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仲景“治痰”有一套!八味药,寒气湿气一起治,请用心揣摩

 中医知识圈 2020-07-24

   有人跟我说,你总讲一些中医治病如神的例子。中医,真这么厉害吗?

   实事求是地说,中医不是什么时候都灵的。有些病,中医治起来就有效,有些病,偏偏就显效甚微。

   接下来,我给你说一张医案。这个医案啊,就是中医治病有效的例子。你仔细看我接下来的文字。你看完走后,就明白了:中医治病有效,不是靠蒙的,更不是靠心理作用,而是建立在对症候的准确把握,对病症的细致观察、分析的基础上。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性,年54岁。什么毛病呢?咳喘。他这个病,有十多年了,每到冬天就加重。他几乎走遍全国各大医院,都被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用了好多药,都无效。

   后来,有一年冬天,此人又犯病了。这次犯病,特别厉害,咳喘憋闷,咳嗽的时候耸肩提肚,咳吐白痰稀痰,晚上的时候不敢平卧。早晨的时候咳痰能装满一大碗。

   光这些还不够。此人自觉后背部位发凉,恶寒。发凉的面积类似手掌大,就在后背正中。

   这个人非常痛苦。他觉得,自己应该是活不过这个冬天了。

   不过,幸运的是,后来为此人诊病的,乃是我国经方大师刘渡舟。刘师仔细查看,发现患者脉象弦滑,舌苔水滑,于是就给写了一张配伍——

   麻黄9克,桂枝10克,干姜、五味子各9克,细辛6克,半夏14克,白芍9克,甘草10克。

   患者一看,药量这么轻,方子这么简单,才区区八味药,觉得这可能是敷衍了事吧。

   刘师道:“方药虽少,但是不见得不治病”。这是张仲景医圣的经方,你先试试吧。

   结果,这一尝试不要紧,患者用7剂之后咳喘大减,吐痰减少,后背寒凉现象大大减轻,晚上能躺下睡觉了,而且胸中觉得十分畅快。

   这个患者特别惊讶。他实在想不通,十多年的老咳喘,那么多西药都治不好,中医的一张方子,却治好了!

   后来,此人在刘师的指导下,用经方继续加减治疗,最后痊愈。

   这里头什么道理啊?我给你从头说一说。

   要想理解这里的奥秘,你需要明白一句话,叫做“形寒饮冷则伤肺”。这是《难经·四十九难》里头的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个人,如果外感寒邪,郁于肌表,则容易伤及到肺,使得水寒射肺。水寒射肺,你就咳喘多痰啊。

   就上面这个患者来说,你发现没?他一到冬天就发病,而且这次发病,后背有一块巴掌大的位置发凉、恶寒。这怎么回事啊?显然,他这是有外寒啊。外寒伤于腠理和肌表,营卫失和,所以畏寒。在这个情况下,如果此人素来有水饮之邪(他都咳喘十多年了,痰湿水饮之邪早已伏于内),那么就会被引动起来,水寒射肺,导致肺失宣降。患者典型表现,就是咳喘、多痰,痰质清稀。到了晚上,他就不敢躺下,否则就胸闷、咳喘加剧。

   所以说,他整个人的问题,就是外有寒邪,内有痰湿水饮之邪。两者合二为一,里外夹击。这个人的难受程度,可想而知了。

   这个时候怎么办?其实,刘师用的配伍,就是汉代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里头记载的小青龙汤配伍。这配伍的原方是麻黄9克,芍药9克,细辛6克,干姜6克,甘草6克,桂枝9克,五味子6克,半夏9克。水煎服。

   这个配伍有个神通,就是外能解表散寒,内能温肺化饮。简单说,麻黄和桂枝解表散寒,干姜和细辛温肺化饮。这些辛燥之品,恐伤阴分,故而用五味子和白芍来滋养酸收一下。半夏降逆止呕,燥湿化痰。这就是基本意图。

   可以说,这八味药,是寒气和湿气一起治的配伍,对外感寒邪,内伤痰湿水饮的咳喘病,有较好疗效。这个是目前中医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时,经常用到的配伍。

   我把这个写出来,供我的读者朋友借鉴、参考。

   我觉得,这类经方要想用好,就必须掌握患者的症候。你看这个患者的问题,你要是仔细分析,不难看出头绪来。你把症候辨识清楚了,就可以大胆投用经方。这个思维过程里头,是严谨的,是需要长期历练才能完成的。它不是靠蒙,靠撞大运,而是靠分析,靠思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