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明清时期的北京城墙,总是独缺西北一角?原来与一个名字有关

 无风起念 2020-07-25

每一座古城都有着悠久的文化,也记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故事,在岁月的流逝中,虽然国家兴衰变化莫测,但是有些古城却以它顽强的生命力,在人间留下自己的印记。在中国,北京自然算是一个著名的城市了,不仅明清两代将其作为京城,就连现在,它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作为如此重要的一个城市,北京城的建设必定是要慎之又慎的,但是人们却在偶然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事情,明清时期北京城一直都缺少了一个西北角,这是为何呢?其实这里面暗藏玄机,原来这是当时设计者故意这么做的。

老北京城拥有着悠久的历史,虽然如今大部分的城墙都已经不见踪影了,但是在照片中,我们依旧可以见证它的雄姿。古城墙的周长大约为60里,墙基的宽度为24米,墙的高度为8米,全部都是由板筑的夯土墙构成。在古代的时候,这样的城墙便足以防御当时敌人的攻击了。在明朝之时,朱棣篡夺了皇位,并且决定迁都北京,此时必定需要对北京城进行重新修整,但是奇怪的是,他却没有建西北角。

对于这个问题,人们自然是十分好奇的,于是便拿出了当时北京城的地图出来进行比较,此时发现西北角果然没有城墙,而原本正正方方的城墙变成了多边形。要知道,中国古代的时候,对于“天圆地方”的说法,是深信不疑的,因此,在建设城池之时多疑方形进行建设,并且一般不会改变,因为怕坏了风水。

对于其中的原因,人们做出了一个假设,可能当时皇帝修建城墙之时下令修了西北角,但是后来城墙坍塌了。皇帝又下令让工匠重新修建,但是结果还是一样,西北角又坍塌了,此时,皇帝自然觉得事情不对劲,便认为是天意如此,自此之后便将西北角去除了,因此变成了如今人们所知道的模样。

还有一种说法,和北京城的地形地势有一定的关系,传说在北京城西北方向有一座名为不周山的大山。从这座山的名字我们便可以发现,这是有一定的寓意的。从字面上理解,很简单,那就是不希望城墙的建设形成一个正正方方的形状。

不过,这些说法都是人们猜测的,并没有历史依据。不过,还有一种说法却是深受大多数人相信的,那就是北京城的西北角刚好是地层的断裂带,也就是说,在这个地方建设城墙的话,敌军还没有打过来,城墙便有可能因为自然的原因而塌陷。为了防止这种事情的发生,统治者自然需要修改建设城墙的方案了。

参考文献:《明史》、《清史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