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薛宝钗是牡丹花,《牡丹亭》伏黛玉死,这首《牡丹花》揭开谜底

 姜子说古书 2020-07-27

  题:一首唐诗,宝钗、黛玉、袭人、湘云等人的命运,都在其中了!

  《红楼梦》故事里,作者常常以花比人,把薛宝钗比作“艳冠群芳”的牡丹花,牡丹花是群芳之冠,正所谓:“花开富贵”,恰应了薛家的皇商身份,众人看了,都笑说:“巧的很,你也原配牡丹花。”

  林黛玉则被比作芙蓉花神,“风露清愁”四字,恰似林黛玉的命运,众人笑说:“这个好极。除了他,别人不配作芙蓉。”

  《红楼梦》一篇故事,上半部《庄子》,所谓“二玉合传”,荣国府故事也!下半部《续庄子》与外篇《胠箧》,所谓“二宝合传”,甄府故事与宁国府故事也!

  《红楼梦》故事里,荣宁更替,东邻取代了西子,薛宝钗成为群芳之冠的人上人,可以随意命人,林黛玉的“风露清愁”,原是拜薛宝钗所赐,是故,芙蓉花自饮一杯,牡丹花陪饮一杯。

  至于下面所镌小字,林黛玉这个芙蓉花的“莫怨东风当自嗟”,与薛宝钗这个牡丹花的“任是无情也动人”,恰应了唐末罗隐的那首《牡丹花》:

  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

  东君即东家,又是司春之神,准确地说,薛宝钗这个东邻,该是个暮春使者,林黛玉这个花神的退位,便是拜薛宝钗所赐,故有“怨东风”、“怕东风”之说。宋代的辛弃疾《满江红·暮春》中有一句词,道:“可恨东君,把春去,春来无迹。”

  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

  《红楼梦》故事里,袭人被称为贾宝玉的解语花,而林黛玉被贾宝玉称为“倾国倾城貌”,无情的自然是薛宝钗。为袭人之辈所误,黛玉倾国(亡国),大抵便是作者心中之痛。

  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

  《红楼梦》故事里,醉卧芍药花的是史湘云,史家为薛家所用,《风月宝鉴》被翻转过来,正面皆是假语村言,芙蓉花变成了反面不为人知的骷髅,所谓“白骨如山忘姓氏”。

  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

  典出《古今笑史》“花仇”条:唐韩弘罢宣武节度,归长安私第,有牡丹杂花,命(属刂)去之,曰:“吾岂效儿女辈耶!”《红楼梦》作者可谓“韩令功成”,渴望的是唐明皇能够不为杨贵妃所惑,渴望的是反清复明。

  《红楼梦》故事里,黛玉因行酒令把《牡丹亭》、《西厢记》说了两句,就被薛宝钗拿住把柄,自以为失于检点,不该读了杂书。可怕的是,《牡丹亭》中《离魂》一出,伏黛玉死。

  《石头记》之为书,情之至极、言之至恰,然非领略过乃事、迷蹈过乃情,即观此,茫然嚼蜡,亦不知其神妙也。

  《红楼梦》一篇故事,前以《会真记》文,后以《牡丹亭》曲,已令林黛玉心身不自主,可谓是急于令颦儿种病根也。而说到林黛玉的痴病,原是先天不足之症,所谓“末世”二字也!

  暮春时节,芒种节,大势已去,东君握着怡红院的史笔,随意命人,林黛玉这个西子,也就好似汤显祖《牡丹亭》里《闹樊楼》一节故事:“话吊在喉咙翦了舌。嘱东君在意者,精神打叠。”

  文/姜子说书

  青埂峰下有一块顽石,曾记下他这幻相并癞僧所镌的篆文,所谓《石头记》也!又唤作《红楼梦》,只因荣国府之事,本是一场朱楼旧梦,为贾府之源,亦是甄家之源,幻作“长安大都”、“六朝古都”、“姑苏”三地,所谓“前朝”。

  《红楼梦》全文史笔,大旨谈情,实录其事,字字血泪!作者以未嫁之女写未降之将,以“姽婳”写“将军”,以“闺阁昭传”写“世间忠义”。其所昭传闺阁,乃“风流隽逸,忠义慷慨”八个大字!

  风月两面鉴,文笔两生花!一声能两歌,一手竟两牍!故人泪尽血流干,石碑记载血泪史!神仙姐姐托梦来,仙册原是墓志铭!天书问世,何人能解?关注我,不迷路!姜子说书,站在原作者的立场带你看名著!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红楼梦》、《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