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衙坠马

 祥宏讲夷坚 2020-07-25

宋代段子:两件小轶事反映了高宗、孝宗处理小事的风格。高宗禅让皇位给孝宗,也是看到了他的仁爱宽厚。所以后世称其为“孝宗”,就是强调他的“孝顺”品格。故事虽短,反映了南宋前期的政治风貌:孝宗常去问安高宗,请教朝政。

【原文】


乾道四年正月一日,侍卫马军帅李舜举朝退侍立,赐北使茶酒,仍从驾诣德寿宫。既归,乘马过八盘岭,因而失辔,遂坠地伤腰。明日,阁门官以谒告状进呈,孝宗顾而笑曰:“汝曹欲晓此耶!三衙坠马,便与知阁官失仪一般。”盖谓理不当尔也。

先是绍兴末,知阁门事张抡赴后殿起居,由隔门东沚道街趋下,霜滑失足,顿坐于地。在一司专治閤门,职主朝觐弹奏臣僚,若本司官,则自举劾。抡既放罪,高宗诏以阶道高峻,令换作级道,于是前后殿诸阶所,一切更新。孝宗圣意,正忆此事也。

相关故事(点击直读)鲤鱼玉印||蓑衣先生||范子珉-上||范子珉-下||范元卿题扇||李晋仁喏样

【白话语音文字版】

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正月一日,侍卫马军帅李舜举退朝之后还在孝宗皇帝那里侍立,当时金人使节来朝,孝宗皇帝赐茶酒。完事以后,李舜举跟着孝宗皇帝去德寿宫见高宗。结束后,李舜举骑马走过八盘岭时,没勒住马缰绳,他竟然从马上掉下来,把腰给伤了。第二天,阁门官向孝宗皇帝报告此情,孝宗笑了,说:“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情况吗?三衙坠马,就跟阁门官失去礼仪一样!”意思是按道理讲这是不该发生的事。

之前有这么个事,宋高宗绍兴末年(绍兴最后一年,1162年),有一回,知阁门事张抡有事情去后殿高宗皇帝起居处,完事之后,从隔门东沚道街往下走,因为路上有霜,脚下打滑,一屁股坐地上了。一司是专门管阁门事物的,主要负责朝觐礼仪和弹奏有过官员,如果是本司官员有过犯,就要自我弹劾。后来的结果是张抡被免罪。就此事高宗皇帝下了个诏书,说东沚道的阶道既高又陡,要换掉。因为有这个诏书,前后殿有台阶的地方全都换成了平缓的台阶。

孝宗皇帝的意思,正是想起了此事。

【祥宏点评】:这故事说了与宫廷相关相类似的两件小轶事;三衙,也叫“三司”,分别是殿前司、侍卫亲军步军司、侍卫亲军马军司。故事里说到的一司,应指殿前司。三司主要管理朝廷的禁军,权力很大。步军司的主官也称“步帅”。马军司的主官也称“马帅”。李舜举作为“马帅”,竟然从马上掉下来,就好比打雁的让雁啄了眼。同理,知阁门事,是负责阁门事物的主官。阁门,主要是负责朝臣上朝退朝的礼节礼仪。张抡摔倒在地,全无礼节,正好比“三衙”官员坠马;高宗和孝宗两个人在细节上考虑周到,相关人都没有因此获罪;德寿宫,高宗禅让皇位后的居所,孝宗继位后经常去问候高宗,所以德寿宫也算当时一个权力中心。这次去问安,可能跟金人使者有关,刚赐完茶酒,孝宗就去德寿宫汇报情况;张抡未被处罚,恐怕也因为他跟高宗关系不错。历史有相关记载;八盘岭,当时临安的地名,现在杭州西湖边上还有八盘岭路。


(文说明:《夷坚志》原文电子版文字主要来自“梦远书城”-特别致谢!再经中华书局出版的《夷坚志》校订;全部图片来自网络。)


《夷坚志》简介:

宋代大文人洪迈编撰的《夷坚志》是中国古代志怪笔记小说的顶峰。它卷轶浩繁,包罗万象,流传至今仍保存了206卷共2700个左右的宋代事件,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伟大的宝库之一。

《夷坚志》的时空观深契佛法,与宋代文化领先世界的历史地位相一致。它表面看是一本奇人、异事、神怪大全,本质上却是最真实细腻的宋代社会生活实录,极具文献价值。

宋代社会生活塑造了此后中国人的心灵格局,《夷坚志》仿若是中国人的心灵大海。人们平时沉浮其中,茫然不觉,一旦凝神静思就会发现:

天下没有新鲜事,一切尽在《夷坚志》


随手转发,积功累德

解读祥宏谈夷坚系列之1-《夷坚志》综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