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聂兴莉•且将长情寄西湖

 桃溪微刊 2020-07-25
﹏﹏﹏﹏﹏﹏﹏﹏﹏﹏﹏﹏﹏﹏﹏﹏﹏﹏﹏﹏﹏﹏

 且将长情寄西湖


作者:聂兴莉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民谚不知让多少人对苏杭两地心生向往。

今年夏天我外出学习,有幸游历了一番杭州风景,并特意到西湖游赏了一日。

那日清晨,我们到达西湖时,暑气还没上升,远处雾气缥缈,晨曦透过湖边的垂柳洒下点点闪烁的光。光影中,游人三三两两,或并肩前行,或择柳下长椅休憩。微风从水面拂来,掀起了一位白衣女子的长衫,她衣袂轻扬,长发飘飘,正独自一人向不远处的拱桥莲步轻移。同行的小姑娘推了推身旁的小伙:“许仙,快去,到断桥会你的白娘子。”众人会意大笑,原来那桥就是传说中的断桥。

 据说,早在唐朝断桥就已建成,宋代称保佑桥,元代称段家桥。今日断桥于1941年改建,五十年代又经修饰。中国民间爱情传说《 白蛇传》的故事即发生于此。

伫立桥头,放眼望去,远处,一群山,几处塔洇湿于晨雾中,色彩清淡,薄得已成水墨画,若隐若现;湖波如镜,映照着山、塔和天空朵朵大梨花般白云的倩影,朦朦胧胧;几只游船躺在西湖的柔波里,与湖水相拥,无限柔情。
    日头升起,雾气消散,湖面金波粼粼,周围的山塔明朗起来,一时间,湖山胜景眉眼尽开,如油画般在人们眼前延展。桥上游人也渐渐多了起来,真是“人在桥上走,如在画中行”。

这繁华的人间,胜过天堂。

天堂人人向往,但修行千年的白娘子,却羡慕这人间天堂,为了报恩,不惜破戒,幻化成人形,体验凡人的世俗之情,在西湖的雨中,断桥之上,邂逅了一段美丽的爱情。纵使历经千般磨难,也没能动摇她和许仙的爱情,爱之弥坚,令人动容。白娘子与许仙断桥相会,为断桥增添了传奇和浪漫色彩,寄托了人们对爱情的美好憧憬。
    从断桥下来,大家在堤上稍作休息后踏上了孤山。
    与断桥的热闹相比,孤山游人疏落,显得有些冷清。山上草木繁茂,绿荫匝地,比较清凉。清泉从山上缓缓流下来,潺潺水声,使得小山更静谧了。
    我们拾阶而上,水溪在阶梯两旁与我们逆行而下。一路上不时有石桌石凳闪现,粗糙的台面,绿痕点点,可能是山上常年潮湿阴暗,生了绿苔吧。它们孤零零地散落在树丛里,不知道多久之前,它们就站在了那里,也不知道多久之后,又将化为尘土。
    石阶最高处,一面灰白石墙仿佛一道屏障,遮住了我们的视线,墙上刻着红色的“孤山”二字,墙头绿色藤蔓覆盖,上有苍松掩映,古远而静谧。

 孤山早在唐宋年间就已闻名,南宋理宗曾在此兴建西太乙宫,把大半座孤山划为御花园。清朝康熙皇帝又在此建造行宫,雍正皇帝改行宫为圣因寺,与当时的灵隐寺、净慈寺、照庆寺并称“西湖四大丛林""。北麓有放鹤亭,为纪念北宋隐逸诗人林逋而建。
     林逋,千古流传的“梅妻鹤子”故事的主人公也,他是北宋诗人,后人称其和靖先生,他恬淡好古,隐居于西湖孤山,终身不仕,未娶妻,种梅、养鹤,传说他以梅为妻、鹤为子,称为“梅妻鹤子”。“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林逋写梅的名句,常被后人引入文中,作与画中。
    归隐山林,做只闲云野鹤,是多少人的向往,几乎每个人一旦在凡尘倦了,都会生出一颗归隐遁世的心。但又有几人能舍弃对红尘的依恋,闲淡寡适?即使舍下一切,也耐不住那漫长的寂寞。像林逋这样的隐士只是世人眼中永远的风花雪月,向往之不得之,不得之,更向往之,久而久之,这种向往变成了神话 ――人间神话。

 烟火蒸腾的断桥让神仙艳慕,空寂绝尘的孤山令凡人向往。白娘子为了爱情舍弃成仙,林逋为修行放下红尘依恋。没有孰是孰非,孰好孰坏,都只为追求自己心中的梦。“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你是我眼里的风景,我亦为你眼中的风景,我们都是不一样的烟火,心中既有断桥的烟火味,又暗寄孤山的隐士情怀,也许这才是更真实的我们。
    因时间不允许,西湖景点只能领略一二,大家不免有些遗憾。走出西湖,回首望去,山山皆暮色,树树尽余晖,西湖披上了迷人的晚妆,让人不舍,且将长情寄西湖,真想留下来,细细欣赏 ,慢慢品味。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西湖,“何日更重游”?

作者简介

聂兴莉,芸芸众生中一人。

喜欢阅读,偶尔写写文字,

用文字喂养灵魂,

以怡情以养性。

桃溪有声微刊

本刊是文学爱好者相互交流,互相欣赏,共同进步的精神乐园,以发表各类体裁的文章为主;内容积极向上,温馨而感人。

本刊顾问:子非鱼(Farer)  满长安

本刊编辑:花飞雪 简莹 开心 秋雨紫竹 新雨无尘 南窗寄傲 小叶子 琉璃月 念心 暗香盈袖

后期制作:酷本

主播团队:琉璃月 宦美玲 岁岁平安 晓月清风 福开心 夜微凉 乐乐 放笔秋山  红豆  雁来花开   

人员持续增加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