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十而栗?不,是三十而骊!

 保呗多多 2020-07-24

大家好,我是多多姐。

6月12日,芒果TV推出一档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一经播出,就开启了霸屏模式。



作为一枚钢铁女汉子,这节目越看越上头,起初是因为这样一条弹幕:

我好像没那么害怕变老了!


真的很难想象,台上那些身材火辣的姐姐,其中20多个早已是一个甚至两个孩子的母亲:

宁静:48岁,儿子22岁
伊能静:52岁,儿子18岁,女儿4岁
钟丽缇:50岁,3个女儿,22岁、12岁、10岁 
郑希怡:38岁,女儿5岁 
张雨绮:33岁,一对龙凤胎,4岁 
黄圣依:37岁,大儿子8岁,小儿子3岁 
刘芸:37岁,儿子10岁 
万茜:38岁,女儿3岁
……

来来来,你们也感受一下。
爱了爱了~

多多也到了30+的年龄,每次看节目都颇有共鸣,至少告诉自己不要因为迈入30岁而感到焦虑。

但话说回来,节目中的姐姐都非普通人,也仅仅代表了部分中年女性,她们所拥有的资源是我们绝大多数普通人无法企及的。

回归现实,如你我这般的普通人是否也能像她们那样,实现自我突破、展现个人魅力呢?

事实上,一旦迈过30岁这个门槛,似乎都会进入中年危机的魔咒。

@朋友A,33岁,新媒体运营,未婚。

年后回深圳参加公司体检,结果出来的那一刻,她懵了,发给我看,我也懵了。

异常指标多到自己都怕,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腰椎间盘突出...

她说:

我终于明白了,真正的中年危机,不仅是事业上,还有身体上。

头发大把大把地掉,补觉也挥之不去的疲惫感,是身体发出的警告。

以前听你说那些大病理赔案例,我总觉得离我很远。

可33岁,还没有那么多积蓄,还有父母,我怕了。

不管男女,我们很想像节目中的姐姐那样洒脱,展现30岁这个年龄应该具有的青春和活力。

但现实是,我们不仅没有乘风破浪的机会,还要面对惊涛骇浪的生活。

姐姐们的“三十而骊”,在我们身上却是“三十而栗”。

之前看到这样一个很有意思的数据,美国统计局对各国男女劳动参与率做了统计,结果属意料之中:

中国女性的劳动参与率居世界第一,高达70%。


想想也是,自古以来,女性确实是“武能职场加班,文能回家带娃”。

加之近几年,“独立女性”越来越多,70.32%的女性依旧选择“两手抓,两手都要赢”。


或许,生活就是这样,即使每天崩溃100次,还是要告诉自己没事。

30岁之前,我们的美好是天生的,但30岁之后,是需要我们一手创造的。

而创造的前提,不仅仅需要钱,更需要一个健康的身体。

近几年,我国女性甲状腺癌、乳腺癌、卵巢癌、宫颈癌发病率急剧上升,并呈年轻化趋势。

关于这一点,在保险公司的年度理赔报表也能有所体现:


另据《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我国每年新发乳腺癌约为21万例,并以每年2%的速度递增。

也就是说,每分钟就有1女性被确诊为乳腺癌,不到3分钟就有1名女性因此病离世。

新时代下的女性,讲究自强、独立,那不妨自问:如果自己倒了,家庭怎么办?家人生活该如何继续?

随着医学技术不断进步,未来攻克癌症或许也指日可待,那相比患病,没钱治病似乎更加要命。

记得最开始入行时看过这样一句话:保险不会改变生活,但可以防止生活被改变。

从业这么久,一直很少劝身边人买保险,但最近自己的所见所闻,才会想着写这样一篇文章。

建议大家:请提前做好兜底保障。

一份重疾险+一份百万医疗险,对30岁女性而言,每年4000元左右,即可获得50万重疾保障且60岁前可赔90万,以及每年600万的住院医疗保障。

如果真不幸罹患重疾,住院期间的花费可以通过“医保+百万医疗”全额报销,不限社保内外,且提供住院费用垫付服务。

出院后漫长的养病期间,可以通过重疾险的50万理赔来补偿康复期间的疗养费、家庭正常开支等等。

保险无法像医生那样做到对疾病的诊治,但却可以保证有足够的钱去治,从而防止家庭正常生活遭受毁灭性打击。

30岁女性,购买50万保额重疾险,20年交,每年4635元;

40岁女性,同等情况下,每年却需要5695元。

这仅仅是保费贵了,并没有考虑健康状况变化的因素,而健康状况直接决定着能不能买。

保险公司做生意,就像在跟投保人对赌,赌的是风险。

40岁与30岁相比,不仅是年龄增加,更重要是健康风险级别提高,比如常见的结节类问题、职业病、慢性病随之而来,当风险水平超过保险公司的可承保范围时,保险公司就会给出拒保结论。

多多觉得,保险早点配置比较稳妥:从经济层面讲,越早买越便宜;从长远角度看,避免因健康问题而被拒之门外。


毕竟,年龄和健康是不可逆的。

最后,贴一张30岁女性的参考方案:

(点击可查看大图)

我是多多,关注我,了解更多社保、商保、互助相关知识。



作者:保呗多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