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印珍丨初识埃及

 金秋文学 2020-07-25

初识埃及

作者:张印珍

踏上埃及的土地,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沙漠,荒凉死寂,汽车经过埃及首都开罗边缘时,所见楼房是裸露的红砖,参差不齐,有三层,有两层,有四层,钢筋向上竖着,像是战乱刚刚发生过一样的破败。后来进了开罗市中心,看着很繁华的,也很现代。导游是一位埃及男子,35岁,叫阿龙,黑黑胖胖,显得牙齿痕白,却热情大方,他学习了中文,所以来做中国游客的导游。

导游阿龙笑起来很爽朗,是大笑,哈哈哈哈!笑得透彻!五脏六腑都在笑。望着车窗外无际的沙漠,导游阿龙说,是这里要建埃及新首都开罗,有阿联酋和中国建设公司进驻。

红海: 汽车穿越无人区沙漠需要六个小时,沙漠死寂,刮着黄色的风沙。到了红海便见蔚蓝的大海,海边浪漫的大酒店,虽是沙漠黄色的建筑,却挺着生机,雄心勃勃的模样!这里是另一个世界,阳光、沙滩、大海、蓝天、白云。红海的蓝色似女人多情的眼睛,根据心情一会而深蓝,一会儿浅蓝,一会儿绿蓝,一会儿红蓝,一会儿灰蓝!我疑惑地问导游,怎么蓝色大海叫红海。导游说,是因为海里的珊瑚是红色的,大海清澈见底,可爱的红珊瑚的可爱!还有几种说法:有的说红海里有许多色泽鲜艳的贝壳,因而使水色深红;有的认为红海近岸的浅海地带有大量黄中黄红的珊瑚沙,使得海水变红;还有的说红海是世界上温度最高的海,适宜生物的繁衍,所以表层海水中大量繁殖着一种红色海藻,使得海水略呈红色,因而得名红海。

还有认为红海两岸岩石的色泽是红的,所以叫红海。远古时代,由于交通工具和技术条件的制约,人们只能驾船在近岸航行。当时人们发现红海两岸特别是非洲沿岸,是一片绵延不断的红黄色岩壁,这些红黄色岩壁将太阳光反射到海上,使海上也红光闪烁,

还有将红海的得名与气候联系在一起。红海海面上常有来自非洲大沙漠的风,送来一股股炎热的气流和红黄色的尘雾,使天色变暗,海而呈暗红色,所以称为红海。

古代西亚的许多民族用黑色表示北方,用红色表示南方,红海就是"南方的海"。

埃及红海海岸,从苏伊士海湾一直延伸到苏丹边界,因其富含矿物质的红山脉使当地的船员称之为"红海"。1923年,夫勒特曾对红海海岸作过这样的描述:"世界上只有这个地方才会有如此金黄色的山和五光十色的海中溶洞,这些溶洞是东方和热带地区间的纽带"

我们的双脚亲吻着蓝色清澈的海水,看到淡菜,鳆鱼灰绿色的背脊,像一把软软的扇子,背脊上有圆圆的蓝色点点,细细的尾巴也是蓝色的!黑色的鱼群在白色的海浪冲击下,嬉闹着,黑鱼尾巴是蓝色,有的背脊是黄色的。哦,红海的沙滩上是蓝旅游的英国人,俄罗斯人,德国人,爱尔兰人等在海里游泳回来,在沙滩浪漫的遮阳伞下躺椅上晒日光浴,外国人总是那么悠闲慢节奏地生活,不像我的心永远找不到港湾静不下来。我很羡慕他们。

蓝色的红海,低语着历史远古的故事:那年那月,以色列人想逃离埃及的奴役,但必须过红海,摩西就向海中伸杖,耶和华神便用大东风,使海水一夜退去,水便分开,海就成了干地。以色列人下海中走干地,水在他们的左右作了墙垣。

法老的兵丁也随着下去追赶他们,此时已是晨更时分,耶和华神从云火柱中向埃及的军兵观看,就使埃及军兵混乱了,又使他们的车轮脱落,难以行走,以致埃及人说:“我们从以色列人面前逃跑吧!因耶和华神为他们攻击我们了。

