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人是一无名小卒,因偷偷替一人收尸20年后整个国家都感谢他!

 无风起念 2020-07-25

在我们的印象中,大人物叱咤风云,指挥千军万马,气吞山河,建功立业,大多历史是由他们决定和书写的。但翻开史书却发现,历史在无意中,被很多小人物不经意的举动或想法,逆转了本来的走向,成为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存在。

隗顺,一个南宋首都临安最普通不过的狱卒,生卒年不详。为什么忽然提起这个小小的狱卒呢?但因为他的一个举动让后人记住了他:冒着生命危险掩藏民族英雄岳飞的遗骨。

此事要从南宋高宗绍兴年间说起,也就是民族英雄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遇害的那一年。岳飞在大理寺狱中被害,岳云和张宪被斩首。岳飞只留下八个绝笔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岳飞的死讯传出,百姓们为之哭泣,金国大臣们为此酌酒庆贺。

而隗顺那时正好是监狱里一名默默无闻的狱卒,他为人忠义,对岳飞又一向仰慕,于是在岳飞死后,他冒着生命危险将其遗体连夜背出城外,偷埋在九曲丛祠旁。为了日后能够找到,他又把岳飞身上佩带过的玉环系在其遗体腰下,还在坟前栽了两棵桔树。

后来,果不出所料,21年后,即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孝宗赵昚即位,准备北伐,为顺应民意,为岳飞平反昭雪,特降旨称“故岳飞起自行伍,不逾数年,位至将相,而能事上以忠,御众有法,屡立功效、不自矜夸。余烈遗风,至今不泯。去冬戎鄂渚之众,师行不扰、动有纪律,道路之人,归功于飞”,并以500贯白银的高价征寻岳飞的遗体。

为岳飞平反昭雪的消息很快传遍临安城的大街小巷。隗顺的儿子看到寻找岳飞遗体的告示后,想起隗顺临终时嘱咐他的儿子:岳飞系冤死,其遗体异时朝廷必求,求而不获,必悬官赏,子以是告矣。就将九曲丛祠傍的岳飞初葬地报告了临安府。南宋朝廷于十二月十八日,按隆重的一品葬礼将岳飞遗体迁葬于西湖边的栖霞岭下,墓前树碑《宋岳鄂王墓》。

隗顺是个真男人,明大义知事理有勇气。朝廷上很多做官的,面对赵老九和秦桧的淫威都噤若寒蝉呢。隗顺在做这事的时候没有想着子孙会因此得到回报,更不会想到自己会因这件事而在史册上留下一笔。在那个黑暗昏庸的南宋,好在还有有隗顺这样一个小狱卒,为那时的社会保护了良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