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内容仅供参考,不能视为治病就医依据! ◆田中明 感 冒 【概述】 感冒是由于外感风邪或时行邪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咳嗽、全身不适、脉浮等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其临床表现与西医学所称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相似。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咽炎、扁桃体炎、喉炎等均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诊断要点】 (一)临证以卫表及鼻咽症状为主,脉浮。 (二)时行感冒多呈流行性,且病症相似,多突然起病,恶寒、发热(多为高热)、周身酸楚、疲乏无力,病情一般较普通感冒为重。 (三)病程一般3-7日,普通感冒一般不传变,时行感冒少数可传变入里,变生它病。 (四)四时皆有,以冬春季节为多见。 (五)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六)本病应注意与风温早期相鉴别。 【辨证论治】 (一)风寒证 症状:鼻塞声重,喷嚏,流清涕,恶寒发热或发热不甚,无汗,周身酸痛,咳嗽痰白质稀,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例方:荆防败毒散加减。 荆芥、防风、茯苓、独活、柴胡各、前胡、川芎、枳壳、羌活、桔梗、薄荷、甘草 (二)风热证 症状:发热或高热,微恶风,鼻塞喷嚏,流稠涕,汗出口干,咽喉痛,咳嗽痰稠,舌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例方:银翘散加减。 连翘、银花、苦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 (三)暑湿证 症状:发热,汗出热不解,鼻塞流浊涕,头昏重胀痛,身重倦怠,心烦口渴,胸闷欲呕,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暑祛湿解表。 例方:新加香薷饮加减。 香薷、银花、鲜扁豆花、厚朴、连翘 (四)表寒里热证 症状:发热,恶寒,无汗口渴,鼻塞声重,咽喉痛,咳嗽气急,痰黄粘稠,尿赤便秘,舌苔黄白相兼,脉浮数。 治法:解表清里,宣肺疏风。 例方:双解汤加减。 薄荷、荆芥、桑皮、银花、酒黄芩、石膏、酒大黄、赤芍、牡丹皮 外治疗法 大蒜液滴鼻:10%大蒜液每次1滴,每日滴3~5次,适用于各证型感冒; 拔火罐:可取大椎、身柱、大杼、肺俞、风门等穴,每日1次。 本平台所发文章,仅供参考! 尤其中医方药介绍、健康保健知识介绍等,若要使用,使用前一定先咨询当地专业医生,以当地专业医生的意见为准! 本平台致力于中医方药介绍;健康保健知识普及;中医药文化推广;中医药健康答疑以及各科医疗信息、专家介绍、田氏医疗人员介绍等。 欢迎医疗专业人士来稿(来稿必须真实可信,文责自负,并附作者简介、真实工作单位和近期照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