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瑾瑜匯】神秘通靈 吉祥不朽——玉龜

 睫毛上的风尘 2020-07-27


甲蟲之精 

規現六合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龜具有安穩、吉祥、不朽、通靈的文化品性,人們在神話及各種文化中對龜進行編排,讓其與包括天、地、人、山、鳥、符號等等的各種角色組合,形成了豐富多樣、新奇有趣的文化景觀。《禮記·禮運》曰:“麟、鳳、龜、龍,謂之四靈。”這“四靈”之中,麟、鳳和龍均為虛構,唯有龜是現實存在的,足見龜在古人心中的地位。

龜崇拜

中華民族的龜崇拜,源遠流長,由此積澱而成的龜文化,滲透到經濟、政治、軍事、天文、醫學,乃至人的思想、意識形態、社會風土民情等各個領域,龜,成為原始自然崇拜的對象,並成為若幹氏族所崇拜的圖騰。

大汶口文化先民用龜還原圖

中國古代文獻當中,關於龜的神話不勝枚舉。《淮南子》卷五《覽冥訓》載:“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爛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蒼天補,四極正。”顯然,龜在人們心目中充當了保護神的角色,人們崇之、敬之也在情理之中。



有學者認為,古人對龜的崇拜很可能源於生殖崇拜。史前社會早期處於母系氏族時期,生殖崇拜主要表現為對於女性生殖器官的崇拜。進入了父系氏族社會後,男性在社會中地位上升,生殖崇拜又轉變成對男性生殖器官的崇拜。江蘇劉林大汶口文化墓葬中發現了一具完整的男性骨架,年齡約16歲左右,隨葬龜甲2副,其中的一副就置於墓主的襠部,覆蓋著男性的陰器,龜甲的頭與墓主的頭同方向。龜甲的前半部分鉆有兩大兩小的四個圓孔,成方形排列。有學者從龜甲覆陰的狀況分析,認為是把男根放入“神屋”內(龜甲的學名為“神屋”或“漏天機”),使龜甲完全套住男根,再用繩索穿入四個孔中與人體拴牢,使人根永遠不離龜甲。古人把人根放入龜腹,期望它能得到龜的護佑,受到龜靈的感應,保其後代人丁興旺,永遠昌盛。

劉林大汶口文化墓葬出土背甲線描圖

其次,《淮南子》說:“龜三千歲”,龜的生命力很頑強,可以忍受饑餓,長期不攝食,對於壽命較墓短的古人來說,龜的長壽又成為其崇拜的對象。如黃帝族、鯀氏族及東夷族等都以龜作為自己的圖騰,就是希望自己的部落像龜一樣長盛不衰地延續下去。

賈湖遺址M344:18出土龜甲

此外,龜在我國古代還被作為雨雲等自然力的化身、力量與財富的象征、權勢地位的標誌等。《史記·龜策列傳》:“能得名龜者,財物歸之,家必大富至千萬。”《禮記·禮器》載:“諸侯以龜為寶,以圭為瑞。家不寶龜,不藏圭,不臺門,言有稱也。”可見,龜的身價極高,不僅是寶物而且是門第高低貴賤的重要標誌。

賈湖遺址M233內出土龜甲及石子

龜甲之用

考古出土的龜甲器,起先見於山東泰安大汶口,後來在江蘇邳縣劉林、大墩子和河南賈湖等遺址陸續有相當數量的發現。這些出土的龜甲大都有加工的痕跡,結合出土龜甲墓葬的規格、隨葬品數量和組合等情況分析,專家認為,這些龜甲顯然不是一般的隨葬品,應該有其特殊的功能和意義。

關於實物龜甲器用途的研究,以實用器定性的有甲囊說、護臂說、響器說、巫醫行醫的工具說、占卜用具說,以非實用器定性的有龜靈說、玄龜說和藝術神器說等。判斷為實用器的根據是龜甲在墓中擺放的位置,認為龜甲器是作護臂之用;根據龜甲內的骨針、骨錐而將龜甲器判斷為甲囊;根據龜甲內放置物認為龜甲是占卜工具;有的借鑒北美現存的民族學資料,將龜甲器解釋為響器。

河南賈湖遺址出土 龜甲器及石子

占卜用龜

中國古代先民對龜的崇拜是至深至全的,尤其是作為占卜材料。古人認為,龜的身上體現了天地和四方。《禮統》對龜有如下記載:“神龜之象,上圓法天,下方法地,背上有盤法丘山,玄文交錯以成列宿,五光昭若玄錦,運轉應四時。長尺二寸,明吉兇,不言而信。”

商王武丁時期 雨刻辭龜甲

仔細觀察,龜之背甲,中間五塊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五行的兩側各有四塊龜甲共計八塊,象征乾、坎、艮、震、巽、離、坤、兌八卦。再往外的一圈邊裙,共計二十四塊,代表一年的二十四個節氣。腹甲兩列,每列六塊,共計十二塊,象征一年十二個月。這樣看來,天地大數都集於龜的一身,五行八卦的根本原來也都早已被造化寫於龜甲之上,龜簡直就是天地萬物的化身,古人崇拜它,利用其溝天通地,預知生死,占卜吉兇。

龜甲占卜是在龜殼或者牛肩胛骨上鉆一個小孔,然後用火在孔中燒灼(卜這個字其實就是炙龜之形)。因為受熱甲骨開裂,自然產生了裂紋,而這個裂紋便是“兆”,如今我們講征兆也是源於此。有了“兆”,占卜的巫師便要依據裂紋的形狀判斷吉兇,然後把結果刻在甲骨上,讓人們依據天意行事。甲骨也因其質地偏硬,又經灼燒碳化得以完整保留。

