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产剧里的30岁女人都怎么了

 小酌千年 2020-07-27

最近火的两部剧都和数字有关,《二十不惑》、《三十而已》,乱用汉语,是种潮流。前者讲初出茅庐的女大学生的职场困扰,后者讲30+女性的世俗忧虑。 

               

比起一群女孩小打小闹,一帮轻熟女征战家庭与职场的故事显然更有卖点,完美主妇顾佳,old money和new money、名牌包鄙视链,丈夫出轨了该不该离婚天天刷屏。

30岁女性又一次成了砧板上的鱼肉,田野上的韭菜,被各方剁割,东亚社会对30岁女性的恶意罄竹难书,讲社会现象容易泛泛而谈,🍑从电视剧入手,带大家品品ta们对30岁女人的想象。

30岁是中国一个比较关键的年龄节点,30而立,无论男女。作家们都有着对30岁的忧患:

女作家更多,张爱玲《小团圆》:一千多年前的月色,但是在她三十年已经太多了,墓碑一样沉重的压在心上。

金爱烂《三十岁》:二十多岁的时候,不管我做什么,都感觉只是个过程。现在呢,似乎一切都是结果,让人很焦虑。

可以说悲伤逆流成河了。

换到电视剧里只多不少,不给过21世纪初有一部狂浪风骚的女性剧。它打破了长久以来社会对30岁女性高高在上的捆绑,达成了一种完美的想象。

姐妹们,浪起来! 

               

这是李樯完全照抄《sex and the city》攒的一个片子,窦唯配乐,四位京圈大姐大蒋雯丽、那英、梁静、罗海琼主演,讲述四个都市女性的感情经历。 

               

谭艾琳是个女人中的女人,平日偶有写作,深明爱情技巧但确实纸上谈兵。 

               

黎明朗是个大大咧咧的女权主义者,已经身为电视台高层的她叱咤风云,却总是吸引来一些小男生。 

               

毛纳是个独立时尚的服装设计师,美艳性感、仗义洒脱,抱着游戏爱情心态,与不同男人分分合合从不带一丝离伤,最后却仍毫无疑问地选择了婚姻。 

               

陶春是传统温柔漂亮的好女人,崇尚真爱,目标明确:好男人、好婚姻、好宝宝。  

       海报是《天使艾美丽》,有品位

四个女人总是相约在谭艾琳的小书吧谈论各种各样的男人。按她们的话说就是,女人谈论的是男人,热爱的是男人,厌恶的也是男人。 

               

这些男人各具特色,有陈坤饰演的名人陆坤。廖凡饰演的出租车司机马小冬。郑钧饰演的地产商人刘磊。赵阳饰演的音乐才子言浩军。于小伟饰演的精英律师郑凯。以及头号男主孙淳饰演的IT老板伍岳峰。 

       廖凡年轻是真帅

        孙淳,一代女性的梦中情人

女主角们阅男无数,更换男友数量之频繁、类型之丰富,在国产剧中堪称空前绝后。

故事的结局,毛纳在云南大理结婚,陶春不再埋怨与郑凯婚后无子继续他们的婚姻生活,黎明郎依然是我行我素,本来伍岳峰要来同潭艾琳和好,但是被谭拒绝了,她依然在等待真正的爱情。 

               

不说先锋性,这种大胆和反思实在非常难得。2004—2020年间,国内出现了很多聚焦都市30岁女性群像剧,但似乎并没有超越前辈。

《欢乐颂》算是当中很火的一部。

一层楼住着5个不同阶层的女性。高管安迪、富二代曲筱绡、hr樊胜美、土著关雎尔、小地方女孩邱莹莹,把20+、30+的女性糅合到一块,以为是一帮不同阶层不同性格的女性搞事业的故事。

结果是安迪的玛丽苏爱情,曲筱绡X赵医生的琼瑶漫谈,樊胜美原生家庭の不幸,邱莹莹和渣男的掰扯,以及关雎尔的小学鸡恋爱谭。 

               

对于30岁女性的成长描绘呢?骚奥瑞,冇得。

《欢乐颂》开了头之后国内的女性剧愈发一地鸡毛了。

2018年大火的《我的前半生》前半部分看着还挺像中国版《麦瑟尔夫人》,年过30的离婚女人如何搞事业风生水起,结果是和闺蜜抢男人? 

       心疼唐晶

《下一站是幸福》更加鬼扯,原本以为是30岁资深少女的恋爱成长,结果女主角贺繁星自封为“婊”,游走在年上霸道总裁和年下富二代的烂俗故事。 

               

那现在很火的《三十而已》怎么样呢?

