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导读(二十三)——道经 · 第23章

 叶落无痕73 2023-10-28 发布于吉林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原文】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注释】

(1)希言自然:少说话才合乎自然规律。

(2)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天地之所为,有常有变,有久有不能久,而况人为乎?故宜从事于常道。

(3)德:得。

【译文】

真正的“道”总是勿须多“言”而自然运行的。就像狂风不会持续一早上,骤雨下不了一整天。是谁使它这样子的呢?是天地。天地的狂暴尚且不能持久不衰,何况是人呢?

所以,积极体道、悟道、行道和得道的人,就能与“道”溶为一体。积极体德、悟德、行德和养德的人,就能与“德”溶为一体。失道、失德的人,就要承担失道、失德的后果。与大“道”融为一体的人,就会获得“道”的悦纳和支持。与大“德”融为一体的人,就会获得“德”的悦纳和支持。失道、失德的人,就会获得失道、失德的谴责和惩罚。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们自然就不会相信他。

【解读】

本章论述了“从狂风骤雨到润物无声”,言圣人宜无为而循常道。告诫我们要遵循“道”的规律,即遵循自然规律。“希言”、“无为”乃自然之道,统治者治理百姓要合乎道、合乎德,反之就会使政令烦杂,导致威信丧失。

常者,宇宙之母,天地万物之所以生、存,与其所以永恒不变之自然而然之道也。故大凡天下之事,以守常为上,用变为下。顺常则久,反于常者,即反于天道,与反于自然法则也。故不可久得、久处、久成;即能有成,亦一时之现象,即变也。圣人观乎天地,顺其常以化民,民亦自化于常;常者天之道也,同化于常即同化于天道。时衰世变,道德流失,治天下者不用道德而用世俗庸人所乐为之方术故曰失。从事于失者,则天下同于失,而与上共相亡于失。

守常者,道为上,德次之,失于道德,圣智仁义巧利等又次之。道降而为德,德降而为仁……义、巧、利,唯利是从,越降而越失。失道之极,必衰于乱,衰乱之极,必败于亡;救亡图存,必须返归于道德。此世事治乱存亡之机,亦天地盈虚消长之理。其中损益否泰,机朕万千,变化万千,若以变应变,则变无已时,而应亦无已时,是愈变愈纷,愈应愈迷,迷则不亡必丧,故莫若以常应变,则万变不离经。故必使天下能玄同于道,方为上治,方为大圣。

因此,以道德治天下,则天下化于道德,而人皆归与于道德。以浑朴治天下……以智巧方术治天下,则天下习于此。以暴虐方术……如此而其不乱亡者,未之有也。上行下效,风行草偃,上有所好,下必甚之!顺天者昌,逆天者亡。无违天道,无失民心,无逆人性,无反自然,为能上与道合。道不在多言。以言化天下,不如以德化天下。以法齐天下,不如以道化天下,而使天下皆玄同于道德。若徒从事于言说巧辩,则不能服人之心;能服人于一时一世,而不能服人于千秋万世也。

人的内心修养、行为方式与他的外在境遇是相应的。圣化之道,端视一心;为治之道亦然。心正则身正,身正则自天下正。故曰:观天下以身,观身以心,观心以道,观道以天地!功夫一至同天地境界,又何用治为?大化流行,又谁能外之哉!观天地气象,可以见圣人;观圣人气象,可以见天地。且观一心可以见宇宙,观宇宙可以见一心。即心见道,即道见心;修道之要,端在一心而已!

  

【故事天地】

孔子问礼(二)

老聃和孔子行至黄河之滨,见河水滔滔,浊浪翻滚,其势如万马奔腾,其声如虎吼雷鸣。孔丘伫立岸边,不觉叹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黄河之水奔腾不息,人之年华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处去,人生不知何处归?”闻孔丘此语,老子道:“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地一体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壮、老之变化,犹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于自然,死于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不任自然,奔忙于仁义之间,则本性羁绊。功名存于心,则焦虑之情生;利欲留于心,则烦恼之情增。”孔丘解释道:“吾乃忧大道不行,仁义不施,战乱不止,国乱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暂,不能有功于世、不能有为于民之感叹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