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痘痘、疱疹长在“这个位置”千万别挤,当心细菌侵入大脑!皮肤“排毒”3个误区要不得……

 田园漫步168 2020-07-25

夏季气温高,几乎天天都要出很多汗,但今年又要戴口罩,以致于皮肤问题也是层出不穷:今天长个痘痘,明天冒个水疱,一不小心还会化脓,要是处理不好的话,可能带来大麻烦……

 案例 

28岁的小鱼一直身体健康,然而最近1个月开始出现不明原因的头晕、头痛,经过检查发现她的大脑内竟然有一个脑脓肿病灶,起因很可能就是挤破了脸上的痘痘,导致细菌从血液进入了大脑,必须要开颅手术切除病灶……

虽然生活中这类严重事件发生的概率不大,但夏季高温高湿,极易滋生病菌,身体的任何伤口都有化脓感染的风险,一些看似很小的皮肤问题,也不能轻易忽略!

1

痘痘、疱疹长在这千万别挤!

每个人的皮肤上都聚集着大量的细菌、真菌、病毒和螨虫,夏季人体汗液增多、水分流失加快,会促使皮肤分泌更多油脂来锁水。油脂过多堵塞毛孔,这些有害物质代谢不及时,就容易导致痤疮、丘疹、脓疱等频发。

其中,处于以下几个部位的痘痘、疱疹或伤口等尤其要小心:

1
面部危险三角区

面部危险三角区指的是从两侧嘴角到鼻根处所包含的三角形区域,这里的面部浅静脉天生发育较弱,瓣膜封闭不全,在肌肉收缩时可能让血液逆流到眼部静脉,同时还有不少血管直通大脑。

因此生长在此处的痘痘、水疱,挤破后病原体有几率通过血液进入大脑,并直接引发炎症,初期多有发热、头痛、寒战等不适,严重者还可能继发败血症、脑膜炎、脑脓肿等。


【建议】出现痘痘、水疱后尽量等待其自然愈合,一定要保持患处洁净,可以选用外用抗生素软膏,比如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以抑制痤疮丙酸杆菌,促进愈合。

2
眼眶周围

眼部毛细血管和神经分布密集,而皮肤层却较为薄弱,致病菌可能突破皮肤层,沿着伤口进入眼眶周围的软组织,引发急性感染性炎症。比如蜂窝织炎等,轻则会眼结膜充血红肿,重则眼球活动受限,并伴随有剧烈疼痛。

另外,鼻窦炎、视力矫正手术、眼部美容整形手术等,也可能引起眶壁感染,甚至是菌血症、败血症等,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处理。


【建议】注意眼部卫生,避免用手揉眼、挤破眼周痤疮等,出现不明原因的眼睑水肿、结膜充血时要尽快就医。

3
腋窝

腋窝的间皮层分布有丰富的汗腺,表面长有大量腋毛,且皮肤薄弱,这就导致腋下常常温度高、出汗多,容易藏污纳垢。腋窝内还有淋巴结群,汇集了上肢、胸背的浅层淋巴,因此一旦发生感染,容易产生炎性化脓性损害。

比如青年和中年女性较为高发的化脓性汗腺炎,就与腋窝多汗、清洁不利、摩擦和抓挠导致皮肤破损有关,患处会形成脓包、硬结,还可能与痤疮、毛囊炎同时存在。

另外,腋窝皮肤还可能出现黑棘皮病,表现为瘙痒、皮肤增厚、粗糙、黑色素沉着等,可能与肥胖、糖尿病甚至是肿瘤相关,需尽快就医查明原因,而不可大力搓洗。


【建议】不宜随意剔除腋毛,一定要保持腋下的清洁和卫生,贴身衣物选择柔软、透气、宽松和吸汗的棉麻材质,女性穿戴内衣要避免过度勒缚腋下。

4
手指、脚趾

汗疱疹是季节性高发病,一般春末夏初发病,夏季加剧,入冬自愈。患者的手指、脚趾等处常见多个针头或米粒大小的透明水疱,不易破裂,有轻微瘙痒感,通常2~3周后能自行干涸脱皮,但非常容易复发。

引起汗疱疹的原因可能是多汗、毛孔堵塞、皮肤过敏或内分泌失调等,一般不会引发炎症。然而汗疱疹一旦被外力破开,手指、脚趾又属于细菌、真菌密集区,就很容易继发感染,特别是糖尿病人,可能因此出现迁延不愈的破溃、化脓性创口。


【提示】避免抓挠和刺破水疱,瘙痒时可以涂抹复方炉甘石洗剂,如果已经发生破裂蜕皮,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激素软膏,比如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破溃严重时需及时就医。

2

痘痘、疱疹频发,

是上火?湿气重?

