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寺庙的和尚连如来都不放在眼里,背后势力与一个死人有关!

 姜子说古书 2020-07-27

题:这个寺庙的和尚连如来都不放在眼里,背后势力与一个死人有关!

文|姜子说书

《西游记》故事里,有一个寺庙名叫“敕建宝林寺”,这里的和尚明知道对方是唐僧,背后势力是如来,却丝毫不给面子。

敕建宝林寺

“敕建宝林寺”的和尚头子不但不允许唐僧留宿,还嘲笑取经人,道:“你既往西天取经,怎么路也不会走?”

为什么这个和尚不给如来面子?为什么这个和尚对“远来的僧”这么大意见?

因为这个寺庙叫做“敕建宝林寺”,这个和尚是个僧官,他背后的势力是乌鸡国王。

乌鸡国王此刻已经是个死人,但是他生前信奉的是道教,修炼的是道教的动门之道。

乌鸡国王复活之后,孙悟空让他打扮成道人模样,进宫复位,原著中写道:且教道人过来,摘下包巾,戴上冲天冠;脱了布衣,穿上赭黄袍;解了绦子,系上碧玉带;褪了僧鞋,登上无忧履。

七八个年头

《西游记》故事里,“敕建宝林寺”的僧官不给如来面子,因为,八年前来了,来了几个行脚僧,一住就是七八个年头。

僧官本来只打算留这些行脚僧住几日,结果对方贪图自在衣食,更不思量起身,一住就是七八个年头,又干出许多不公的事来。

从此以后,僧官便认定行脚僧都是没脊骨的和尚,连同如来等一切佛教之人,也一并鄙视。至于他自己,他当自己是官而不是僧人。

八年前出现的这几个行脚僧是谁呢?其实就是文殊菩萨一行人!

《西游记》故事里,文殊菩萨的坐骑来到乌鸡国,是五年前的事情,而乌鸡国干旱,恰恰是八年前的事情。

八年前,乌鸡国王拒绝了文殊菩萨的斋供要求,就如乌鸡国王敕建的宝林寺,在八年前就打算赶走这几个原来的行脚僧,拒绝长期供养他们。

这个故事最后的结局,自然是乌鸡国王复位当皇帝,然而,正都在贺喜之间,又听得黄门官来奏:“主公,外面又有四个和尚来也。”

猪八戒认为是妖精弄法,假捏文殊菩萨,却又变作和尚来斗智,却原来是那宝林寺僧人。

《西游记》作者这一笔,却是是为“斗智”,大抵不过提醒读者,藏在敕建宝林寺的秘密,正是故事的前因后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