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黄巾故事的三个版本

 浮生偷闲 2020-07-25

镇压黄巾起义是《三国演义》开局第一场大戏,这件事,古人更习惯说平定黄巾之乱。措辞中的褒贬,很堪玩味。但今天我们说另一个话题。

(一)历史叙事中的黄巾

教育部审定,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是这样叙述黄巾起义的:

由于东汉后期的朝政越来越腐败,时局动荡不安,社会上大批贫民流离失所,加上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广大人民再也无法忍受这种黑暗统治了,反抗的情绪在民间蔓延。创立太平道的张角,经过10多年在社会底层传教,信徒已有数十万人。184年,经过精心策划,张角等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了。起义军头裏黄巾,在全国各地同时向东汉王朝发动猛烈进攻,腐败的东汉政权迅速处于土崩瓦解的境地。

面对黄巾军的强大攻势,东汉统治者调集军队进行镇压,同时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一致对付农民起义。在东汉军队的残酷镇压下,黄巾军受到重挫,损失惨重,起义首领张角因病去世,历时9个月的黄巾起义最后被镇压下去。黄巾起义主力虽然失败,但其余部坚持斗争了20多年。这次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这是初中生需要掌握的关于黄巾起义的历史知识。值得注意的是,谈到朝廷方面的布局,这段文字里没有出现一个人名。显然,这些“残酷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没有哪个重要到够格成为初中历史的知识点。

太平道是原始形态的道教。它是中国人自己创立的宗教,假托创始人是老子,但宗教组织的形式,许多却是采用外来的佛教的。这样的特征,带来了双重便利:

佛教传入之前,中国社会里并没有发达的宗教组织(只有墨家勉强有点接近)。应该怎样应对它,也就很缺乏经验。或者说,社会对宗教的免疫力很差,行政部门很大程度上纵容甚至配合了它的传播。——事实上,正因为有了东汉的教训,后世的历代王朝,对民间宗教就显得警觉和凶猛得多。

而太平道的经典、偶像、教义之类,又很本土化,接地气,从这点上说,它的传染性,又比佛教还强。

东汉末的几次瘟疫,也帮助了太平道传播:

初,钜鹿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奉事黄、老道,畜养弟子,跪拜首过,符水咒说以疗病,病者颇愈,百姓信向之。(《后汉书·皇甫嵩传》)

太平道者,师持九节杖为符祝,教病人叩头思过,因以符水饮之,得病或日浅而愈者,则云此人信道;其或不愈,则为不信道。(鱼豢《典略》)

从这类记录看,太平道给人看病,治愈率应该不低。

按理说,符水是不能治病的,这个效果是怎样达成的呢?

大多数瘟疫,其实致死率并不高,即使没有任何医治,如果得到悉心照料,许多病人慢慢也能痊愈。问题是,很多时候人一旦染上瘟疫就会被抛弃,所以最终他可能不是死于传染病,而是死于饥寒交迫。

一个推测是:以张角为代表的太平道的布道者们,自己有免疫能力,他们愿意照看病人,很多人因此活了下来。但这件事,当时人不会从医学的角度来理解,相反却会说:这就是太平道的魔力。因此信教的人也就越来越多。

有西方学者用这个理论来解释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兴起,拿过来套太平道的扩散,似乎也有一定说服力。

但是,太平道虽然用这种方式广泛传播,获得了几十万信众。但要以此做基础来策划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就显得教团的严密性和行动效率,还差得远了。

教科书说,“张角等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了”,这话当然是对的,但爆发前有组织,爆发后就反而看不出多少组织了。各地的黄巾军各自为战,很快形成了河北、颍川、宛城三个不同的战区。

这时候东汉的政府军,还有很强的战斗力,对平定黄巾之乱,久经沙场的将军们,很有底气。

教科书说,东汉统治者“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一致对付农民起义”,主要指的是这件事:皇甫嵩在受命平定黄巾之前,向汉灵帝提议:解除党禁。

汉灵帝刚即位不久,爆发了第二次党锢之祸,一大批热衷清议的士大夫,被指认为党人,被禁止做官,遭到了迫害。

皇甫家族是西北地区根基深厚的军阀,皇甫嵩的伯父皇甫规,以没有名列党人为耻。所以皇甫嵩也是趁着皇帝用得着自己,为自己亲近的政治集团要特赦。

平定黄巾,皇甫嵩是最大的功臣。战胜之后,有人把他比作韩信,劝他造反当皇帝,说什么“韩信不忍一餐之遇,而弃三分之业”,您难道也要学他那样后悔莫及吗?皇甫嵩义正辞严地拒绝了。当然,他结局比韩信好,后来虽然受了董卓羞辱,但毕竟得了善终。

