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认清“吾”与“我”的玄奥,明心见性,回归本我

 幸福快乐来敲门 2020-07-27

“吾”与“我”的概念,最早见于

《老子》:“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莫之能行也。言有君,事有宗。其唯无知也,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贵矣。是以圣人被褐(hè)而怀玉”。

“吾”指人的外在相貌及外向识神,“我”指人的内在品质及隐伏的元神。所以“吾”又被称为“幻我”,“我则被称为“真我”。

认清“吾”与“我”的玄奥,明心见性,回归本我

“吾”与“我”是同一人的表里关系,也是本末关系。二者相辅相成而成其为人,缺一不可。然而二者在不同的生活背景中又发挥着不同的侧重功用。“吾”以应事,我”以建本。因为自然大宇宙同样存在着现象与本体,所以人就以“吾”去应付现象,而以“我”去顺应本体,如此才能使本固而末存。

但是生活中的人都只知“吾”並竭力的显示“吾却很少有人知“我”养“我”,所以《老子》说:“其唯无知也,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贵矣。”“吾”赖“我”存:“我”赖“吾”养。根深叶方茂,叶茂根越深;松柏常青青,离不开叶与根。

认清“吾”与“我”的玄奥,明心见性,回归本我

现时生活中的人,忙忙碌碌度终生,而在那忙碌中尽用者“吾”,以“吾”的显耀而耗尽了“我”,但却又至死不悟,人们总以为“吾”就是“我”,其实他们何知“我”之本真?

《阴符经》云:“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炼,谓之圣人…”

火者吾,木者我,火生于木者人生,吾与我共同构成了人生。人生者,过程也。要想使人生的过程更久些,那就需处理好“吾”与“我”的相互关系。如何处理好“吾”与“我”之关系;即“圣人被褐而怀玉”,“圣人不巧,时反是守”,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能如此者,则是敛“吾”而养我”,“我”固则“吾”久,人生长绵绵。

认清“吾”与“我”的玄奥,明心见性,回归本我

“吾”是“我”的偏倾,“我”是“吾”的静定平衡。倾者则危,平者则稳。久危则崩溃,久稳则无活力。“吾”“我”互用,则长呈活力而不溃。无平则无统御之力,无倾则无趋平之势。平倾之间成生机。

“吾”是指“我”的外在形式,即识神与形体。而“我”则是“吾”的内在真蕴,即元神及天道。所以“吾”只是现象之我,是小我。而“我”才是本原之我,是大我。所以我与天道又是不可分割的一体,只有使我顺从于天道之规律,我才能得到天道的最佳蕴育养护。

认清“吾”与“我”的玄奥,明心见性,回归本我

释家称“吾”为“色身”,称“我”为“法身”或“真身其实这都是异名同谓。但是无论“吾”与“我”也好,还是“色身”与“法身”也好,二者是不可离异的一体,绝对不可能分离而各自单独存在,只能是此隐而彼显,彼隐而此显,互为隐显,彼此一体。

日常间“吾”显以应事;养生时,守“我”以固本。“吾”“我”相协调而全人生之功用,故能建功立业並尽享天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