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松涛视听沙龙 │ 引入“自我效能感”概念,攻克音准差难点

 二泉映月听松涛 2020-07-26

弗洛伊德说,“攻击性”是人类的根本动力之一。我们常常认为攻击性是一种不好的情绪,但实际上,它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力量,伴随着一个人生命力的真正展开。一个人最好是既有力量又能安放好自己的愤怒。

所以,松涛君一直以来认为,促成身与心的和谐,“驱动”二者的同步健康,是人格塑造层面具有积极意义和十分有趣的正能量课题。如果学会化解这种普遍存在的差异——即矛盾,善于自我矫正心理层面的认知偏差,自觉驱除内心堆积的阴霾,不但可以促进自我修养的不断提升,而且能够强化知行合一观念,优化人生进程。

直白一点说,在正确的时点,和正确的人,搭建团队合作平台,做正确的事情,应该是现代社会为人处世的基本点,通力合作过程不仅充分体现团队智慧与力量,亦能彰显个人人格魅力。

心理专家认为,上述这个过程,其实是建立时空感、实现去毒化、走出心灵僻径的重要体验。通常说的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也指个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能作为权力、义务的主体的资格。而人格魅力体现的恰恰便是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很能吸引人的力量。假使在现代社会里一个人能受到别人的欢迎、容纳,那么他(她)实际上就具备了一定的人格魅力。

与攻击性相关的一个心理学概念是自我效能感。它是指一个人知道可以利用自己的努力把事情做好,也就是“我能行”。想要锤炼自我效能感,可以试着先去做好一些挑战较小的事,然后不断升级难度。一个人要先在头脑上知道只要不断投入,通过时间的累积和空间的变换,经验和能力都会增长,心愿实现的概率就会增加。

例如,在声乐学习中,一些人的音准差,这是提高歌唱能力和水平的重大缺陷或是短板。当我们在唱歌时,总有这样一些人时不时出现音调不准,俗称:“跑调”或“走调”,更有甚者属于“五音不全”。有的唱歌成了“念歌”,为此,这些歌友会产生自卑感,甚至失去了学习唱歌的信心。

因人制宜分析、解决问题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出现唱歌“走调”现象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没有能力掌握音与音之间在音高上的相互关系,即使是随着原唱也唱不准音,甚至根本不成调,这种“生理病态型”的“五音不全”,就是通过严格的训练也难以矫正,但这只是极个别的。

二是缺乏严格的听音和唱谱训练,加之音乐记忆能力差,听觉迟钝,识别音准、节奏困难,但生理上并无缺陷,这种情况是“缺乏训练型”,大多由生活环境的影响所致。

三是由于变声期的声带变化剧烈,不易控制而出现的“走调”,这种情况是“暂时失控型”,常带有时而音准、时而音不准的特点。当然成年人几乎不存在这类问题。

那么,从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出发,结合声乐学习艺术实践,还是可以通过一些音准训练去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

首先,多记。音乐是在时间中展开的,在培养听觉能力的同时,还要锻炼对音高的记忆。如在各种调式音阶中,主和弦和主音是调式的稳定音级,主音的音高代表了某个调的高度,只有记牢音高,才能在歌唱过程中注意保持这些音的音高,从而达到音的准确。具体方法是背唱、视唱经典(名曲)曲调,背唱中外优秀歌曲,记忆欣赏中外优秀作品中的主要旋律等等。通过音乐记忆,逐渐积累音乐语汇,把学到的音乐较长久地保存起来,这些对音准的训练都有推动作用。

其次,多听。音乐是听觉艺术,听音乐是进行音准训练的重要途径,其效果有时比练唱好。除了音乐课上进行的听唱、听辨、听记、听写、听析、听赏、听评等听觉训练外,课外还可以通过录音广播、电视等途径进行多听;集体练唱时,自己唱轻点,多听别人唱的音高。这样平时不断地感受音乐,日积月累,就能培养出良好的音准和节奏感。

再次,多唱。在多听的基础上,多唱些基本练习(各种调式音阶、音程和合唱),注意音高的准确性,这样听唱结合,效果会更好。这样使自己在视觉和听觉上对八度内的音高有所辨别,从而达到唱准确。另外还可以“一音辅助法”进行专门训练,就是定上一音,然后找上、下相邻的音唱准其高度,首先是级进练习,再到跳进,即从易到难进行训练。

另外,如果能学习一件乐器,经常多奏也可以矫正走调的毛病,尤其是具有固定音高的乐器,则最有助于音准的训练。当然,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设法去发现自己歌唱时对音准发生偏差的确切位置和原因就更好了。如在练唱一首歌曲时,可以停顿几次,核对音准保持的现状。还有在练唱法上要注意,气息过猛也容易使音偏高,纠正偏差之后应将正确的音高加以巩固。

所谓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学习进程。即学到的东西要经常揣摩,真正地理解其含义(包括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然后按照理论的要求在实践过程中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再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去深入学习新知识加以解决,可以相互促进。

鉴于掌握音准是一个长期、综合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要急于求成。即便音乐素养较好的人,也会出现跑掉、走音现象。但只要树立起爱好音乐的信心,以科学的态度对音准进行坚韧不拔地探索和追求,就一定能克服“走调”的毛病。

“不正经”合唱团最新节目,笑到喷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