仅次于皇甫嵩的是朱儁,他在平定颍川和宛城的战事中,都立下了赫赫战功。朱儁是会稽上虞人,和皇甫嵩不同,他代表东南方吴地的军事力量。

至于《三国演义》中风云人物,这时大都还只是时代大局中的配角。

曹操相对重要一些,平定黄巾的这一年,他刚好三十而立,官拜骑都尉,这是二千石的官,大致相当于今天司局级干部。皇甫嵩、朱儁在颍川火攻黄巾军,曹操率领的军队在政府军胜局已定的时候,赶到加入了围剿,扩大了战果。

孙权的父亲孙坚也立有很重要的战功。他是朱儁手下最善于攻坚陷阵的将领。攻打宛城的时候,“坚身当一面,登城先入,众乃蚁附,遂大破之。”

刘备的地位就卑微得多。“先主率其属从校尉邹靖讨黄巾贼有功,除安喜尉”,这一句简单之极的记录,当然也包含着一个基层将校许多血汗与艰辛,但毕竟无干战争的大局。

(二)《三国志平话》中的黄巾

民间很早就有喜爱刘备的传统,既然历史事实当中,刘备还根本不重要,那就可以甩开历史,任性的编故事。

《三国志平话》里,花了很大篇幅讲有个孙学究,怎样机缘巧合得到了一个石匣,里面有包治百病的药方,孙学究把药方传给了张角,张角就以看病为手段,组织民众造反。

《三国志平话》是文笔粗陋,叙事极简略的书。开头这段和主线无关的内容掰扯得这么细,一方面说明他对结构没什么概念,刚动笔时挺有写作热情,后面却只想赶紧完坑;另一方面也说明他对这种故事套路真的很熟悉——当时的民间宗教招徕信众,都是这个套路。

终于,黄巾起事声势浩大,引起了朝廷高度重视,平定叛乱的统帅,倒是遵照历史还是皇甫嵩,不过没理会元代人已经很陌生的东汉官制,而称他为“宰相”。

朝廷鼓励民间投军,于是我们读到了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的故事,这是正史里没有,而今天大家都很熟悉的情节。当然细节上还是有点区别,比如《平话》里关羽的脸不是红的而是紫色的,胡子不是黑长直的而是卷卷的“虬髯”。

于是,刘关张带着一支小分队,一路横扫,“破黄巾贼五百余万”。正是在他们的攻击下,张角三兄弟,才相继“死于乱军之中”。简言之,平定黄巾就是他们哥仨的功劳。而张飞的功劳尤其大,可以感受到,所谓尊刘备,一大半体现在喜欢张飞上。

按照史书的记载,接下来有个刘备鞭打督邮的事件,《三国志平话》的修改,倒还不在于把打督邮的人替换成张飞,而是把这件事由一个地方新闻,变成了牵动国家命运的大事。

报军功的时候,刘备没钱给常侍段珪送礼,被羞辱。于是张飞爆发,打落段珪门牙两个。

这下当然更加没有封赏了,于是刘备拦住“国舅董成”喊冤,结果在董成的帮助下,得到安喜县尉的位子。

到安喜县后,刘备被太守刁难。于是张飞夜入太守府,杀了他全家男女。——《平话》是说书用的梗概,文字简单。说书人现场表演时,可能会直接把《水浒》里武松杀张都监全家的内容拿过来。

这事传到朝廷,于是十常侍派督邮来审理此案。督邮被张飞“打了一百大棒,身死,分尸六段,将头吊在北门,将脚吊在四隅角上”。

事情闹这么大,刘备就到太行山上当强盗去了。——你想,黄巾起义那么可怕,能够平定黄巾起义的人反了,一定比黄巾起义还要可怕得多。

朝廷里,国舅董成又跳出来了,说为了招安刘备,我们应该杀掉十常侍。

于是,皇帝就杀了十常侍,封刘备为“平原县县丞”。

这一大段情节,大开大阖大起大落,可说劲爆之极。它完全以刘备为中心,刘备显然也成了历史的中心。唯一遗憾的是,折腾了这么半天,本来觉得刘备怎么也该封个“一字并肩王”了,结果获得的官职却突然回到历史事实附近,倒是让人猝不及防。

——刘备做过平原令和平原相,但没做过平原县县丞。当时有平原县,又有平原国(和郡平级)。县丞是县里的二把手,县令是一把手,相则是国的行政工作的实际负责人,和郡守相当,不过刘备担任的这个相似乎是虚职,要打点折扣。官制这种东西,运行时间一长,就会变得极其复杂,有时非局中人不能知其窍要,有些问题专家之间也有许多争论。《平话》的作者显然搞不清其中关系,随手写了一个,结果比刘备实际上做过的官还小。

爱听评书的朋友应该会觉得,这些情节虽然在《三国演义》里大多没见过,但其他袍带书里,却常有类似桥段。还有,最近看过一些文章说,传统小说往往要让主人公被压抑很久,才给他一个爆发,现代爽文却喜欢让主人公立刻怼回去,其实对照民间讲故事的套路,就会发现爽文才是真正继承传统文化的。