耶和华神对摩西说:“你向海中伸杖,叫水仍合在埃及人并他们的车辆,马兵身上。”摩西就向海伸杖,天一亮,海水就复原了,埃及人想要逃跑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海水把他们连车带马都给淹死了,几乎就是全军覆灭。

那时耶和华就是这样拯救以色列人脱离埃及人的手,以色列人看见埃及人的死尸都在海边了。就敬畏耶和华神,赞美耶和华神,由米利暗带着大家唱起了摩西所写的歌颂耶和华,赞美耶和华神的诗歌。他们得救了,自然会欢乐的跳舞,赞美,颂赞,敬拜;因为耶和华为他们行了何等大的奇事,真是奇妙又奇妙的事!

哦,红海,我记住了你!

神庙:离开红海度假区,汽车穿越沙漠开往卢克索。卢克索是埃及中南部城市,坐落在开罗以南670多公里处的上埃及尼罗河畔,位于古埃及中王国和新王国的都城底比斯南半部遗址上。卢克索古迹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尼罗河东岸的卡纳克神庙和卢克索神庙。卢克索已成为一座现代旅游城市、埃及的旅游胜地,位于市中心的庙宇神殿给卢克索打上了特殊的标记,每年都有几十万游客从世界各地慕名而来。埃及人常说:“没有到过卢克索,就不算到过埃及”。

卢克索神庙坐落在卢克索中心的尼罗河东岸。长达260米的卢克索阿蒙神殿证明了卢克索辉煌过去。

它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的第十九个法老艾米诺菲斯三世(公元前1398-1361年在位)为祭奉太阳神阿蒙、他的妃子及儿子月亮神而修建。

到第十八王朝后期,又经拉美西斯二世扩建,形成现今留存下来的规模。神庙长262米,宽56米,由塔门、庭院、柱厅和诸神殿构成。塔门是神庙的主要入口。在塔门两侧矗立着六尊拉美西斯二世的巨石雕像,其中靠塔门两侧的两尊高达14米。进入塔门的东北角是太阳神阿蒙庙。

协和广场被誉为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广场,卢克索的方尖碑在那里被重新旋转在一个很高的基座上。基座四周绘有方尖碑制造、搬运的过程。基座和方尖碑碑体的图案、文字全部金饰,在夜色中闪闪发光,美仑美奂。在上个世纪被分开的两座方尖碑命运迥异,而形象也大不相同。现存于卢克索神殿的这座方尖碑以古朴的神殿为背景,显得更有历史的沉重感。方尖碑高25米,高于其后的塔门,直挺而上,与左侧的两株笔直的棕榈树形成无生命与有生命的和谐共存。

神庙有着四千多年历史,宏伟辉煌,土黄色的建筑上刻着太阳,月亮,还有神像等等,一些符号,文字,都有着别具一格的深意!穿越在神庙里,犹如穿越历史隧道,那是一个神话的世界,崇拜神的世界!皇权的威严在这建筑里仍然显示着至高无上!

金字塔:埃及的历史:一般指公元前32世纪左右至公元前343年波斯灭亡埃及这段时间内尼罗河下游地区的埃及文明

埃及大部分都是黄沙滚滚的沙漠,只有尼罗河冲刷而过的地方是孕育埃及的绿带,1/30的面积聚集了90%以上的埃及人口。埃及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受宗教影响极大,举世闻名的金字塔就是古埃及人对永恒观念的一种崇拜产物,目前埃及共有七十余座金字塔,其中最大的一座就是胡夫王金字塔。除了金字塔以外,人面狮身像也是埃及的代表物,而这两项建筑的精巧奥秘,即使在21世纪科学昌明的今日,仍难以解开。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它建造于沙漠之中,结构精巧,外形宏伟,是埃及的象征。金字塔古埃及法老王们死后的安眠之地。

在非洲古国埃及的尼罗河畔,开罗城近郊的广裹沙漠中,巍然耸立着一群全球著名的古代世界八大奇观之首的—埃及金字塔,迄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金字塔以其形体极似汉字的“金”字,因此在中国称为“金字塔”。在欧洲则称为“庇拉米斯”,是古埃及语“高”的意思,可见高大是金字塔的特征。

