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道这个鉴定方法,各朝瓷器鉴定也就入门了

 昵称63956254 2020-07-25

关键词:痕迹法

瓷器发展至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最开始从宋早期仿古瓷器开始,比如景德镇影青白瓷,宋景德年间烧造的,瓷土白而细腻,胎体薄脆,且釉水很滋润。宋真宗命进的御用影青瓷,底款书写“景德年制”,整体器型尤其美貌,当时在还掀起流行风潮,可是距今也不过千年而已。

当时仿造的青白瓷,都是想要得到影青瓷那样的精美感觉,但是她的精美程度不能和御用的影青瓷相比较,所以所有的仿品都叫青白瓷,除此之外,当时的仿品只是仿其美,却不做防伪处理。

元朝的仿宋代官窑器和明朝的仿宋代官窑器还有哥窑器,都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而有些明代仿品都是直接做本朝款识,都不进行防伪处理的。

明朝中晚期仿前朝的瓷器,会书写前朝的款识,这个可以说是作伪的“祖师爷”了,但是当时的伪造品还尚可观,没有使用民国时期伪造的各种污染手段。

能够有痕迹查询到的伪造品出现在清晚期,而最盛行于民国,主要的伪造方法有:污水浸染法,损磨失亮法,换底法,加彩法,镶补加釉复烧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破损器物用瓷泥来修补,上釉,然后复烧。至于现代,伪造作品可以说是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不仅仅会用民国时期常用的作伪手段,更加创新制造了胎体添加老化催化剂的化学变戏法和烧成后的化学元素腐蚀法。

出土痕迹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恒痕迹,且这个痕迹认真把握起来有很多的困难。比如同样都是北方的土,那么北京的土壤和内蒙的土壤就不一样,东北的土又是不一样;南方的土,四川,重庆,江西,福建又都有差异。

大家普遍了解的附着方法,一是胶粘,可以用乳胶,鸡蛋清,或者是其他现代化的材料来粘合,粘合都需要一层层地粘,粘完后还不能暴晒,因为一晒就裂开了,最好是放在阳台或者犄角缝里,慢慢的阴干,这样水分就会自然挥发,等到挥发之后才把该掸掉的掸掉,那些掸不掉的就会一直覆盖在上面了。而且这种附着的层次非常不清晰。

另外一种方法就是埋在地底下,埋个几年,一两年,两三年,但是埋三年以上的很少,因为大家都太急了。

胎骨老化鉴定:这个主要是针对瓷器的露胎部分(比如圈口,毛口,缩釉露胎,剥釉露胎)这些地方是否受到水土浸蚀的老化,或者是否生长有土碱(钙化结晶),或者是人为的作伪痕迹。其实真正的老瓷器胎骨和新瓷器的胎骨是不一样的,打个最浅显的比喻,这两者的差别就像婴儿和儿童的一样简单没有那么神秘,只要认真辨别,是外手也可以看出来的。

釉层老化鉴定:这个主要是根据釉层老化后产生的包浆,釉内的老化釉泡,还有老化后的有序结晶来对瓷器的真伪做出鉴定。对出土瓷器和曾经入土过的瓷器,这个方法就经常用。常用来鉴定清明元宋或者更早的出土瓷器。

1.釉层包浆是传世瓷器必须要具备的特征(虽然库藏瓷器不一定有,但是民间没有库藏瓷器,所以大部分收藏家也不考虑),包浆的鉴别必须要和痕迹结合使用来考虑,有包浆却没有使用痕迹的一定是伪造品,有使用痕迹的却也要辨别,是不是人为的磨痕,刮痕,划痕,还有就是这些伤痕是否古旧,陈迹一不一样。如果都一样也可能会是伪作。这是因为创痕是不会同时间完成,一次成功 做出的。

2.有些人对老化釉泡的鉴定是非常不以为然的,有些人把并不是刺眼亮光的釉泡当作老化的釉泡,有些人把有雾状的釉泡当作老化釉泡,但其实,新烧的伪造品很多的已经把光泽问题掩盖的很好了。

真正的老化釉泡,周围会有泛白或者泛灰的老化晕圈,釉泡顶部很光亮,还有就是顶部覆盖的地方有钙化物结晶,以及顶部的破损,破损的边口老化而产生的结晶。

其实老化釉泡的表现真的非常多,釉层内里釉泡颜色都会各样各异,可是,凡是釉层内的釉泡要是只有一种样式,或者颜色,那就说明是添加了化学催老元素的新瓷器。

釉层的老化结晶最主要是看有序化结晶体。但是有序化结晶体又是千姿百态的,比如颗粒状,短纤维状,线条状,竹叶状,冰碴状,碎玻璃状,等等。目前伪造品的主要有结晶花和颗粒结晶两种。

伪造品的结晶花很粗大,都不需要高倍放大镜,肉眼就可以看清楚,并且整个器体的结晶花都没有其他的形状,而且也不会有老化层次的颜色变化。至于颗粒结晶的伪造品,结晶如霜,结构疏散,颜色统一,不会有老化层次的颜色变化。对比真正的老化结晶体,结构紧密且会有不同的老化颜色,而且老化颜色会看到过度颜色的层递变化。

古代的一些瓷器,在釉的配方上就会添加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并且在抗氧化强的环境下保存,就不会容易在釉层中找到老化釉泡和结晶体。就比如大部分的明清瓷器都不容易见到这两个老化现象。

而宋代的一些青白瓷,影青瓷,白瓷等等,都不会看到老化釉泡和有序的老化结晶体现象。出于这个原因,“古瓷器胎釉老化显微鉴定法”才不会被大多数人认可。

古物老,古物对是每个收藏家最重视的问题,只有老了,对了,才有后续的一切说法。

我是艺术太太,每一件古物,都会说话。

你所珍藏的,皆是无价之宝。

本文由福羲艺术太太撰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