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梁武帝后裔独守江南,拥兵百万,为何面对唐军来袭,却不战而降?

 无风起念 2020-07-25

谈到萧铣,兴许没有几个人知道他的故事,或者说,他的故事也并不光彩。因为相较于那么多的英雄好汉,那么多的帝王将相,他真的不出众,甚至还有些窝囊。因为好说歹说他也是个官二代,是梁武帝的后裔,自己拥有百万人马,却在唐军来袭的时候,双方都还没有交战,却乖乖投降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一切是大有原因的。

我们先来说说这个人物的特点。萧铣的身份还是较为尊贵的,一来他是宣帝的曾孙,二来,大家都听过萧皇后吧,萧皇后是萧铣的远方姑姑,萧铣在自己的姑姑成为萧皇后之后人生也出现了逆转,一人光荣全家光荣嘛,萧铣有幸成了江南的一名县令,自此生活上也过得去。

萧铣这个人,还是很有帝王之相的,据当时的地方军官董景珍就曾说过:“萧铣有帝王风范,性格又好,人缘又佳”。萧铣自小没有那些公子哥的奢侈成性,而是能够体恤百姓,因而生活节俭,待人真诚友善,因而也深得民心,江南当地的民众都很喜欢他。

在现代,萧铣就是好男人的代表,他脾气好,宽以待人,又知书达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更为重要的是,人家还孝顺,这不是所有女人心中的理想男人吗?对的,萧铣就是这样的男人。

不过,安逸的日子没有多久,国家就开始有内乱了,以董景珍为首的这一派人最为突出,但是董景珍是有自知之明的,自己的能力、物质、政权等都无法胜任,怎么能够跟隋朝抗衡呢?众人议论纷纷的时候,他便想到了萧铣,首先自己跟萧铣又有点熟悉,他手下还有着强大的兵马,这几年名声在望,更何况前几年还夸过他呢?选他做领袖,再合适不过了!

说干就干,董景珍连夜赶路,并成功将萧铣说服了,谁不希望将自己的祖号恢复啊,本来这天下就应该是自己的,如今这帮人过来劝说我,这不是摆明着上天要给我机会吗?必须上,奋力一试。于是他自诩为梁王,并开始筹备兵马,打着“伐逆”的口号光明正大地叛变了!

萧铣人缘好真的没得说,许多人听说了他要叛变的事情,都纷纷前来投靠,没过几天,萧铣手下的人手就已经有了上百万,浩浩荡荡一群人,在江南立旗号。队伍逐渐夸大,萧铣便开始立以董景珍为首的重臣为王爵,成立了自己的小王国。

但好景不长,萧铣分配这些人东征西伐的时候,将兵力过分分散,最终自己的身边反倒已经没有几名大将了。由于长年累月的战斗,士兵们的战斗力有所下降,慢慢得,军力开始衰落。

好巧不巧,当唐军攻破水城的时候,萧铣自知自己已经没有反抗的机会了,为了百姓着想,他提议先投降再做打算,于是便换上了孝服,带领众将在城门投降,还说了一句在我看来较为感动的话:“应该死的只有我萧铣一个人,不关百姓的事,还请你们不要伤害他们。

唐军当然不会放过萧铣了,况且萧铣投降后,和唐高祖对话,出言不逊,丝毫没有悔改之意,被唐高祖一气之下杀了!

在很多人看来,他是一位失败者,但是在我看来,他是一位难得的好君王,兴许他一统天下后,也会是个深受百姓爱戴的好君王,因为一个能够为百姓而牺牲自我的人,有着悲天悯人的气度和不凡的王者风范,他也算得上是位英雄!

参考资料:《旧唐书》萧铣传、《资治通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