埃及金字塔是奴隶制帝王的陵墓,国王生前穷奢极欲,死后也仍想主宰天下。因此,在生前就不惜一切为自己修造所谓的“永久坚固的寓所”—金字塔,帝王希图永远保存自己的尸骨和尊严,于是从埃及第三王朝起便开始兴建金字塔。约在公元前2800-2300年之间,那是金字塔盛行时代。

在埃及第一座金字塔是埃及第三王朝国王杰赛尔的阶梯形金字塔,后来的角锥形金字塔,是在此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

胡夫金字塔规模最大,所以又称为“大金字塔”。它身高146.5米,象一座40层高楼,拔地而起。于1889年巴黎埃菲尔铁塔((312,5米)修建之前,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该塔占地80亩,边长2300多米,周长约1公里。全塔用230多万块大、小不同的巨石砌成,总体积250万立方米。平均每块石头重2.5吨,最重的一块约160吨。石块连接没有丝毫粘着物,但石块间丝隙皆无,使人赞叹!

塔内有甫道、石阶、通风道和墓室。室分3层,处塔底正中地下30米深处,室上有若干层房间,加三角形顶盖。胡夫大金字塔建筑之奇,至今仍是不解之谜。象金字塔这样宏伟建筑,有人认为是天外来客所建,但毕竟金字塔它巍峨壮观地坐落在地球上,成为人类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它生动具体地告诉人们:古代埃及的奴隶们是怎样地在没有火药、没有机械的年代,利用双手及简单工具而创造出这一惊人的奇迹。

金字塔至今作为世界奇观,傲对碧空,成为当今闻名世界的旅游胜地。而且,金字塔是人们探寻四、五千年前古埃及文化遗迹的巨大宝库。

其实金字塔内就是法老的木乃伊和一些宝藏,活着享受世上的一切富贵,死了也享受一切,生死都是皇权的至高无上。法老 站在权力金字塔的顶端,是神的化身,具有绝对权威!

在埃及金字塔幽深的墓道里,刻着一名庄重威严的咒语:谁打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的翅膀就将降临在他头上。人们曾经以为,把这种咒语刻在墓道上,不过是想吓唬那些盗墓者,使法老的和墓中财宝免遭动难。随着近代考古学的兴起,众多西方学者和探险家前来埃及发掘古迹,他们也没有把这当回事。然而一个多世纪以来连续发生的情况,却使那些胆大妄为的人们不得不咒语面前感到畏惧:进入法老墓宝的人,无论是探险家、盗墓者还是,绝大多数不久便染上不治之症或因意外事故,莫名其妙地死去。人们不得不怀疑:这是法老的咒语显灵了。

帝王谷:在开罗以南700多公里,尼罗河西岸岸边7公里,与卢克索等现代化城市隔河相望的一大片沙漠地带就是古埃及都城底比斯的所在地。帝王谷就坐落于离底比斯遗址不远处的一片荒无人烟的石灰岩峡谷中。在那断崖底下,就是古代埃及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70年~前1090年)安葬法老的地点。几个世纪以来,法老们就在尼罗河西岸的这些峭壁上开凿墓室,用来安放他们显贵的遗体,同时这里还建有许多巨大的柱廊和神庙。这里曾经是一处雄伟的墓葬群,一共有60多座帝王陵墓,埋葬着埃及第17王朝到第20王朝期间的64位法老,其中有图特摩斯三世阿蒙霍特普二世、赛提一世、拉美西斯二世等最著名的法老。在这些陵墓中最大的一座是第19王朝塞提一世之墓,从入口到最后的墓室,水平距离210米,垂直下降的距离是45米,巨大的岩石洞被挖成地下宫殿,墙壁和天花板布满壁画,装饰华丽,令人难以想象。墓穴入口往往开在半山腰,有细小通道通向墓穴深处,通道两壁的图案和象形文字迄今为止仍十分清晰。

总之,封建帝王的奢华生死永恒。也显示出古埃及人民的智慧!