皮肤病的成因其实很复杂,可能与季节变化、个人体质和饮食习惯等都有关系,有时候不单纯是所谓的“上火”、“湿气”、“内毒”造成的,大家不要盲目地降火祛湿,以免陷入以下3个误区:

1
3类“上火”体质大不同

中医理论中,对于“上火”可大致分为3种情况:实火、虚火和伏火,三者都可能引起皮肤问题,但实火症状更加高发。

实火是暑热转为“热毒”的表现,还可能与饮食油腻、睡眠不足、酗酒等有关,适合进行清热解毒。

虚火是虚证,有阴虚、阳虚之分;伏火属于慢性内热,当身体劳累过度时可能发作。这两者如果一味降火不仅不能治本,还可能损伤脾胃,导致病情加重。


【症状提示】
  • 实火:面红耳赤、心烦易怒、喜冷怕热、便秘、发斑疹、舌红、苔黄等;

  • 虚火:头昏耳鸣、腰腿酸软、多虚汗、两颧潮红、五心烦热、口干咽燥、失眠、舌红少苔或无苔等;

  • 伏火:溃疡、嗓子疼痛、心烦易怒等,具体表现因人而异,但是症状持续特别时间长。

2
2种“湿气”要分清

很多人认为夏季高发的汗疱疹、水痘或湿疹等,都与湿气有关,但其实湿气也分为2种:外湿和内湿。

外湿多由淋雨、涉水或居住环境潮湿引起,更容易引起皮肤症状,如痤疮、神经性皮炎等。内湿则主要是由于脾胃阳虚引起,多转为痰湿,一般祛湿是指祛除内湿。


【症状提示】
  • 外湿:头晕、畏寒、关节酸痛、痤疮皮疹增多;

  • 内湿:肥胖、便溏、多痰、精神不济、食欲不振等。

3
盲目“排毒”不可取

有人会将皮肤问题归为“内毒”,尝试各种办法为皮肤排毒,可可提醒你一定要慎重。首先皮肤问题不一定都是代谢紊乱导致的,也可能提示有内部器官病变,所以要先查明病因。其次,即便是皮肤代谢不利,也不建议使用强刺激性的排毒产品、激素或抗生素,以免引发过敏反应或产生耐药性。

此外,过度排汗不等于“排毒”,如果是细菌、真菌感染,多汗反而易导致感染扩散。从中医角度讲,过度排汗还容易损耗阳气,导致体虚。

3

清洁、护肤+调理

皮肤少烦恼

1
每日清洁建议

每日1~2次用流动的温水清洗,水温与体温相近即可,使用性质温和、去油为主的沐浴露和洗面奶。

患处不可随意涂抹油脂类、粉类化妆品和含有糖皮质激素的软膏及霜剂,可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抗生素、过氧化苯甲酰、外用维A酸类制剂等。

此外还要注意减少用手摸脸的次数,避免抓挠和外力挤压,贴身衣物和毛巾等用品要注意保持卫生,定期更换。

2
多吃抑菌蔬菜

很多蔬菜富含抗菌消炎成分,还可以补充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改善肠胃环境,缓解炎症高发症状。

比如红萝卜、洋葱、茴香、马齿苋、紫苏、鱼腥草等,可以帮助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并促进伤口愈合,建议适当多吃。

3
清热祛湿双管齐下

如果确定是湿热体质导致痘痘和疱疹频发,则可以在医师指导下,配合使用益气祛湿食疗方来调理。


益气祛湿食疗方

【材料】生薏米、生山药、生黄芪、赤小豆、白茅根、芦根。

【做法】上述药材各10克,煎煮20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健脾利湿、益肺补肾、补气、清热。

☟☟☟

更多知识

每天坚持这样做,睡觉也能排出体内多年湿气,健康又漂亮!

315曝光“黑心毛巾”,原料让人怒目!4步教你挑出靠谱毛巾,这些使用误区也别犯~

花甲、虾、生蚝……里面黑黑的东西到底是什么,能不能吃?看完这篇你就知道了~

荷叶减脂、茭白嫩肤、芡实健脾……常见“水中植物”,是菜亦是药,这个夏天别错过~

体温每降低1℃,免疫力下降30%以上?这个前提是关键!避开四大诱因,帮你强免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