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晓畅丨心灯

 金秋文学 2020-07-25

心灯

作者:晓畅

小时候,父亲把农闲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读书上,因为家里穷,没有多余的钱用来买书,但父亲总能借到很多书。

连小学都没毕业的父亲读的书很杂,几乎是借到什么书就读什么书,碰到特别喜欢的就会废寝忘食通宵达旦地读。父亲的记忆力很好,几乎所有读过的书他都记得全部内容。记忆中,父亲房间的煤油灯经常彻夜通明,每每回想都觉得心里暖暖的,也深深理解父亲对知识的渴求和精神的寄托。父亲读书的煤油灯一直是我努力学习的榜样和动力。

在父亲的影响下,我从小就喜欢读书,小学三年级以后,父亲借来的书我大部分都是读过的,有白话文也有文言文,有小说、散文集、杂文集、历史、民间故事、绘画、甚至还有手抄的线装书和别人家的家谱。虽然有很多不认识的字,好在早早的就学会了查字典,除了老师教的音系查字法、部首查字法外,父亲还教会我更方便更快捷的四角号码查字法,让我一生受用。

很多书仅是读过,当时根本就没有读懂,在长大的过程中反复阅读才有了一些真知。

读书可以让时光流淌得很快,可以缓解饥饿和疲劳,读书让我忘记了生活的穷苦,时时想往和追求着书中的理想境界,更让每周一篇的作文被老师当众表扬,甚至还上了学校的黑扳报。因此小心脏时常会沾沾自喜,除老师布置的作文以外,还坚持写日记,写读书的感受和心得,写身边发生的和听到的小故事,不知不觉养成了写作的习惯。

初中时迷上了诗,特别是古诗词,还经常模仿着写。现在翻看那些旧稿,虽然甚觉幼稚和可笑,但那是成长的痕迹,其中的乐趣外人是不可能知道的。

后来开始向报刊杂志投稿,但寄出去的稿件往往石沉大海般杳无音信,偶尔也会收到退稿,有的退稿还附有修改意见。

终于在1990年的一天,寄出去的稿件有了被采用的回音,随后的岁月里先后在多家文学小报和杂志上发表了一些诗歌、散文和随笔。1994年应《人民文学》编辑部的邀约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创作笔会,有机会与叶文福、牛汉、徐成淼等大师们无间对话、交流写作的心得和经验,有机会去天安门看了升旗仪式、拜谒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瞻仰了毛主席遗容,游览了故宫、长城和北京的很多文化名胜和古迹遗址。后来陆续有稿件被收入诗合集,简历还被编入“世界华人网”和多部辞典。

在外面漂了十年,去过改革开放的风口粤东,去过诗意隽永景致迷人的江南,经受过改革大潮的暗流汹涌,见识过逆流而上的钱江潮汐,感受过梅江河的大浪淘沙,沉迷过大运河的舳舻排江……看过了江南风光,经受了青春磨砺,品昧了人间冷暖。尽管每日都在为生计奔波,但始终没有停下纸上的耕耘,人生苦乐、生活牢骚、旅途风景、命运感悟……都是些真实感受、触景生情。

自从有了微信,有了微平台,将所感所悟公之于众的机会更多了,与读者直接通话或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也更多了,却发现要写出点让人想看、爱看、耐看的东西也越来越难,人们的观念更新得太快,对阅读的品味也不一而足,而自己总有写作的底线和坚持,总不想为了写作而写作,为了赚取青睐的眼球而写作,也不想为了随波逐流而迷失自我。

每天随手写点小文小诗,是消遣也是对写作的坚持,空闲时把旧作翻出来重新审视和修改,认为成熟一点的公之于众,求得批评或赞赏,不为哗众取宠,只为分享快乐。

太平盛世,没有那么多的愤世疾俗拍岸惊奇,有的多是生活琐事儿女情长,学不会歌功颂德阿虞奉承,坚持实事求是初心不改。追求身心健康精神抖擞的正能量,让文章雅俗共赏。

读书,丰富知识储备和了解实事现象,跟上时代的节奏。写作,抒发个人感受和想往,让生活多一点与众不同的味道。发表的作品万一能够传世,也让后人知道这个世界我曾经来过。

果真如此,甚幸!

文/晓畅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晓畅,本名郭运伯,1971年生,贵州省盘州市人,喜欢写点小诗小文,喜欢观赏古物古景。1990年开始陆续在多家报刊、杂志和网络平台发表新、旧体诗、辞、歌词和短文,多件作品被多部诗词文集收录,作品被“当代作家代表作展藏馆”收藏。简历辞条收入“世界华人网”和《跨世纪中华文艺人才大典》(1998)、《世界华人专家名典》(2001)、《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2001)等多部辞书。

《金秋文学》创刊2周年主题征文启事

《金秋文学》™ 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