埃及博物馆:这一天是沙漠埃及大喜的日子,一个下雨的大喜日子,我们参观了当今世界闻名的大型博物馆之一埃及国家博物馆。

埃及博物馆现坐落于开罗市中心解放广场附近,一到博物馆,首先看到的是它建筑精细的拱门,门的一侧有一个持纸莎草的德法老浮雕,另一侧有一个持莲花的法老浮雕,法老所持的物件,是古埃及南方与北方的象征,两尊浮雕合置于此,可谓足具深意。博物馆的100余个展馆和1个大型图书馆分布在博物馆的上下两层。

博物馆的一层主要展示古埃及的一般文物,其以年代的先后而划分为新王国、中王国、古王国三大组成部分,文物依各自所在年代而被分门别类。虽如此,但是想细细的玩味,确是需要充裕的时间的。其数量之庞大,其种类之繁多,令人啧然。

博物馆最为珍贵的文物则存放于博物馆二楼,依主题而划区进行展出。在众多的展厅之中,以图坦卡蒙墓展厅最为令人驻足。

1922年英国考古学家历时19年,在卢克索的帝王谷中发现了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之墓,这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法老的御座金光灿灿,蛇首鹰身形象的左右扶手分列于黄金板镶嵌宝石的椅背两侧,椅子的左右两边各有一个金制狮子头。但并非权力及财富是其所要表现的全部。在椅靠上,赫然刻着的一幅表现皇室家庭的画面,或许是为了让国王靠在"爱"上。图坦卡蒙的450磅的金棺,极具审美价值的雕刻、漆彩。帝王谷的法老雕像,宝物都在博物馆里展现。

令人毛骨悚然的木乃伊也在博物馆二楼展出。古埃及国王和王后的十几具木乃伊在法老木乃伊展厅展出。曾经的君临天下,曾经的倾国佳人,在现在却只是一具具裹着层层米黄色亚麻布的干尸了,他们躺在玻璃罩里,双臂蜷曲在胸前,安静而神秘。

雕塑、馆椁,陶瓷、石器、雕塑、藏书,15万件的文化珍品。关于埃及没有谁比这里知道的更多,这便是埃及国家博物馆。

尼罗河:多年前看过 《尼罗河上的惨案》电影, 影片改编自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同名小说,讲述了尼罗河一艘游轮上接连发生三起命案,船上的一名比利时侦探波洛最终通过侦查找到真凶的故事。因此记住了尼罗河这个名字。而今,我却能在尼罗河上乘着小花船欣赏两岸美景和尼罗河的风光,觉得有一种缘分,世上万物是有缘结合的!

尼罗河——埃及的摇篮

相传,女神伊兹斯与丈夫相亲相爱,一日,丈夫遇难身亡,伊兹斯悲痛欲绝,泪如泉涌,泪水落入尼罗河水中,致使河水猛涨,造成泛滥。每年到了6月17日或18日,埃及人都为此举行盛大欢庆活动,称为“落泪夜”。从这个神话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人们对尼罗河深深的感情。

稳定持久的尼罗河文明即古埃及文明,产生于约公元前3000年。埃及位于亚非大陆交界地区,形成了富有自己特色的文明。

尼罗河西面是利比亚沙漠,东面阿拉伯沙漠,南面努比亚沙漠和飞流直泻的大瀑布,北面是三角洲地区没有港湾的海岸。在这些自然屏障的怀抱中,古埃及人可以安全地栖息,无须遭受蛮族入侵所带来的恐惧与苦难

作为“尼罗河赠礼”的埃及,每年尼罗河水的泛滥,给河谷披上一层厚厚的淤泥,使河谷区土地极其肥沃, 庄稼可以一年三熟。据希腊多德记载:“那里的农夫只需等河水自行泛滥出来,流到田地上灌溉,灌溉后在退回河床,然后每个人把种子撒在自己的土地上,叫猪上去踏进这些种子,以后便只是等待收获了。”在古代埃及,农业始终是最主要的社会经济基础。在如此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自然条件下,使古埃及的历史比 较单纯。从约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为止,共经历了三十一个王朝其间虽然经历过内部动乱和短暂的外族入侵,但总的来说政治状况比较稳定。

