

  2、什么是非工资收入

从广义上说,非工资收入是不依赖工作而产生的收入,比如房租、版税、股票分红等。但严格的说纯粹意义上的非工资收入是不存在的。

下面举例说明。

以房租为例。看起来房租收入似乎是不需要依赖后续工作投入的非工资收入,但房东为了提升租金需要装修,需要适度维护房子,需要招租,催收房租,出租后如果水、电、暖、气等出了问题要修理,这些工作都是需要做的。

以版税收入为例。看起来版税收入似乎是不需要依赖后续工作投入的非工资收入,为了维持畅销,作者可能还需要发文推广,做演讲推介,提升知名度等。另外有出版商少付收入,盗版等,这也需要付出努力开维护权益。

所以,严格意义上讲,没有纯粹的非工资收入,任何收入都必然包含一部分工作,只是这里的工作不同于正常上班的那种意义上的工作。

3、财务自由的目的是为了不工作吗

按照清崎、舍费尔等人对财务自由的定义,现实中有很多人是早就达到了财务自由的状态。但真正不工作的人极少,巨富门都在工作,比如比尔盖茨、巴菲特、查理芒格、许家印、任正非、王健林等,这个名单可以很长很长。从财富的角度,他们早就已经可以不工作了,为什么还要继续工作?

4.财务自由是个伪命题

《少有人走的路》中说的好,“人生问题重重,这是一个真理。”

想要停止工作、从而停止面对问题,这并非解决之道。

这么多人追求财务自由,原因在于,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增加,人们对工作产生的一种消极反应。按照被动收入大于生活消费的标准,如果符合这一标准你辞职了,开始晒太阳、种花养草......你很快就会空虚,负面情绪开始不断增加,因为你会感到没有价值感、成就感。这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是相符合的,富豪们仍在工作的原因就在这里:追求的层次提升了,富豪们不在为柴米油盐发愁,他们最求的是自我实现,是更高层次的需求。

“人生问题重重,这是一个真理。”问题永远存在,问题是永恒相伴的,不是这个问题就是那个问题。

综上,财务自由,表面上给了你一个不用工作的选择权,但实际上,你永远都不需要这个选择权。

你的唯一正确的选择,是继续工作,更自由的工作。你的使命在此、你的成就在此、你的寄托在此。所以,财务自由是个伪命题,你的答案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