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怼雾

 昵称51072646 2020-07-25
        腊八过了是小年,接着除夕就近了,远在外地的亲人,纷纷返乡团圆,不管千万里,只为见到亲人,一起说说话,吃个年夜饭,过一个欢乐祥和的幸福年。可是,这临近节前的几天不巧,连着是雾天,一直到正月初五都是,是大雾,天气预报给出的是黄色预警、橙色预警,分散到具体的时间段和地段,有可能还是红色预警。这个季节,雾是常有的,但来得不是时候,真地给人们节日出行添堵、添乱、添不安。

        除夕早上,我懒床迟起已是七点,掀开窗帘一角,室外一片白,雾蒙蒙一片,连对面楼房都看不见,能见度不足10米。这个天气,在外往回赶的人们,可真就苦了。于是,我一边干活,一边等,等雾散去好出门。约九点,雾气稍微散去一部分,对面的楼房隐约可见,马路上行驶的车辆喇叭声十分清晰,马路应该是可以缓慢通行了。我想,雾大,早走雾没有散去,走不了;但,雾大,交通不畅,不早走,又怕时间来不及。哎!这个雾!

        十点,雾又散去一部分,百米远处的楼房也可隐约见几栋,于是,我从家出发。
        我不走高速公路,先选择从市区主干道走,再上国省道的普通公路,这样不堵车,不限行,不急不慌。路上车辆少,出市区时,有几个十字路口宽广,红灯看不清,差点闯了过去,幸好,车开得慢!到达滨湖大道时,雾气依然浓,水份大,不一会,车前挡玻璃就模糊了,我还是开着车慢慢往前走。记得二十多年前,刚学会开车的时候,也是遇到过大雾天气,那是因事凌晨赶路,没办法,只有走。雾大,车灯照不远,车速最多20码,断断续续地走,生怕遇到拐弯岔路口,一不留神驶出马路,翻车,翻个四脚朝天。听老驾驶员说,一般雾天,特别是夜晚,不好走的时候,可以等到同方向的车辆,主动让行,让技术熟练的车辆在前面走,然后紧跟着前面的车辆,保持适当的安全距离,一起走,这样,会好一些。我就采取这个办法用过一次,结果,吓得不轻。事情是这样的,我好不容易等来后面的车辆,结果是一个车队,至少有十台中型货车。一看是本地车牌,估计路况熟悉,头车车速足有60码,后面的车辆一台接一台,我让出头车,却进不了车队沾光,只能跟着是算尾车了。结果,这个能见度不足50米的雾天深夜,省道二级道路却跑60码,简直是玩命。没办法,不走不行,走也走不得。只能是眼球突出,屏住呼吸般地全神贯注着跟了车队约半个小时,全身汗津津地出了雾区。这下才可松口气,可以按照自己的速度前行了。真不知道,这个头车是如何保持安全并快速行进的,路况熟悉是一方面,能见度低他是怎么解决的,他有红外穿透力?他有火眼金睛?他有特异功能?还是,他偏执狂妄?他是勇闯天涯的斗士?他这种把复杂和危险扛在一身的行为,我一直想不明白。终于,在后来有一次雾天行车中,我明白了一点。那是在往黄山山里的弯道上,一行接新的车队,头车过后,车队后面的第三台车,居然在拐弯处开了出去,掉进路边的山崖。我刚好路过此处,心中一紧,浑身通电,头发都全部竖了起来。