古埃及的文字最初是一种单纯象形文字,经过长期的演变,形成了由字母、音符和词组组成的复合象形文字体系。今见古埃及及文字多刻于金字塔、方尖碑庙宇墙壁棺椁等一些神圣的地方。埃及盛产的一种植物—纸草,其茎干部切成薄的长条压平晒干,可以用作书写。这种纸草文书有少数流传至今。

字母的出现,约在公元前2500年至前1500年间。把声音变成字母这一巨大的进步,是古埃及人完成的。这些字母由埃及人传给地中海东岸(今叙利亚境内)的腓尼基人。作为亚洲文化和欧洲文化中介的腓尼基人,把这些字母演变成真正的音标文字,传到古希腊。这一字母系统,后经希腊人增补元音字母而进一步完备,形成希腊字母。希腊字母又经过一些改进后传遍四方。字母是古埃及人留给西方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重大文化遗产。

古埃及对天文学和数学所作出的贡献。他们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太阳历,把一年确定为365天。现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其渊源来自于此。古埃及人很早就采用了十进制记数法,他们仍然没有“零”的概念。他们的算术主要是加减法,乘除法化成加减法做。埃及算术最具特色的是,已经初步掌握了分数的概念。在几何学方面,埃及人已知道圆面积的计算方法,但却没有圆周率的概念。他们还能计算矩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以及立方体、箱体和柱体的体积。

埃及的医学成就突出。埃及人制作的木乃伊(经过特殊处理的风干尸体),与他们的金字塔一样,举世闻名。制作木乃伊增长了埃及人的解剖知识,因而使他们的内外科相当发达。他们的医术分工很细,据说每个医生只治一种病。

古埃及人最重要的精神生活是宗教。关心死亡,为来世(特别是国王的来世)作好物质准备,是埃及宗教信仰的一个主要特征。古埃及的木乃伊和金字塔(坟墓),都与这种宗教信仰有关。埃及人崇拜太阳神,特别在法老政权强化以后,埃及兴起了崇拜太阳神的一神运动。太阳神拉后来又叫阿蒙拉。是埃及的最高神,法老(国王)则被视为太阳神的化身。因此,法老始终被认为是神王,没有神圣的法老与世俗的法老之区别。法老既然作为神王,其权力也就被神化,他的话就是法律,因而埃及也就没有什么严密的法律制度。国家对经济生活的绝对控制,也是埃及文明的显著特征。

我们的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看到小毛驴车拉着庄稼,公路两旁的土地肥沃,那是靠着尼罗河的水滋养着。公路上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地检查车辆,检查人都背着枪,兵营里的人,我们还和他们合影呢!

哦,尼罗河,总算有缘与你相见,不枉此生!

现状:埃及人口数截止到2004年1月,约为7055万人(含190万海外工作人员),人种:东方哈姆族(埃及人、贝杜因人、柏柏尔人)占99%,希腊人、努比亚人亚美尼亚人、意大利大利人和法国人后裔占1%。

石油:上帝是善良的,沙漠地带里赐给埃及石油。埃及的石油产区按地理位置可分为四块,即苏伊士湾产区、西奈半岛产区、西部沙漠东部沙漠产区。其中以苏伊士产区的原油产量最大,占埃及石油总产量的78%;西奈半岛占5%;沙漠地区共占17%。按地质构造可划分为:地中海断裂区、西部沙漠隆起和半地嵌区、北西奈褶皱区、苏伊士红海地嵌区和南部地台区5个构造单元。主要产油盆地有三个:北埃及盆地 、苏伊士盆地 、尼罗河三角洲盆地。

截止到2003年底,埃及已探明石油储量为36亿桶,约 5亿吨;待发现储量31.18亿桶,整个石油开发潜力为67.18亿桶,约10亿吨。在日产量方面,据统计,1996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为每天92.2万桶,2003年埃及石油日产量为75.2万桶,其中含原油62万桶,按照现在这个开发水平,埃及目前的石油潜力可供开发近30年。

