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上时代的脚步:走进“云合唱”

 caoyuanhuyang 2020-07-26

  五月底以来,我们社科院老教授合唱二团微信群最流行的新词是“云合唱”。随着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逐渐深入,合唱团与全院职工一样,严格按照院党组的部署,遵照院离退休干部工作局的指挥,坚持宅在各自狭窄的天地之中。我们虽然身处陋室,不能亲历抗疫的最前线,但我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运用“云合唱”,可以穿越将人们隔离的空间和层层的壁垒,拉近了合唱团员的距离,鼓舞我们的意志,增强我们战胜病毒的信心。

  何为“云合唱”?简单地说就是:不见面的合唱。由电脑专家将要演唱的歌曲的词谱,钢琴伴奏的录音等,分享在合唱群,大家根据合唱指挥的要求,严格按照伴奏曲的节奏,各自演唱自己所属声部的乐段,并以清唱的方式录下,发回给电脑专家。专家先后将每个成员的清唱录音整理合成为一个声部的带伴奏合唱,然后将四个声部的合唱汇总成整个合唱团的混声合唱。

  刚开始接触“云合唱”,大家感到既欣喜,又很陌生。欣喜的是我们合唱团终于在刘海静老师的倡导下开始排练了,我们感到,宅居生活不能只是看微信做饭哄小孩,练好排演的每一首歌曲,也是我们合唱团老同志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出了一把力;感到陌生是这种新生技术手段我们能否适应?说得更实际一点,原来每周一次的合唱排练,大家拿着曲谱,一起跟着老师的指挥手势唱,还经常参差不齐,现在每个人要根据伴奏曲单练,节奏不能错一点,合成时你的所有特点,不论是优点还是缺点,统统表露无遗,这可不是一般的难度。

  选择合唱的曲目特别重要,既要反映时代的特点,有强烈的时代感,还要具有合唱艺术的特色。刘老师费尽了心。

  我们排练的第一首合唱是《天使的身影》。袁英作词,张千一谱曲,国家大剧院曾演唱过这首合唱。这首歌很准确地表现了抗疫阻击战中,广大医务工作者奋战第一线的情景,极好地抒发了人们对“人间最美天使”的赞美和祝愿。大家按照刘海静老师的艺术指导,张小军(指挥助理,技术合成)的技术说明,开始了独自在家排练。因为是自己戴着耳机听伴奏随着音乐节拍就得唱出来,一开始回放时,难免觉得自己的声音怎么会这样啊,节奏怎么老是扣不上啊,在种种疑问的纠结中,你会静下心来,再回看老师对合唱具体细节的指导,似乎明白了很多歌唱的道理。原来我们的歌唱只是自娱自乐,远不是真正的合唱艺术。每个人要将自己的情绪体现并通过发声,融入集体之中。以前我是不太爱背歌词的,就是俗语说的,对歌曲的谱面不熟。现在不行了,你不跟着伴奏唱个十遍八遍,谈不上对齐节奏,更谈不上音调、音色的讲究了。唱熟练后,再跟着伴奏唱下来歌词当然就随口而出了。对自己的听力,耳朵对声音的捕捉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是合唱艺术的最基本的要求。

  几天之后大家交出了作业,张小军在刘老师的具体指导下,一次次地反复修改,终将合成做出。发到微信群时,大家听后不禁发出惊叹,如此和谐,整齐的声音真是我们唱的?有了第一次成功的经验,合唱团在院离退休工作局文体处的肯定和鼓励下,又排练了一首老歌《牵手》,李子恒词曲,金巍改编合唱。这首流行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的歌曲,大家都很熟悉,容易上口,但是真正能够达到合唱的基本标准,可不是一件容易事。这次参加的人数更多了,按时交了作业有三十几位,占合唱团成员的大多数,为了更好地练习这首歌,由刘老师分几次音频授课,就歌曲的唱法、音色的把控,进行了各声部的讲评。每到上课之时,大家都满怀期望地放下手头的杂事,聚精会神地聆听老师的讲课。参与听课的,不仅是居住在北京的,还有远在外地和身在国外的合唱团员。引起我特别兴趣的是,刘老师说,为了更好地演唱这首歌,大家可以将歌词作为诗歌,用朗诵腔调和语气朗读几遍,可能会对演唱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改进我们演唱的情绪和风格。刘老师的这段话,使我想起了多年前有关《牵手》歌词的一段往事。

  好像是在1994,还是1995年。我在外国文学研究所《世界文学》编辑部任编辑。我们当时的主编李文俊先生(著名英美文学研究家、翻译家)在一次编辑部的业务会上,讲到外国文学翻译成中文的用语时,他当时六十四、五(就是我们现在的年纪),谈到《牵手》这首歌,当时此歌正在大陆流行。他以歌词为例,说歌词写得颇有现代诗的味道,歌词的语法也很前卫,比如动词和名词的共用,还有“因为,也许,所以”的结构搭配,这种新的用法虽然没有得到传统语法的认可,但是它朗朗上口,很快就被人们接受,这都说明我们对译文的一些新颖结构,也要与时俱进,不能太落伍。今天读到这种风格的诗歌,不会觉得有多新鲜,那时可算是很现代的诗歌语言。

  但愿我没有将话题扯太远,毕竟我们的刘海静老师要我们朗读歌词,只要你用心领会,应该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时,功夫在练唱歌之外,何况一首合唱歌曲,作词和作曲怎么分得开呢?

  衷心感谢“云合唱”的指导刘海静老师。感谢积极参与活动的合唱团所有同志。感谢对“云合唱”给予支持的院领导,离退休工作局的同志。“云合唱”这一新型排练方式,加深了我们对合唱艺术的理解,拉近了我们离退老同志的距离,让我们以英雄的“白衣天使”为榜样,牵起我们的双手,砥砺前行,共克时艰,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行动中,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退休干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