        雾的形成离不开水汽的浓度、环境温度的变化,雾散去,同样是需要改变水汽的浓度和温度,如有风,则是散雾最好的自然条件。可以按照简单的经验推算,摄氏5℃~30℃时,对应的单位立方米空气中,最多可以含水汽量约是6克~30克。当温度变化1℃,则饱和水汽量也相应变化约1克。而初春或暖冬时节,昼夜温差大,空气潮湿,静风时刻,凌晨或清晨空气吸收不了的水汽则会结成小水滴。这些微小水滴一般为3~100微米,落不下,也走不掉,悬浮在接近地面200米以下的空中。你用手摸不到也抓不着,但早起时,湿漉漉的雾气可以打湿你的头发,湿润你的脸颊,凝在你的眉尖,挂在你的睫毛上,晶莹剔透。
        对雾的认识,不仅有碍于简单的交通出行,有时也是灾害。2018年的春节期间,琼州海峡被大雾锁了十多天,变成了大范围的天气灾害,连平时的应急预案都发挥不了作用。那就算孔明在世,能借曹营十万只箭,想回营,怕也会迷路不能顺利返航。

        雾,也有成就山色壮美的。我常去黄山,黄山之巅的云雾,成了黄山美景的一绝。又说峨眉,十天有九天是雾,谓为人间仙境,心中必是有念。每次上黄山,总希望能在雾中穿行,能在人生梦幻中享受那一刻的飘渺。每次上黄山,总想能在山顶站立,在晨雾中等待,等待那喷薄的日出,光芒四射,绚丽多彩,雾气全消。每次上黄山,又寻至高点,总想看忙碌了一天的太阳落山,她渐渐放下身段,变得柔软,变得温存,一眨眼就躲到了山那边,还顺手拉起了厚厚的黑黑的布帘,遮了起来,让雾气轻起,回转给我一个华丽的身影!
        还有,雾对农事的作用,有利于作物生长方面,一定是利大于害的。比如,云雾茶。我原来知道这是个商品的名词,不知道具体取名的原因。后来,到了山中,知道云雾茶的生长环境,才知云雾茶好。那是因云雾茶生长地海拔的高度、土壤类型、土层厚度、肥力、朝向、坡度、温度、湿度、周边原生植物群的多样性,森林覆盖率等等因数都是极佳,就是常说的得天独厚,浑然天成,才孕育这一捧上等好茶。气候条件好的年份,才有鲜美肥壮的上等茶尖,采千万颗嫩芽,经摊晒、杀青、摊晾、揉捻、炒青、搓理、拣剔、烘干等多到工序,精制而成。云雾茶外形细长、浑圆光滑,色泽嫩绿,取一壶山泉水冲泡,叶片在水中上下翻滚,不一会,个个喜笑颜开,叶尖朝上,排列整齐,挤在一起,迎接您笑容可掬的憨,喜听您笑谈人生的阔论,一起感受您诗意生活的闲适。此时,泡开的云雾茶汤色金黄明亮,茶香四溢,浓郁扑鼻,饮一口,滋味甘醇,滑软爽口,咂嘴舔舌,真是天地之精华,其甘如饴。

        雾对于我,还有诸多的思考,比如行进、稍停和再行。前行的路上,免不了有雾,既是洁净空气净化环境,也是万物生长繁衍生息的必要条件。雾起,是因为你温度高,待情绪低落的时候,降温了,眼前就会起雾,脑中就有迷雾。这时,需要阳光的力量,给予温度,加热蒸腾,雾散云开,待前方能见度高时,方向清晰,目标一致,以终定始,永续精进。如果,暂时没有太阳,那也需要一股清新的风,吹过来,吹散心中的雾团,整理好行囊再出发,一路顺风,一帆风顺。就是,再没有阳光,再没有大风,雾不散,路不明,那也可以等待,终不可不切实际,蒙眼狂奔。也可以静下来,做一颗小竹芽,在暗无天日的土壤里,慢慢地生长,一年两年,再一年又一年,默默无闻,长长3厘米,终于见天日,成为竹笋;一夜之间,奋力向上,长长30厘米;一月之余,全力以赴,长长15米,全身接受阳光雨露的恩泽,成为高大挺拔的竹干。

        雾,渐渐散开,路标、分道线、信号灯十分清晰,我沿湖边绿道继续前行。大片的湖水一望无际,湖边湿地的芦苇在春风中微微摇动,好似窃窃私语,与我一起说雾,怼雾。
2019年2月5日于湖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