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一”论剑

 静思之 2020-07-27

冷兵器时代,剑的战斗力不是最强。比如,手执双剑的刘玄德功夫远不如手持青龙偃月刀的关云长和丈八长毛的张翼德,三英战吕布时,关羽、张飞二位贤弟,一边拼杀,一边还要时刻保护着这位大哥,结果只能和“人中吕布”战个平手。

可是,十八般兵器中,剑的地位却首屈一指。古人爱佩剑,遗风浩然存。直至热兵器时代,佩剑乃是一种时尚,一种象征。非但华夏文明有剑文化,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都兴此风。古罗马皇帝用手上的剑征服了埃及妖后,成就了一段历史佳话。

剑固然是一种兵器,但被中外古人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含义。剑,代表着君子风度,武士威猛、侠客肝胆。广义上说,剑,还代表着国家之利器,是国家军事实力的象征。故而,赞美剑的灵魂和精神,逐渐沿袭成一种文化现象,亮剑精神,剑胆琴心、剑指苍穹,无不包含着对剑文化的褒奖。如果一位武士被称为剑客,不仅是赞誉其武功高强,而且还是正义的化身,当年有一部风糜一时的电影《佐罗》,手持利剑的蒙面剑客佐罗,曾让许多中国男人在女性心中的地位黯然失色。

剑之利害,贵在锋利。考古发现的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剑,虽然经历了2000余年在地下的销蚀,至今还能削铁如泥。古代最著名的利剑,当属“干将、莫邪”二剑,这是一段催人泪下的血腥故事,以至于从《水浒传》到金庸的武打小说里,都有“得干将、莫邪者,得天下”之描写。剑不锋利,好比银样镴枪头,公子王孙可作配饰,却毫无实用之处,上了战场只由任人宰割,何谈冲锋陷阵,剑锋所指,望风披靡?所以,没有利剑,还要装作高手去和他人江湖论剑,不仅伤及自己,还要给世人徒留笑柄。上世纪49年之初的蒋氏父子就干过这种蠢事,百万雄师已经兵屯江北,指刻便可渡江南下,还想再和对手掰掰手腕,碰碰运气,可能吗?

宝剑锋自磨砺来。一把利剑需要选材,淬火、锻造诸多工艺;磨砺一把利剑,除了工艺以外,还要有真正的武士来佩戴使用,熟悉剑法,人剑合一,才能所向无敌。用现代语言表述,就是人和武器的有机统一,现代化的武器装备必须要有现代化的人才来掌握使用。

当今世界,依然弱肉强食,博弈靠的是实力,是包含硬实力和软实力在内的综合实力之间的较量。和平发展固然是时代主题,但是要赢得发展的时间、空间,必须要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做后盾。

和平年代,是化犁铸剑?还是化剑为犁?“犁”与“剑”自然成了一对矛盾,这一矛盾揭示了一个道理:没有强大的综合国力就不会有强大的国防实力,反之,缺少强大的国防实力保驾护航,也不会有久远稳定的发展保障。改革初期,军队服从经济建设的大局,奉行“忍耐”精神,放弃了一段发展机遇,伊拉克战争和驻塞尔维亚大使馆被炸的教训,让人们开始觉醒,亡羊补牢犹为未晚。

必须清醒地看到,如今,中国的国防军事实力虽有长足的发展,但是历史欠账太多,依然还是一个跛足的巨人。近期,网上流传一篇外媒文章对此分析,虽然有所偏颇,但也深刻尖锐。文章认为,中国目前的军事力量在质与量上虽然得到了巨大变化,但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军事投放能力,远没有达到敢于“亮剑”,善于“亮剑”的地步。在黄海、南海,以及周边热点地区,面对冲突时,只能采取克制态度。有些专家在电视上分析,说这种克制是缘于一种自信,真是不要脸的屁话,连阿Q都不如。实话说,就是实力不够的一种无奈,如果实力足够,别人也不敢撩拨你,如果他自寻没趣,上门惹事,他若整得你吃不下饭,我定整得他既吃不饭又拉不下屎。这是小孩打架都知道的道理。

愈发残酷的外部环境,中国需要有更多有效的“杀手锏”,然而走向世界军事强国前列,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这是不争的事实。不要以为国产常规动力航母已经巡弋海上,J20五代机已经列装,几十架空中加油机可以遂行任务,还有数千枚巡航和中短程导弹可以起到后发制人的打击作用,我们就可以高枕无忧,其实,与世界顶尖军事力量相比,我们在许多地方尚存一定差距。纵向比较,我们是在飞速发展,但是,军事较量,这样的比较有时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任何的盲目自信,固步自封,那都是井蛙之见,终将祸国殃民。

军事斗争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犹如高手论剑,哪见刀光剑影?一切都在无形中,化有形为无形,才是真正的高手。要想铸剑为犁,为中国的崛起赢得更长时间的“和平红利”,必须站在军事斗争的制高点上谋划国防建设的长远发展,解决好“犁”与“剑”的矛盾,抓住主要矛盾,有所为有所不为,自己的腰杆子越硬,说话底气才越足。无论外国是唱强你?还是唱衰你?都不会被其所左右,中国人穿自己的鞋,走自己的路,办自己的事,谁要是不服,咱就到他的家门口去犁庭耕地,这才是中国实现强国梦的开始。

国家强大离不开国防的强大,国防强大需要国家强大来提供保障。所以,老百姓是多么地希望,本不富裕的国家家底子,一分一厘都用在刀刃上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