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险(二)思维带来的风险

 韩青辰 2020-07-27

在风险(一)中,是这样描述风险的:风险是你认为一定发生的没有发生,或者是你认为一定不会发生的却发生了。风险来源于正常现象,风险来源于惯性思维。边界的改变带来风险。

这篇主要讲思维带来的风险。

风险来源于正常现象,风险来源于惯性思维。边界的改变带来风险。

当下新冠病毒在全世界范围传播,各国经济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波及。世界油价大跌。

以无常为常,边界发生较大的改变。风险上升。

讲思维离不开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离不开“是”与“否”。逻辑真与逻辑假。逻辑真是存在的边界。存在是思维的边界。逻辑“是”的概念离不开归纳法。所谓法为心固,法离不开人心的感知。

非逻辑思维更是随心感知。非逻辑思维是逻辑思维的碎片化。逻辑思维比非逻辑思维的时间跨度大一些,形成一些观念固化,或者叫广泛共识。

非逻辑思维为逻辑思维提供素材。逻辑思维是非逻辑思维的体系化,具有可传播性。能够形成知识。

归纳法是完美的吗?显然不是。对于不同的时间跨度,不同的生命周期,归纳法的含义和意义完全不同。举个例子,在鸡的全世代生命周期里,鸡的概念和实体均发生了较大的迁移,一开始的鸡并非现在的鸡,不管是在概念上还是在实体上均不同。所以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就会在归纳法上发生死循环。

这便是思维带来的风险之一。

即便我们得到了“是“,怎么运用呢?

还有一种逻辑推理是线性推理,直线推理,直白一点说就是“想当然”的认为。现代数学证明无限延长的直线并不存在,直线总是以直线段的形式存在。也就是凡是直线皆有跨度。跨度就是直线的边界。超过边界的直线必然崩塌。

这便是思维带来的风险之二。

还有一种演化推理,前文讲到了“熵增和磁缩”,用索罗斯的话来说叫“反身性原理”,用物理现象来说叫“光的自我干涉”,用信息论来说叫有效信息的极化加强,用逻辑思维推理来说叫“正确的结论使用的时候未必总是正确”。

简称正确未必总是正确。

也可以说“普适未必普适”。

这便是思维带来的风险之三。

是故,佛家有言:

万法皆空,随心而为,不我执,不法执。

既明此道,还需:

因应变化,及时调整,把握时机,做好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