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语堂:中国人只要有一把茶壶,走到哪里都是快乐的

 海阔天空wslas3 2020-07-27

林语堂先生说过,“捧着一把茶壶,中国人把人生煎熬到最本质的精髓。”

林语堂先生(1895-1976)

这位以“快乐哲学”闻名、被称为近代史上“最懂生活的男人”,在他的《生活的艺术》一书中这样说道:“凡真正爱茶者,单是摇摩茶具,已经自有其乐趣。”

赏器与品茶,历来如影随形,这使得爱茶者也多是爱壶之人。在《茶与交友》一文中林语堂先生提到一位叫周文甫的文士,他非常宝贝自己的茶壶,每日在固定时刻自烹自饮不下六次,离世时甚至以壶为殉。可见饮茶之人与他的茶壶之间,已不单单是一种使用关系,更是像是一位相伴不离的知己老友。

与文雅之人饮茶,客不必多,因为茶需静品,才知其中味;友需投趣,方能共赏杯壶之美。

在茶壶之中,紫砂壶被誉为“世间茶具为首”,并非夸张,烧成后的紫砂器保温性和透气性十分理想,且紫砂泡茶既不夺香也无熟汤气,因此是最为理想的沏茶器具。

用紫砂壶泡茶,使用的年代越久,壶身的光彩就愈加光润古雅,泡出来的茶汤也越醇郁芳馨,甚而是空壶注茶也会沁出淡淡茶香。

一把上好的紫砂壶的摸起来定是手感极佳,如摸豆沙,细而不腻。茶人可借每次泡茶品茗时,不断地抚摸茶器,透过舒适的手感不仅可达到愉悦心灵的效果,假以时日,还能养出一把散发茶人个人气质的专有茗壶。

自古文人有三雅,奇石、兰花、紫砂壶,观复博物馆秉承“与古人对话,与文化同行”的造物理念,澄心制器,推出宜兴原矿玉乳西施紫砂壶。

这买壶藏壶第一眼看泥料和壶形,观复玉乳西施紫砂壶采用传统经典玉乳西施壶型,精实饱满、线条流畅,肩上弧度圆润,流、把前后一气贯通,浑成一体, 古朴素雅。

再看这泥料,精选优质降坡泥,泥中配置浅黄色的颗粒,颗粒显现,自然匀称,精光内蕴,粗而不糙,呈现出紫砂特有的肌理。

要说这降坡泥,还有一段趣味典故,据说在90年代初,宜兴当地要开通'陶都路',为使公路降坡平坦,工程队在挖坡中,偶然发写一种紫砂原矿,泥质精良、存量稀少,故名'降坡泥'。

以降坡泥制器,冲茗茶汤温顺醇和、回甘强劲。透气性佳,热淋变色率高,亲茶性亦颇合中庸之道,此壶养成后,更显温润雅致,乃绝佳泡茶利器也!

在此奉上一则冲泡建议:此壶适合冲泡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 、 铁观音(中焙火或重焙火系列) 、普洱茶各品类皆宜。

“每天清晨坐在明窗净几前,一面抽烟,一面饮茶,微风拂面,鼻里嗅嗅两下,胸部轩动,精神焕发,文章由口中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念出,叫书记打出初稿,倒也是一种乐趣。”——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林语堂先生说:他每天非喝茶不可,不喝茶就写不出文章。那您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