(三)《三国演义》中的黄巾

看过史书记录也看过以《三国志平话》为代表的民间三国故事,对《三国演义》的定位,就可以有比较准确的把握了。

第一,《三国演义》帮刘备吹了不少牛。像什么张飞挑邓茂,关羽斩程远志,刘备设奇兵大败黄巾,又用猪羊狗血破了张宝妖术……凡此种种,都是史书中没有的。

第二,相比《平话》,《三国演义》吹牛非常克制,因为这些胜利写得热闹,但看得出规模都不大,真正平定黄巾军的是皇甫嵩、朱儁等人的史实,《三国演义》还是充分呈现了的。

《三国演义》如何“七实三虚”,如何“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并不是瞎说说的。

事实上,《三国演义》给刘备加戏,主要不是夸张他的功绩,而是让刘备跑来跑去。

历史上,刘备大概未出河北战区,但《三国演义》里,刘备活动范围可就大了。

刘备投军后的第一战,是在家乡涿郡。

胜利后,刘备去支援青州。

再次胜利,又去了广宗,帮助刘备的老师,正在与张角的主力相持的北中郎将卢植。

卢植说,我这里不需要支援,你去颍川吧。

到颍川后,皇甫嵩说,我已经稳赢了,你回广宗吧。

回到广宗后,卢植已经被董卓取代,董卓瞧不起刘备,刘备再次到颍川,投奔朱儁。

颍川战区取得决定性胜利后,刘备又跟着朱儁去打宛城。

也就是说,平定黄巾之乱,河北、颍川、宛城三个互相独立的战区,刘备跑了个遍,尤其在河北和颍川之间,还是折返跑。

刘备这么一跑,就可以借刘备的眼睛,带读者看见平定黄巾的全局,比作者直接用全知视角向读者作介绍,身临其境的感觉要强得多。

刘备离开卢植后去颍川,尤其是非常聪明讨巧的文学手法。

一来,到颍川后刘备就遇见了曹操。小说里最重要的两位领袖,在第一回里就同台亮相。这么设计,人物关系比起史实来,立刻显得紧凑得多了。现在的电视剧里,喜欢让男女主人公第一集里就来段对手戏,和这个思路其实很相似。大众文艺的趣味,本就是稳定得很的。

二来这么处理,董卓夺卢植兵权,把卢植打进囚车的时候,刘备就不在现场了。

试想,如果刘备当时在场,他应该是什么反应呢?

卢植可是自己的老师,又是非常优秀的统帅,于公于私刘备都应该出手。来个爆发阻止董卓?那就完全改变历史了;无动于衷眼睁睁看着?又显得过于冷漠。

按照《三国演义》的设计,卢植被撤职时刘备不在,刘备是回来时遇见囚车中的卢植,一切已经既成事实。于是张飞发飙说要劫人,刘备阻止说还是要相信“朝廷自有公论”,就是有大局观了。——后来朝廷也确实有了公论,释放了卢植,刘备的判断并不错。

然后虚构刘备救董卓,遭到董卓鄙视的情节,也是强化小说中重要人物之间的联结。事实和小说比,事实比小说更奇葩更魔幻更不合逻辑,是常有的事,但现实中的人物关系,通常还是比较松散(想想生活中有多少你曾经很亲密后来却不知不觉就很少来往的人,又有多少AB很熟也和C很熟B却不认得C的情况,诸如此类),小说家就要将之变成更错综密集的网。

还有就是,朝廷不公,贪腐横行,英雄怀才不遇……是中下层文人最根深蒂固的社会认知,写到这么方面的内容,他们也最懂得如何挥洒才华。

《三国志平话》里,刘备立了许多战功,却得不到官职的设定,《三国演义》保留了,只是处理得不再那么夸张而已。孙坚战后被封为别部司马,本来大约是论功行赏的结果,《三国演义》写作:

坚有人情,除别郡司马,上任去了。

加了“有人情”三字,轻轻巧巧使画风全变。朝廷对董卓的处理是“军败抵罪”,至于不久后重新启用他,是因为西北地区发生了叛乱,不得不借重他在当地根深蒂固的势力,朝廷实在也是难以奈何。《三国演义》写作“朝议将治其罪,因贿赂十常侍幸免”,相信复杂的问题光靠行贿就可以解决,也是民间惯常的想象。

只有一处与史实不符的地方,有点细思恐极的味道。《三国演义》写了这么一句:

幽州太守刘焉,乃江夏竟陵人氏,汉鲁恭王之后也……邹靖引(刘备弟兄)见太守刘焉。三人参见毕,各通姓名。玄德说起宗派,刘焉大喜,遂认玄德为侄。

刘焉是刘璋的父亲,并没有在幽州一代任职,所以这处情节纯出虚构。刘备先受到刘焉的善待,后来却夺了刘焉儿子的疆土,妥妥是恩将仇报,于是生平最大的污点,又扩大了许多倍。号称尊刘贬曹的《三国演义》胡诌了这么一笔,还真是令人遐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