🍑客观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数据化剧本(参考《纸牌屋》)。

剧本策划非常聪明,借鉴了相当多自媒体和论坛上面的内容。先给你哐哐上三个不同阶层但在互联网上热度非常高的女性代表。

全职太太顾佳,就是GQ文章里的顺义妈妈、海淀妈妈,资历牛逼,内外兼修,堪称完美女人。 

               

上海土著钟晓芹,有房有车有老公,但是干物女一枚,物质欲望不高,喜欢追剧写东西,标准文青。 

               

“沪飘”王漫妮,美貌柜姐,小资女性,想嫁有钱人,过着精致穷的日子(半佛仙人奢侈品那一期提到过这种人群)。 

               

除了有爆点的阶层属性,还必须给她们配置互联网上被骂得最多的三种男人。

顾佳老公,有钱艺术家,蔡国强低配,人间巨婴,喜欢玩刺激搞出轨。 

               

王漫妮CP,有钱长得帅的港男,高配王思聪,信奉不婚主义,至尊海王一枚,全球各地都有他的女伴。 

               

钟晓芹老公,虽然不出轨但精致利己主义还直男癌的养鱼达人。 

               

除此之外,还加入了微博热搜经常出现的元素,什么奢侈品鄙视链、幼儿园入学奇葩规则、如何鉴别绿茶,片尾还夹带着摆摊卖煎饼母子俩的日常。九九八十一加起来,精准打击,总有一处能引起共鸣。

已婚的,觉得孩子上学真难,小三挖墙脚无耻,虽然我的包友、牌友傻逼但为了资源置换还是不得不和她们厮混。 

               

未婚的表示,男人都这么可怕的嘛,今日份恐婚恐育目标达成,顺便感慨一下社畜生活。

确实是这几年女性群像剧的天花板了。豆瓣评分8.2(降到7.9),吹的媒体也很多,但东方台独播收视连《小娘惹》的一半都没达到,更别说之前同类型的《安家》了,是它被低估还是观众不识货?

非也,这部剧有优点,但缺点更明显,首先是一些剧情上的毛病。

王漫妮1w5的收入(这还没加她的各种提成)显然已经算不错了,但是却花7k租房,美其名曰喜欢阳台通勤近,给家里寄2k,然后哭穷,丧,自诩为沪飘,剧方还买了一个王漫妮是社畜缩影的热搜。 

       

您国贸丽人装什么五道口搬砖户?

安在她身上的情节也不能细品,穿着朴实无华的客人无人接待,我接了,是个超级大单。

编剧用的大概还是2G网,快手反转小短片都不兴这么玩了。而且按照SKP人上人的鄙视链,我们可以合理推测大姐可能都进不去店,保安会以为是送外卖的。

漫妮后面也不搞事业了,给她安排一邮轮艳遇,跟港男玩日抛型恋爱,惹! 

       

顾佳的太太圈残酷物语,太太们一个个跟二百五似的,顾佳辱骂了一下王太太是暴发户、low逼,王太太就帮她儿子上顶级幼儿园带她进豪门富婆圈,这是什么反向霸道总裁文吗?——这个女人好单纯好不做作哦。 

               

钟晓芹这条线婚姻关系还算真实,但是后面剧情发展是30岁职业社畜离婚后容光焕发,身边还有一个20岁的小狼狗各种献殷勤,前夫悔不当初开始追妻火葬场,编剧在做什么玛丽苏少女梦? 

               

不过这些都只是小瑕疵,国产剧一贯的毛病,最重要的问题在于:

如果说展现了4分真实,那么其余6分都来自编剧在黄浦江边的工作室里和一帮剧本策划的想象。

当顾佳征战太太圈时,很多人又想起被《小时代》支配的恐惧。 

               

比如:

               

还有林萧因为穿着三叶草运动鞋被人嘲笑,眼泪像兰州拉面一样顺势掉了下来。

《三十而已》有异曲同工之妙,故事发生地也在上海,三个主角,一个是准上流阶级,一个是奢侈品柜姐每天跟上流阶级打交道,还有一个是漂亮可爱打扮一下跟20岁差别不大的上海土著。

              

去年的《小欢喜》同样讲中上层,但黄磊没强调阶层,宋倩四套学区房没炫耀爱马仕包包,刘静老公是区长也没叫季夫人,人有自己的职业。就老老实实拍扭曲的亲子关系和教育问题。 

               

而这剧最火的卖点是富婆鄙视链。

很多人说有张爱玲内味儿,端着面磨着脚,你笑我来我喇你,华丽的袍子下面爬满了虱子。

可中国改革开放才多少年,什么old money和new money,按理说咱全都是no money,卖个麻袋真当自己是叶卡琳捷娜了,要是真敢拍咋搞money的,我还敬你是条汉子,明摆着当噱头,强烈建议编剧多读几遍毛姓男子选集。 

               

以及过度卖惨,国产编剧蛮贪心的,就是喜欢在一部剧里给你塞180集《今日说法》的内容,一个人身上必然要被安排上所有的人间苦难。

三个主角虽然是中上层,但各有各的惨。

顾佳,单亲家庭长大,虽然成为一名完美女人,但曾经两情相悦的丈夫还是出轨了。 

               

小三丑还没文化!what 册那 fuck?!