商周時期,龜卜被廣泛使用,商周王室和貴族幾乎每日必卜,每事必卜,占卜十分頻繁,占卜的內容涉及軍機政務,土木工建、婚喪嫁娶等眾多方面。巨大的數量、龐大的占卜機構、嚴密的占卜程序以及精湛的契刻技術,體現出了商周龜卜的高度成熟化。

商王武丁時期 卜甲

春秋時期,龜卜失去王室獨享的地位,上至天子,下至諸侯、大夫甚至家臣,無不使用龜卜,可以說這一時期是龜卜使用最廣泛的時期。至戰國時,新的社會制度形成,龜卜也開始走向沒落。

秦咸陽城遺址出土 戰國晚期卜甲

提及占卜用龜,不得不說到安徽含山淩家灘遺址出土的一件與龜有關的玉器。這件玉器是由龜背甲和腹甲兩部分組成,中間還夾有一塊長方形扁平刻紋玉片。此器形如除去內臟和手足的龜殼,背甲弧凸,腹甲底部平齊。此器較大,且上下的背甲和腹甲可分開為兩部分,龜背和腹甲均有若幹穿孔和凹槽,可供穿系用,用時與玉刻紋片捆在一起。

凌家灘遺址出土 玉版、玉龜

此器並不是一種玩賞品,而是一種有一定意義的原始歷法或有宗教色彩的用器,有人推測它們是古代“河圖洛書”的最早遺物,是當時用的占卜“神器”。

龜形玉器

在中國古代玉器中,自新石器時代開始就已經有了用玉做的龜形器,延伸至各個文化期及夏商周,依然傳承有序。

文化期玉龜

紅山文化玉龜,是今所知玉龜的最早實例。如今所見的紅山文化玉龜多單個為器,半圓雕,並以寫實的手法進行琢刻。此期玉龜一般作爬行姿態,龜的首尾和四足外伸,足、首常以簡單的數道弦紋表示局部器官,龜腹平坦,龜背呈多角或橢圓形,微弧凸。紅山玉龜底部皆有孔,呈喇叭狀,俗稱“牛鼻形孔”,透孔處或於頸下,或於腹下,供佩系用。

胡溝頭墓地1號墓出土 玉龜

紅山遺址墓中發現,玉龜常被墓主握在手中,一手一只,一雌一雄,出土玉龜的墓規模大,隨葬品多,這說明墓之生前擁有較多的財富和享有較高的社會地位。

胡溝頭墓地1號墓出土 玉龜

較紅山文化,良諸文化玉龜較為少見。良諸玉龜亦以寫實法制作,頭和四足外伸,背弧凸,底平並有隧孔供佩系用。不同於紅山文化玉龜的是,良諸文化玉龜的背甲,除有紅山文化玉龜的弧凸形外,另在背脊中央有以垂直的微凸縱線。良諸玉龜的背甲作橢圓形,不顯露龜尾,龜甲與頭、四足的比例較大,玉龜的紋飾顯得更為簡樸。 

浙江餘杭反山1號墓出土 玉龜
商周玉龜

商周玉龜的形式多樣,有的是前期的繼承與發展,有的則富有新時期特色。此期玉龜的基本形式如前期的紅山文化文化玉龜和良諸文化玉龜,即以單個為器,半立雕,作首、足外伸的爬行狀,背弧腹平,有穿孔供系佩用。至西周晚期,也見無四足外伸和首尾各有一穿孔結構者。

山東濟陽劉臺子6號墓出土 玉龜

商周時期玉龜工藝手法較精致,除全面繼承早期玉龜制作的全部工藝技法外,又出現了一些新的技法,尤為突出的當數“俏色”玉龜。玉工利用原玉質不同顏色來表示不同的器官色,這也是迄今所知的最早用“俏色”作器的玉雕作品實例。

婦好墓出土 俏色玉龜

此期還有一類玉龜,其形式如淩家灘文化玉龜背甲和腹甲合並形,但非兩部分組合而成,上面也沒有有多個穿孔和凹槽,玉龜器形較小,背有龜紋,中有一首尾相透圓孔,供佩系用,實例可見晉侯墓地出土的西周玉龜殼。

晉侯墓地出土 龜形玉飾
戰漢玉龜

戰漢時期龜形玉器很少出現,偶爾出現也只做為印鈕等,象征統治者的權利和地位。漢以後玉龜也極少出現,玉龜也從神物成為自然寫景之物。

故宮博物院藏 白玉龜鈕“績平”印

龜,伴隨著幾千年的中華民族歷史發展至今,形成了中華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個部分——龜文化,在中華民族的民族心理、文化背景的形成過程中,起到了極為重要的鋪墊和支撐作用而顯得獨具特色。 

博物館藏玉龜

哈佛藝術博物館藏

實際尺寸:長3.8釐米,寬2.1釐米

遼寧省考古研究所藏

實際尺寸:長9.4釐米,寬8.5釐米

遼寧省考古研究所藏

實際尺寸:長9釐米,寬7釐米

三門峽市博物館藏

實際尺寸:長3.3釐米,寬8釐米


寶雞市青銅器博物館藏

實際尺寸:長3.5釐米,寬2.3釐米


河南博物院藏

實際尺寸:長4.2釐米,寬3.5釐米

河南博物院藏

實際尺寸:長3.1釐米,寬2.2釐米

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實際尺寸:長5.3釐米,寬4.1釐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