1952年革命以来,埃经济先后经历了纳赛尔的「社会主义」国有化时期、萨达特的「开放经济」时期和穆巴拉克的政策调整、以西方债权国所提条件为框架的经济改革时期。

纳赛尔时期,埃实行土地改革,对工业、商业、银行、保险业、运输业以及进出口贸易实行国有化,并搞「社会主义」和「计划经济」,工农业有一定发展。但由於政策过左和长期处於战争状态,埃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到60年代后期,增长率降至1.5%

萨达特执政后,实行开放政策,大量吸收外资,在强调国营企业为支柱的同时发展私营企业。同时,开放封闭八年之久的苏伊士运河,大力开采石油,鼓励侨汇,发展旅游业。但私人资金集中於商业和其它容易获利的行业,致使埃国民经济结构比例严重失调,财政入不敷出,靠借债度日,外债由1970年的40亿美元猛增至1980年的300亿美元。

穆巴拉克上台后,奉行「和平、稳定、发展」的内、外政策,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内外环境。穆将经济工作置於重要地位,并逐步调整经济政策。首先强调生产性开放,努力改变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局面。注重引导外援和外资流向生产性项目,限制进口,努力实现商品「埃及化」,同时鼓励出口,树立为出口而生产的意识,鼓励出口导向型产业的发展;第二,强调宏观调控,制定长远国家经济发展计划。穆执政以来,针对埃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制定了四个五年计划,提出了各个时期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和主要发展目标,使经济在国家指导下按计划发展,针对埃人口增长较快,生存空间狭小的问题,又制定了21世纪经济发展长远规划,南河谷(又称托西卡和东奥维纳特工程)、北西奈(和平渠)、东塞得港、西北苏伊士湾等国家重点工程相继开工,计划至2017年将埃土地利用面积由5%扩大至25%,力图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三,实行慎重、循序渐进的经济改革。努力实现财政、金融平衡,降低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增加外汇储备,保持经济稳定,通过私有化进程扩大结构改革,提高私营企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放开贸易并进行金融改革。同时顶住外来压力,坚持根据埃国情循序渐进,考虑社会的承受能力,照顾低收入者的利益,使经改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第四,加强外汇管理,努力增加外汇收入。1991年10月统一了美元同埃镑的兑换率(1美元=3.40埃镑左右),在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冲击时果断干预市场,维持汇率稳定。第五,大搞经济外交,多方争取外援,就债务减免与重组同西方债权国进行多次谈判,在海湾战争中东和平进程中与美等西方国家积极配合,赢得大量外援和巨额债务减免。

1991年以来,埃成功实施了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签订的经济改革计划,经济增长率逐年提高,预算赤字连续3年不到GDP的1%,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不断下降,汇率基本稳定,外汇储备增至相当於15个月的进口用汇,外债债务率和偿债率均在国际公认范围内,外国对埃投资明显增加,私营经济比重大幅提高,经济实力显著增强。1998年埃国内生产总值达2784亿埃镑(815亿美元),经济增长率5.7%,人均GDP增至4800埃镑(1410美元),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埃及的经济模式属于开放型市场经济,拥有相对完整额工业、农业和服务业体系。埃及的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工业以轻工业为主如纺织、食品加工等。农村人口超过总人口的一半,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

埃及经济屡次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来自国际金融危机的打击,但对整体的影响相对较轻。上一个财政年中,埃及国内局势动荡对国民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政府方面采取措施增收节支,吸引外资,恢复生产,改善民生,多方寻求国际支持和援助来度过当前经济困难阶段。国家财政来源主要是税收,其他大部分是靠旅游、石油、侨汇和苏伊士运河四项收入。

哦,沙漠中的埃及,自古至今,7千年的古代文明,正在不断绽放美丽的沙漠之花!

文/张印珍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张印珍,网名觅真,50后,河北沧州人。现为宁波作家协会会员,曾有10多万字的散文发在《文学港》《梁祝》等杂志。曾出过两本散文,《心灵花园》《花开的声音》。近两年爱上小诗,已经写了300多首。被贵州作家网选入2016年鉴3首,被《荒原诗人》微刊选中6首,被公众微信号小编欣妍絮语选用20多首小诗。地狱天堂微信平台选用100多首。

《金秋文学》™ 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