漫妮,我这么漂亮这么优秀这么上进好不容易认识了一个优质男结果被小三;

               

与多人共用一根按摩棒?

晓芹,冷暴力流产离婚一条龙服务,猫还丢了。 

               

老公更爱他的🐟,结婚7年结了个寂寞。

尽管这个世界上的痛苦各不相似,每个阶层都有每个阶层的烦恼,人们无法互相理解各自的痛苦,比如我纠结要不要省三个月工资买2万块的包和富婆纠结要不要买200万的爱马仕or250万的劳斯莱斯还是全都入了的烦恼显然是不同的。

但至少你不能在中国这么搞。这个世界确实有顾佳、王漫妮、钟晓芹们存在,but不具备普遍性。

具有普遍性的家庭主妇和社畜是什么样呢?

家庭主妇哪儿是顾佳这种,插插花搞搞茶艺天天健身做瑜伽,大部分是既累死累活做家务照顾老小又要赚外快,可能还要被丈夫家暴。剧方买了一个“家庭主妇算不算独立女性”的热搜,主演童瑶激情转发“算”。 

               

算个锤子,就tm离谱。大家不要信,赶紧去工作!

而漫妮这种所谓社畜,月收入1w5(仅仅是底薪),加上提成怎么着也有3w左右,谁要是说这个收入在上海是中下,拿着5K工资写着月收入5w人群焦虑的公众号编辑和编剧助理要打人了。

至于钟晓芹,上海土著,🍑重新投胎都未必能投生过去。

说白了,三个主人公压根不是大多数人接触的范围,编剧又多次强调了她们的财富储备和阶级属性,比她们惨,条件还没她们好的观众看着她们的“惨”就觉得:全你tm是小布尔乔亚的烦恼。 

               

都市剧的一大作用就是让人自我代入,但对这剧最能代入的人群,大概率分布在柜姐、土著、富婆以及臆想自己是新中产的年轻人(租朝阳区1号线附近的loft,吃着300块一顿的海底捞外卖,讨论当下最火的轻奢,全身穿戴30000+的家当,而存款为0)。

这种生活在都市的,尤其是大型都市里年轻的、掌握新技术的、受过足够高教育的,更重要的是拥有消费能力的女性,她们还有一个共同特点,独生一代。

那么问题来了,这部剧应该叫《大时代之上海女子图鉴2020》。

我真没看出来前辈对30岁的那种轻盈理解。

对30岁这个主题理解实在太肤浅。英文名还叫“nothing but thirty”,英语战五渣的桃百度之后释义如下: 

       一股焦虑感扑面而来

而且剧情讨论的还是婚恋和女性的关系,而不是女性和事业的关系. 

       就是冯唐拍的那个巨恶心的广告

按理说,30岁只是个时间单位,并不是社会规则。这种类型的剧本应该表现的是30岁这个年纪的迷茫、豁达、成熟、拧巴、自由种种互相矛盾的情绪碰撞。

不管是成长为独立女性还是努力成长为独立女性,都能够给30岁左右的女性一个积极的价值指向。 

       去年的韩剧《浪漫的体质》就拍得非常好,看完一点也不害怕30岁的到来

这几年国内虽然多了不少都市女性群像电视剧,但没有一部值得拿出来细品的,都是图一爽完事,你说悬浮人家自诩写实,你说要有深度人家反驳我们就一娱乐片不要细究。

遥想2004年的《好想好想谈恋爱》还是一曲都市女性乌托邦,中间全是一地鸡毛,到了2020年的《三十而已》有过之无不及,变成了残酷敌托邦。

拼上位,打家长,撕绿茶,泡富豪,被小三,各种女人为难女人,我拳头真的硬了。 

               

这不就是《我爱我家》里小凡说的:人工流产大家谈,少女失身面面观;性变态,同性恋,小蜜为何傍大款。

说到底,其实并没有关注阶层矛盾和女性困境,都以关照之名贩卖焦虑。

🍑觉着国产剧可以更接地气更关心一下中底层的30+女性。李姓男子前不久才说了:“中国有6亿人月收入不足1000。”

这才是真实的中国社会,真实的我们。

不能因为后浪广告看多了,真以为自己就是那一小波幸运er了吧?别的不说,贫嘴张大民和闲人马大姐彻底从荧幕上消失了。

该做的是什么呢?是把1k--15k这个区间缩小,大家都成为人,而不是让15k不计一切代价爬到200k,做人上人。

中国的30岁女性,无论是荧幕内还是荧幕外,都有很长的路要走哇。

设计/视觉:YA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